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5)
- 2023(14122)
- 2022(12461)
- 2021(11753)
- 2020(10009)
- 2019(23365)
- 2018(23460)
- 2017(46138)
- 2016(25377)
- 2015(28465)
- 2014(28698)
- 2013(28645)
- 2012(26664)
- 2011(24030)
- 2010(24343)
- 2009(22486)
- 2008(21997)
- 2007(19414)
- 2006(17190)
- 2005(15404)
- 学科
- 济(109199)
- 经济(109091)
- 管理(70949)
- 业(67140)
- 企(54510)
- 企业(54510)
- 方法(49034)
- 数学(43135)
- 数学方法(42502)
- 农(29434)
- 中国(28712)
- 地方(26595)
- 财(24639)
- 业经(23368)
- 学(22590)
- 制(20679)
- 农业(19309)
- 贸(18617)
- 贸易(18605)
- 易(18000)
- 理论(16631)
- 和(16495)
- 环境(16483)
- 银(16174)
- 银行(16135)
- 技术(15919)
- 行(15366)
- 融(15009)
- 金融(15006)
- 务(14796)
- 机构
- 学院(362826)
- 大学(362822)
- 济(144386)
- 管理(143629)
- 经济(141160)
- 理学(124142)
- 理学院(122693)
- 研究(121061)
- 管理学(120360)
- 管理学院(119705)
- 中国(90801)
- 京(78580)
- 科学(76204)
- 财(66501)
- 所(61425)
- 江(57063)
- 农(56701)
- 研究所(55683)
- 中心(54732)
- 业大(53299)
- 财经(53042)
- 北京(49735)
- 范(49328)
- 师范(48888)
- 经(47814)
- 院(44289)
- 州(44235)
- 农业(44187)
- 经济学(42616)
- 师范大学(39371)
- 基金
- 项目(243800)
- 科学(191376)
- 研究(179194)
- 基金(175003)
- 家(151683)
- 国家(150422)
- 科学基金(128936)
- 社会(111166)
- 社会科(105277)
- 社会科学(105247)
- 省(96675)
- 基金项目(93488)
- 自然(84237)
- 教育(82250)
- 自然科(82172)
- 自然科学(82156)
- 划(80786)
- 自然科学基金(80625)
- 编号(74408)
- 资助(73138)
- 成果(60466)
- 重点(54702)
- 部(53480)
- 发(53247)
- 课题(51562)
- 创(49931)
- 创新(46542)
- 科研(46254)
- 教育部(45499)
- 项目编号(45130)
- 期刊
- 济(161758)
- 经济(161758)
- 研究(108557)
- 中国(65794)
- 学报(54685)
- 管理(52470)
- 科学(51346)
- 农(50904)
- 财(48522)
- 大学(40968)
- 教育(40407)
- 学学(38343)
- 农业(35186)
- 技术(32072)
- 融(31737)
- 金融(31737)
- 业经(27745)
- 财经(25195)
- 经济研究(25048)
- 问题(22394)
- 经(21505)
- 图书(19722)
- 技术经济(18364)
- 理论(18287)
- 资源(17539)
- 统计(17412)
- 科技(17299)
- 业(17233)
- 现代(16872)
- 实践(16670)
共检索到534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凡生
依靠大量消耗能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已经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但是一些区域的主要用能产业能源消耗不经济现象还相当普遍。要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必须妥善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关系,以可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原则为指导。以黑龙江省为例,客观分析了能源供给与消费的实际情况,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科学用能,建设特色节能产业是该省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区域 节能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钰 耿宁
随着林业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成为林业建设面临的重点任务,而森林生态安全是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通过构建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ECM模型与VAR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在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中,林业产业结构变动会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们之间不存在短期均衡关系,而且林业三次产业均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影响,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对森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琦 万志芳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林业产业转型将成为影响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林业的特殊性以及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使得林业产业转型应充分考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论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DEA模型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测算2012—2018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对区域的贡献效率。结果表明:林业产业转型对黑龙江省的区域综合贡献效率较高,其中林业产业转型的经济贡献效率较好,其次是社会贡献效率,最后是生态贡献效率。依据此结果期望能够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发展方向,以此推动黑龙江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为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琦 万志芳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林业产业转型将成为影响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林业的特殊性以及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使得林业产业转型应充分考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论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DEA模型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测算2012—2018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对区域的贡献效率。结果表明:林业产业转型对黑龙江省的区域综合贡献效率较高,其中林业产业转型的经济贡献效率较好,其次是社会贡献效率,最后是生态贡献效率。依据此结果期望能够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发展方向,以此推动黑龙江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为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郝立丽 张滨 吕洁华
随着"天保工程"和国有林区商业性禁伐政策的全面实施,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面临着全面转型和升级的新形势。在分析了近年来林业系统中涉林产业结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定量测度林业产业结构转化程度和转化趋向。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整体转化趋向为"二、一、三"结构模式;林业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转化趋向为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林木的培养和种植;林业第二产业仍保持初级林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将逐步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最后,在既定林业政策下,针对发现的若干问题给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郝立丽 张滨 吕洁华
随着"天保工程"和国有林区商业性禁伐政策的全面实施,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面临着全面转型和升级的新形势。在分析了近年来林业系统中涉林产业结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定量测度林业产业结构转化程度和转化趋向。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整体转化趋向为"二、一、三"结构模式;林业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转化趋向为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林木的培养和种植;林业第二产业仍保持初级林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中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将逐步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最后,在既定林业政策下,针对发现的若干问题给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达薇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1978年—2001年产业结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黑龙江省实际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提出2020年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目标。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曾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尽管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但林业产业结构的诸多弊端表现得愈发突出,致使林业产业效益低下。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须依据相关理论,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遵循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目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尚慧丽 姜述弢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一直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动之中。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通常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对于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也为今后的调整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尽管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低下,但是依然要加快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代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以便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效益 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会钧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期,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并引导绿色兴农,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是必由之路。黑龙江省经过多年发展与探索,绿色金融支农取得了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本文从绿色金融发展环境入手,分析绿色金融发展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农业结构 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借鉴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测算了黑龙江省1992-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4.92%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洁华 刘艳迪 王潇涵
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林业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能够及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使其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首先运用GM(1,1)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1998—2021年林业三次产业比重进行预测,根据1998—2016年预测相对误差的不同区间进行分类,然后基于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预测出2017—2021年灰色预测的相对误差区间,根据误差区间对灰色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发现,1998—2016年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模式逐步波动式的向"一、三、二"模式转变,且在未来5年内,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林业产业结构将变为"三、一、二"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应以林业第三产业为主,结合发展林业第一、二产业,并进一步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张滨
要解决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破除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两危"难题,就需要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林业产业结构要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本研究运用2009~2012年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业产值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对林业三次产业及内部次级产业发展系数与预测值进行了测算,明确各产业所属类型。并依据研究结果及生态功能区实际状况,提出林业产业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晓明 范德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简单明了地说就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表明了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文章分析了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 黑龙江 产业结构 升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滨 吕洁华 刘艳迪
通过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从林业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2个角度分析林业产业构成变化和要素投入增长对黑龙江省林业总产值增长的边际贡献,发现要素投入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促进效应和产业结构变化影响较小;进一步通过Chow突变点检验判断林业经济转型期为20022006年,并且2005年以后要素投入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带动效果进一步增强,自发因素的带动大幅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的带动效果仍旧很小。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给出若干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