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4)
- 2023(8038)
- 2022(6909)
- 2021(6315)
- 2020(5375)
- 2019(12145)
- 2018(11945)
- 2017(25290)
- 2016(13406)
- 2015(15102)
- 2014(15212)
- 2013(15212)
- 2012(14606)
- 2011(13566)
- 2010(13694)
- 2009(13067)
- 2008(12906)
- 2007(11590)
- 2006(10498)
- 2005(9475)
- 学科
- 济(65352)
- 经济(65285)
- 管理(40708)
- 业(38636)
- 方法(31108)
- 企(29207)
- 企业(29207)
- 数学(29121)
- 数学方法(28915)
- 中国(18670)
- 农(17473)
- 财(17261)
- 地方(15301)
- 贸(13339)
- 贸易(13332)
- 制(13322)
- 易(12974)
- 银(11581)
- 银行(11577)
- 农业(11340)
- 业经(11270)
- 行(11149)
- 融(10840)
- 金融(10839)
- 策(10301)
- 务(9663)
- 财务(9648)
- 财务管理(9623)
- 地方经济(9398)
- 环境(9276)
- 机构
- 学院(201888)
- 大学(201033)
- 济(92398)
- 经济(90581)
- 管理(79730)
- 理学(68574)
- 理学院(67882)
- 管理学(67038)
- 管理学院(66635)
- 研究(65783)
- 中国(52211)
- 财(46218)
- 京(41058)
- 财经(36281)
- 科学(35583)
- 经(32926)
- 所(31979)
- 中心(30519)
- 江(30376)
- 经济学(29622)
- 研究所(28358)
- 农(27092)
- 经济学院(27036)
- 财经大学(26860)
- 北京(26178)
- 范(25461)
- 师范(25291)
- 业大(24292)
- 州(24117)
- 院(23915)
- 基金
- 项目(126897)
- 科学(101689)
- 研究(96834)
- 基金(93608)
- 家(79164)
- 国家(78528)
- 科学基金(68054)
- 社会(63989)
- 社会科(60937)
- 社会科学(60929)
- 基金项目(48569)
- 省(48320)
- 教育(45069)
- 自然(41234)
- 划(40835)
- 自然科(40235)
- 自然科学(40224)
- 资助(40121)
- 编号(39719)
- 自然科学基金(39518)
- 成果(33243)
- 部(30228)
- 发(28549)
- 重点(28314)
- 课题(27422)
- 国家社会(26681)
- 教育部(26508)
- 人文(26106)
- 创(25877)
- 性(24800)
共检索到302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大春 洪功翔 刘艳华
区域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2004年以后我国全面进入区域统筹发展阶段。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区域统筹政策效果如何,需要检验。借助基尼系数的产业结构分解法和泰尔系数的嵌套结构分解法,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层面对2000—2009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通过两种结构分解的实证检验证明,我国区域统筹政策是有效的。2004年以前,区域间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是波动的,之后两者一直是减小的。从产业结构层面分析,第二产业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变动的最主要因素,第三产业次之,且三产的贡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空间结构层面分析,地带间经济差异是首要因素,但其呈缩小趋势,而地带内...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旺霞
本文设定相关变量和模型,采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等方法,对2003年第1季度至2008年第3季度我国国内信贷余额CR、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调控变量,与最终经济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LM1与LGDP、CPI均互为因果关系,△LM2是△LGDP的格兰杰原因,△LGDP是△LCR的格兰杰原因,从而可得出信贷和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利率渠道无效等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权泉
本文通过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两个角度,检验了我国商贸流通业的政策协同效果。结果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各项政策措施之间、各项目标之间总体上协同性较好,局部弱协同也存在,但保持了协同关系高低配合。而政策措施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协同效果却趋于恶化。最后,给出了强化政策协同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政策 协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铮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货币政策的区域非对称性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使用S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定量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我国各经济区域产出和物价影响的动态过程。研究结论表明,长期内我国货币政策对各地区的人均产出影响趋同,而对各地区的物价水平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短期内货币政策冲击对各地区产出和物价在响应程度和时滞上都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伟红 柴亮
创新政策是一个体系,各种创新政策工具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使得创新效益最大化。本研究选取典型创新障碍作为创新政策工具的负代理,提出一个能够对创新政策工具互补性进行测试的框架。利用河北省376家企业的创新政策问卷调查数据,测度了创新政策的互补性以及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政策工具之间的互补和替代关系与政策配对有关,而且在创新企业和所有企业里配对政策表现出来的互补性和替代性不完全一致。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完善创新政策时,既要考虑政策的配对性,还要考虑企业的创新性。
关键词:
区域创新政策 政策工具 互补性 超模函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蔡卫星 高明华
本文利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一方面有效地降低了控股股东集团净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显著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这一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实证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影响到股权分置改革效果,改革的政策效果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权结构最不合理的公司中最为明显。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公司治理 市场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方卉 蔡玉秋
