- 年份
- 2024(9801)
- 2023(14450)
- 2022(12352)
- 2021(11733)
- 2020(9689)
- 2019(22432)
- 2018(22321)
- 2017(43390)
- 2016(23356)
- 2015(26527)
- 2014(26750)
- 2013(26720)
- 2012(24669)
- 2011(22282)
- 2010(22796)
- 2009(21407)
- 2008(20453)
- 2007(18338)
- 2006(16486)
- 2005(14899)
- 学科
- 济(95000)
- 经济(94892)
- 管理(67136)
- 业(62878)
- 企(51577)
- 企业(51577)
- 方法(40092)
- 数学(34591)
- 数学方法(34183)
- 中国(34097)
- 融(28283)
- 金融(28281)
- 银(27691)
- 银行(27658)
- 行(26678)
- 农(26437)
- 财(25538)
- 地方(24218)
- 制(21811)
- 业经(21705)
- 学(19440)
- 农业(17586)
- 贸(17538)
- 贸易(17522)
- 易(17013)
- 理论(16486)
- 务(16076)
- 财务(15994)
- 财务管理(15962)
- 和(15231)
- 机构
- 大学(333939)
- 学院(332429)
- 济(132683)
- 管理(129841)
- 经济(129505)
- 研究(111355)
- 理学(110701)
- 理学院(109447)
- 管理学(107690)
- 管理学院(107078)
- 中国(90651)
- 京(72398)
- 科学(67012)
- 财(64876)
- 所(55975)
- 中心(52367)
- 财经(50952)
- 研究所(50174)
- 江(49405)
- 农(48610)
- 北京(46968)
- 经(45989)
- 业大(45512)
- 范(45369)
- 师范(45030)
- 州(41373)
- 院(40426)
- 经济学(39785)
- 财经大学(37748)
- 农业(37563)
- 基金
- 项目(215749)
- 科学(168625)
- 研究(163215)
- 基金(153890)
- 家(132065)
- 国家(130897)
- 科学基金(111959)
- 社会(100834)
- 社会科(95477)
- 社会科学(95449)
- 省(84493)
- 基金项目(82023)
- 教育(74742)
- 自然(70954)
- 划(70842)
- 自然科(69178)
- 自然科学(69164)
- 编号(69025)
- 自然科学基金(67870)
- 资助(63574)
- 成果(57471)
- 重点(48175)
- 部(47609)
- 课题(47541)
- 发(46969)
- 创(44462)
- 项目编号(42548)
- 创新(41431)
- 教育部(40913)
- 科研(40727)
- 期刊
- 济(151353)
- 经济(151353)
- 研究(106541)
- 中国(66375)
- 管理(48242)
- 财(47805)
- 学报(47784)
- 融(44525)
- 金融(44525)
- 农(44518)
- 科学(44381)
- 教育(41899)
- 大学(36515)
- 学学(33613)
- 农业(30213)
- 技术(29022)
- 业经(24877)
- 财经(24664)
- 经济研究(23267)
- 经(20987)
- 图书(20574)
- 问题(20121)
- 理论(18587)
- 实践(17003)
- 践(17003)
- 技术经济(15655)
- 贸(15515)
- 现代(15388)
- 科技(15170)
- 商业(14890)
共检索到510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房朝君
本文对我国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的基本趋势进行了梳理,并通过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建设金融中心研究现状的比对分析,明确我国在建设金融中心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金融中心形成机理是金融中心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国内外有关金融中心形成机理文献的分类,梳理了金融供求理论、金融区位论、金融集聚论、规模经济理论、金融地理论、金融制度理论和其他理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尝试挖掘这些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揭示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
金融中心 形成机理 评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清华 杨苌苌 叶萌
武汉建设区域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综合优势,同时也面临上海、北京、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的严峻挑战。要努力将武汉建设成区域金融服务外包中心,就必须明确定位,引进和培育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加强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服务 服务外包 区域金融 武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启富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国内已有广州、深圳、天津等近20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之争日趋激励。对此,人们难免心存疑问,我国需要这么多区域性金融中心吗,这些城市具备基础与条件,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大垒
金融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而国际上关于金融中心的研究已相对比较成熟。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包括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集聚效应三个方面,金融中心的研究主要包括基础条件、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区域研究四个方面。通过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评得出结论:尽管金融产业集群和金融中心的地域范围和影响力不同,但两者都是金融要素集聚的结果,并且前者是后者的微观基础;一个城市要实现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必须首先建设完善的金融产业集群。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庆刚 秦放鸣
本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建设中亚次区域金融中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建设中亚次区域金融中心的必要性、目标定位、适用的推进举措及重点建设领域,为新疆乌鲁木齐市建设中亚次区域金融中心提供理论基础和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乌鲁木齐 中亚次区域 金融中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杰善 朝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东营市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课题也开始浮出水面。东营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是进一步发挥黄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重大举措,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尽管目前,东营市金融基础较为薄弱,但只要政府重视,积极引导,科学规划,措施得力,东营建设黄三角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就可以得到实现,从而更好地发挥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
