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0)
2023(19857)
2022(16939)
2021(15911)
2020(13236)
2019(30170)
2018(29796)
2017(57126)
2016(31099)
2015(35127)
2014(34971)
2013(34257)
2012(32136)
2011(29362)
2010(30005)
2009(27621)
2008(27157)
2007(24318)
2006(21861)
2005(19798)
作者
(91733)
(76216)
(75642)
(72040)
(48856)
(36290)
(34461)
(29632)
(28983)
(27535)
(25984)
(25837)
(24623)
(24341)
(23738)
(23456)
(22533)
(22283)
(22090)
(21860)
(19330)
(18917)
(18553)
(17483)
(17154)
(17093)
(17048)
(16904)
(15337)
(15192)
学科
(125093)
经济(124961)
管理(91030)
(87052)
(71276)
企业(71276)
方法(49824)
数学(42069)
数学方法(41480)
中国(38849)
(35808)
(31211)
地方(30608)
业经(29511)
(28822)
(25697)
农业(23948)
技术(23947)
(23208)
(23151)
银行(23151)
贸易(23131)
(22378)
(22286)
理论(21691)
(21486)
金融(21482)
(20300)
环境(20234)
(18777)
机构
大学(446979)
学院(445900)
(176323)
经济(172220)
管理(171161)
研究(156988)
理学(146202)
理学院(144423)
管理学(141778)
管理学院(140948)
中国(119517)
科学(97500)
(97491)
(84741)
(80153)
(72806)
研究所(72629)
中心(70545)
(68806)
财经(66089)
业大(64654)
(62976)
北京(62652)
师范(62378)
(59947)
(57461)
农业(56645)
(55705)
经济学(52187)
师范大学(50270)
基金
项目(295229)
科学(232482)
研究(217947)
基金(211800)
(185036)
国家(183431)
科学基金(156517)
社会(135562)
社会科(128308)
社会科学(128280)
(115882)
基金项目(111715)
自然(101329)
教育(100807)
自然科(98924)
自然科学(98898)
(98356)
自然科学基金(97136)
编号(89492)
资助(86797)
成果(74723)
重点(67093)
(66148)
(64795)
课题(63350)
(63194)
创新(58523)
科研(55852)
教育部(55146)
国家社会(54913)
期刊
(203161)
经济(203161)
研究(138020)
中国(92957)
学报(69904)
(66295)
管理(65783)
科学(65469)
(62171)
教育(58060)
大学(52843)
学学(49209)
农业(45691)
(44993)
金融(44993)
技术(39615)
业经(34311)
经济研究(31898)
财经(31791)
(27253)
问题(26442)
图书(24751)
(23833)
科技(22188)
技术经济(21721)
理论(21312)
(20808)
现代(20328)
资源(20276)
(20080)
共检索到682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蕾  王亚星  
文章在对我国30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根据评价结果将其划分为领先型、优势型、潜力型和后进型四种区域,并对四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香花  苏彩平  
在创新系统的视角下,文章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环境四个角度构建了含有42个指标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初步筛选出5个重要指标、18个普通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基底变量筛选出了13个相互正交的指标变量。采用个性综合评价从东、中、西部地区,对我国30个省市和13个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齐亚伟  
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分布均衡性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我国2001~2012年31个省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通过区域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空间分布图和全局Moran指数,直观地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和空间正相关特征,即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阶梯层次分布,东部沿海地区创新水平普遍较高,而中部六省创新能力普遍一般,西部地区创新水平则较为低下,并且这一空间相关程度整体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系统层次的概念,成为区域发展差异的构成因素。自主创新强调创新主体为实现自益性而对创新结果的自发追求,带有创新本身强烈的功利性,由此具有不稳定性。自主创新能力表现多元创新主体对创新的主动追求意识及对创新收益的主导能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对区域创新不稳定性加以过滤的介质。自主创新能力特征的识别有助于为各区域特色自主创新能力路径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蕾  张军涛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的创新行为,更取决于创新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出发点,从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创新扩散系统和创新支撑环境4个子系统维度,从创新资源的投入、创新成果的产出、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环境等几个层面,共96项评价指标,构建一个既能够从总体上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够描述各个区域创新子系统和区域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又能体现创新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区域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蕾  王亚星  
文章从创新系统构成的角度对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根据其创新能力将30个省级行政区域划分为领先型区域、优势型区域、潜力型区域和后进型区域,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构成的强弱项进行了比较,着重对"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寻找适合相关区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对策和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蕾  
"后进型"区域是指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按照评价结果将30个区域划分为四类,且首次对"‘后进型’区域"进行了界定,对其自主创新能力特征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远  吕永波  刘建生  陈立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进行了界定,通过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省级区域综合评价,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分布特征,提出了实施差异化战略和创新极辐射的区域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区域经济和技术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玉帅  刘子君  万懿  
新常态下,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提升泛珠三角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的关键。在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重新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泛珠三角的9省份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价。针对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不均、差距扩大等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雪红  
文章通过建立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基于河南省2010~2012年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锋  汪良兵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子系统,运用多阶段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两个子系统及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协同发展度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偏低,其协调发展度也处于"弱协调"状态,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依据其协调发展度的状态将我国各省区划分为四类,深入分析协调发展度的特征和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2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本文运用Super-SBM-Windows效率评价方法对2005~2014年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利用ESDA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检验其收敛性。研究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现从东部、中部到西部由高到低的阶梯式发展格局,绝大部分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而且各省级之间的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2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这种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低值区域,而高值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还很有限;3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史修松  
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及其效率的提高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重多学者的研究热点。文章在阐述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与国家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的内在联系,综述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测度相关文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史星际  杨鹏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效益。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虽然近些年来,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了长足发展,但通过对其现阶段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发现,在涉及创新能力提高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制约性因素。因此,山西省尤其应在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夯实省内区域间协调互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