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51)
2023(13253)
2022(11623)
2021(10879)
2020(9153)
2019(20968)
2018(21077)
2017(41537)
2016(22300)
2015(25494)
2014(25772)
2013(25887)
2012(24083)
2011(22137)
2010(22523)
2009(21037)
2008(20510)
2007(18319)
2006(16633)
2005(15179)
作者
(67317)
(55416)
(55276)
(52587)
(35333)
(26450)
(25227)
(21797)
(21055)
(19912)
(18821)
(18737)
(17715)
(17661)
(17095)
(16913)
(16454)
(16155)
(15912)
(15833)
(13985)
(13678)
(13316)
(12665)
(12515)
(12350)
(12227)
(12171)
(11199)
(10827)
学科
(111063)
经济(110952)
管理(64163)
(58501)
(47387)
企业(47387)
方法(43237)
数学(37440)
数学方法(37048)
中国(28395)
地方(25754)
(25740)
(22495)
业经(22099)
(22095)
(19741)
(18013)
贸易(18003)
(17381)
农业(17071)
(16478)
银行(16444)
(15937)
地方经济(15852)
环境(15828)
(15775)
(15586)
金融(15584)
理论(15234)
(13679)
机构
大学(336146)
学院(334070)
(143321)
经济(140198)
管理(130679)
研究(116849)
理学(111713)
理学院(110441)
管理学(108732)
管理学院(108116)
中国(88259)
(72668)
科学(69837)
(65663)
(59810)
研究所(53733)
财经(52057)
中心(51468)
(49309)
(48495)
北京(47210)
(46943)
业大(45469)
(44823)
师范(44517)
经济学(43460)
(41973)
(40245)
经济学院(38817)
财经大学(38401)
基金
项目(214958)
科学(168414)
研究(160600)
基金(154715)
(133389)
国家(132292)
科学基金(112766)
社会(100989)
社会科(95612)
社会科学(95585)
(82816)
基金项目(82182)
教育(72610)
自然(71399)
(69719)
自然科(69597)
自然科学(69583)
自然科学基金(68309)
编号(66399)
资助(64293)
成果(55223)
重点(47905)
(47730)
(47285)
课题(45739)
(43591)
教育部(40946)
国家社会(40904)
创新(40694)
项目编号(40634)
期刊
(168860)
经济(168860)
研究(108169)
中国(60582)
管理(49896)
学报(47764)
(47419)
科学(45578)
(44272)
大学(36088)
教育(35581)
学学(33736)
(32285)
金融(32285)
农业(30616)
技术(28898)
经济研究(27175)
财经(26123)
业经(25931)
问题(22427)
(22367)
理论(18097)
技术经济(18033)
图书(17634)
(17513)
实践(16228)
(16228)
现代(15843)
商业(15576)
国际(15217)
共检索到509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久文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起伏之后,未来将在四个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趋势,这四个方面是:区域创新、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腾,云  
首先利用新近发展的ER、TW指数,以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指标,从经济总量上,详细考察了1952—2000年我国省市区经济空间极化变化趋势;其次利用广义熵的可分解特性,进一步探讨了1952—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不均衡在沿海—内陆、南方—北方区、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具体空间方向上的极化及其变化趋势。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李恒森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明显: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宏观经济因素对空间均衡的影响逐步加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有:区域间绝对差距扩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为此,应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间经济合作,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新体制,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久文  李恒森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明显:多支点的空间骨架逐渐形成,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空间变化的主导力量,宏观经济因素对空间均衡的影响逐步加大。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存问题有:区域间绝对差距扩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为此,应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间经济合作,打造新的增长极;促进区域发展精准化,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新体制,应充分利用区域分化格局推动政策创新,加快绿色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可能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将逐步吻合;政府间合作走向务实;大企业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各区域经济增幅差距有望缩小;投资增幅将出现一定回落;消费需求增幅会略有差异;东中西部外贸差距进一步扩大。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宣晓伟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区域竞争模式的主导下,现阶段,区域发展在效率、公平、可持续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客观规律,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权责、改变GDP至上的地方竞争模式。就具体策略而言,要消除各种限制要素流动的体制和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严格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改变区域政策碎片化趋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魏后凯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开始加剧,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局看,1979-1991年,沿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春雨,刘志彪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ffectively establishing the target of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drawing up reaso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and measures, and promoting good sustaining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 of main factors affec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search goal and different factor,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series of econometrics models including macroeconomic system model,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time series model, analyse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se models. Combining the statistics of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recasts the development level and trend of Jiangsu provincial economy from 2001 to 2005.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功磊  夏青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相似经济水平的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自1992年以后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加速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收敛趋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同时对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同样显著;2005年以后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被削弱,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2016年,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分化重塑趋势,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的带动辐射作用越来越强,形成经济发展的"点"和"轴";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增长动力较为充足,而优质要素资源集聚能力不强、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的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在传统"四大板块"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区域发展进一步分化,南方经济整体活跃度高于北方,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流域间联动发展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点轴带动、开放拉动、要素驱动、流域联动"的分化重塑新趋势。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2016年,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分化重塑趋势,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的带动辐射作用越来越强,形成经济发展的"点"和"轴";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增长动力较为充足,而优质要素资源集聚能力不强、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的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在传统"四大板块"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区域发展进一步分化,南方经济整体活跃度高于北方,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流域间联动发展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点轴带动、开放拉动、要素驱动、流域联动"的分化重塑新趋势。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应因势利导、补足短板,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发展新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覃成林  郑云峰  张华  
运用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分别计算了2001—2010年全国、四大区域以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据此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目前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总体上,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趋于上升,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有降低,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广西、湖北、黑龙江、安徽、天津、江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出现了下降,其余25个省市区趋于上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树辉  谷人旭  
企业边界变动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文章在对企业边界变动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当前企业边界变动的主要趋势,企业边界变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及现行区域背景下企业边界变动的主要瓶颈,企业边界变动趋势下区域与企业的响应路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耀文  张朋柱  
在建立宏观经济决策GASS研讨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比较了省级区域经济发展预测过程中,GASS系统与实际过程之间在集成方法方面的区别。经过分析,我们认为GASS系统在群体参与、信息来源、意见充分度方面有诸多优势,在收敛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