东营 黄三角 区域金融中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启富
金融中心是指聚集着银行、证券发行者和交易商,承担着资金交易中介和跨区域价值贮藏功能的中心区(金德伯格,1974)。根据金融中心服务(辐射)范围的大小,可将金融中心分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其中,国际金融中心可进一步划分为全球性金融中心(服务全球,如伦敦、纽约)和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服务某一国际区域,如香港、新加坡),国内金融中心可进一步划分为全国金融中心(服务全国)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服务国内某一区域)。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融中心的最低等级——区域性金融中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敏
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活动的枢纽,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中心在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大金融辐射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建设金融中心的热潮,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已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功能完善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培育金融市场,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关键词:
武汉 区域金融中心 功能 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涛
区域金融中心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区域性资金集散地。一个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金融市场、良好的金融环境等要素。济南作为山东的省会,在发展经济,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同时,力求打造一个金融商务中心区的品牌,无论对金融业本身,还是对济南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济南 区域金融中心 生态环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云生
区域金融理论是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增长。本文从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之间的联系入手,从宏观货币经济学、货币政策的区域宏观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效应、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等角度介绍了区域金融研究的研究成果,最后就区域金融的研究视角及对我国的启示作简要评论。
关键词:
区域金融 区域经济 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薇 冯邦彦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浪潮,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已成为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以竞争力经济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石,并从各自得研究目的出发,得出了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各具特色的研究框架。以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内涵、国际金融中心的评价体系、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全球比较等三个方面为视点,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并得出相关的结论与评述。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竞争力 评价体系 全球比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兴江 王燕飞
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是突破甘肃发展瓶颈、提升区域经济开发建设成效的战略选择。对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提出推进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思路。兰州金融中心目前应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与主导作用,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加快兰州金融产业聚集区形成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
关键词:
区域金融中心 建设思路 兰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耿小烬
金融集聚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益,提升金融效率,然而过度的金融集聚将造成金融排斥与金融脱实向虚问题,缩小经济发展空间、滋生金融泡沫,不利于金融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金融适度集聚与分散理论,认为实现金融资源合理分布和经济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合理布局区域性金融中心。我国金融资源分布存在东部多、中西部少的问题,区域金融资源分布严重不均,金融发展内部分异显著。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有助于实现我国金融资源合理分布,改善长期以来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对我国金融整体稳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冶
本文通过对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及案例分析,总结了区域金融中心形成的一般规律,强调我国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时也要遵循一般规律才能取得突破。同时指出,我国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不宜简单模仿世界典型性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更应该着眼于自身现有的各种条件、资源和机遇,借鉴国内外经验,解决好如何确立区域金融中心的标准,如何完善和维护区域金融中心的各项功能,如何使其真正带动我国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等重要问题,使其对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 金融中心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