文章应用平滑迁移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猪肉收储政策对生猪产销价格间非对称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而评价猪肉收储政策的实施效果。结论如下:从长期来看,猪肉收储政策的实施降低了生猪产业链纵向整合水平;从短期来看,猪肉收储政策提高了生猪产销价格间的传导速度以及生猪价格正常波动时生猪产销价格系统恢复长期均衡关系的调整速度,但是也增加了生猪产销价格间非对称传导发生的概率,破坏了生猪产销价格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从生猪产销价格间非对称传导视角来看,猪肉收储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方卉 蔡玉秋
文章应用平滑迁移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猪肉收储政策对生猪产销价格间非对称传导机制的影响,进而评价猪肉收储政策的实施效果。结论如下:从长期来看,猪肉收储政策的实施降低了生猪产业链纵向整合水平;从短期来看,猪肉收储政策提高了生猪产销价格间的传导速度以及生猪价格正常波动时生猪产销价格系统恢复长期均衡关系的调整速度,但是也增加了生猪产销价格间非对称传导发生的概率,破坏了生猪产销价格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从生猪产销价格间非对称传导视角来看,猪肉收储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欢浪 冯美珍
文章从海关数据库中提取出20002010年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数据,以2005年稀土出口退税取消为冲击,从企业稀土产品出口结构的视角来评估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政策的效果。研究发现:出口退税取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稀土产品的出口规模;出口退税取消使稀土初级产品出口量和出口价格都显著下降,但是对稀土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价格影响不显著;出口关税的提高使一般贸易企业的稀土深加工产品出口量有了显著增加。从控制稀土初级产品出口方面来分析,我国稀土产品出口政策效果比较好,符合政策制定者的目标;但是从改善稀土产品出口结构层
关键词:
稀土产品 出口退税 出口关税 效果评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朝阳 赵晓丽
景气指数是识别和预测经济发展周期的重要途径,是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之一。我国从1999年公布景气指数数据,几年来,企业景气指数、工业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对经济的预测效果如何?本文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建议。笔者认为,从总体上来说,这4个景气指数对经济预测是成功的,但存在较大的改进余地,相对而言,企业景气指数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耿同劲
本文对消费和储蓄关系的实证检验证明二者并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分流储蓄也不一定能刺激消费 ,并合理解释了该结论。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刺激消费政策的有效性 :提高职工平均工资和扩大政府投资都有助于消费的增加 ,而前者对消费的扩张效果更为显著。因此 ,刺激消费的切入点应是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的收入水平 ,而不是抑制和分流居民储蓄。
关键词:
消费政策 有效性 实证检验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郑挺国 郭辉铭 钱鹏程
本文运用弹性非线性推断方法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非线性特征,以新的视角解释和分析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突出表现为利率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非对称反应,即在高通胀时期中央银行实施严厉的利率政策以降低通货膨胀;而在低通胀时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通胀变化线性微调短期利率。研究结果还表明,这种非线性特征可能主要源于中央银行对通胀正负偏离的非对称偏好,并有部分来自其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之间相互影响的政策反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蔡彤娟 金山
本文试图在开放宏观框架下检验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冲击给各成员国带来的区域非对称效应。首先,通过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检验区域非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其次,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IRFs)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程度;最后,运用分时段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性。结果表明,欧洲单一货币政策对各成员国产生非对称冲击,且非对称效应未出现收敛性,欧元区宏观政策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加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怡颖 赵子萌
文章以要素错配为研究视角,旨在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三大区域政策对缓解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理,找出抑制区域政策效果的内在诱因,证明我国“空间干预”与“空间中性”政策兼容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区域政策对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效果具有地区异质性,而地区异质性背后存在同一的作用机制,要素错配在区域政策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中介效应,适度的要素错配有利于缓解发展不平衡,过度的要素错配则会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依赖于“空间干预”与“空间中性”政策的良性互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婉华 叶阿忠
选取2004~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月度数据,借助GVAR模型探索统一货币政策冲击下东、中、西部地区银行信贷和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区域经济和信贷规模存在显著影响,并呈现区域性差异。即货币供应量增加对二者的影响尤为明显,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大,中、西部地区受到的冲击较小;利率上涨抑制了二者的发展,表现为西部地区在信贷规模扩张和社会消费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东部地区在工业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到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