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8)
- 2023(18948)
- 2022(16023)
- 2021(14743)
- 2020(12340)
- 2019(28105)
- 2018(27921)
- 2017(53249)
- 2016(28930)
- 2015(32765)
- 2014(32787)
- 2013(32478)
- 2012(30963)
- 2011(28278)
- 2010(28686)
- 2009(27014)
- 2008(26867)
- 2007(24360)
- 2006(21911)
- 2005(20318)
- 学科
- 济(133126)
- 经济(132977)
- 管理(85976)
- 业(81364)
- 企(65635)
- 企业(65635)
- 方法(47264)
- 数学(40685)
- 数学方法(40282)
- 中国(39236)
- 农(35848)
- 地方(34103)
- 财(31713)
- 业经(30125)
- 制(28993)
- 学(26666)
- 农业(23932)
- 银(23238)
- 银行(23196)
- 技术(22958)
- 贸(22908)
- 贸易(22885)
- 行(22326)
- 易(22079)
- 融(22079)
- 金融(22074)
- 环境(20203)
- 体(19298)
- 和(18958)
- 地方经济(18513)
- 机构
- 学院(419941)
- 大学(419561)
- 济(179667)
- 经济(175785)
- 管理(155484)
- 研究(151360)
- 理学(131058)
- 理学院(129436)
- 管理学(127412)
- 管理学院(126580)
- 中国(117472)
- 京(90901)
- 科学(90011)
- 财(86246)
- 所(77901)
- 江(70039)
- 研究所(69738)
- 农(69018)
- 中心(68627)
- 财经(66144)
- 经(59557)
- 业大(58278)
- 北京(58012)
- 范(57415)
- 师范(56875)
- 经济学(55287)
- 院(54708)
- 州(53712)
- 农业(53544)
- 经济学院(49458)
- 基金
- 项目(265026)
- 科学(208228)
- 研究(198110)
- 基金(188928)
- 家(163847)
- 国家(162393)
- 科学基金(137985)
- 社会(125886)
- 社会科(119181)
- 社会科学(119148)
- 省(105709)
- 基金项目(99948)
- 教育(90593)
- 划(88241)
- 自然(85852)
- 自然科(83729)
- 自然科学(83705)
- 自然科学基金(82201)
- 编号(80774)
- 资助(76038)
- 成果(67420)
- 发(62010)
- 重点(60647)
- 部(58496)
- 创(58169)
- 课题(57992)
- 创新(53857)
- 国家社会(51547)
- 制(51141)
- 发展(50113)
- 期刊
- 济(217213)
- 经济(217213)
- 研究(135036)
- 中国(95368)
- 财(67576)
- 农(63651)
- 学报(61656)
- 管理(61205)
- 科学(58556)
- 教育(49806)
- 大学(46814)
- 融(46281)
- 金融(46281)
- 学学(43631)
- 农业(42513)
- 技术(38364)
- 业经(34601)
- 经济研究(34387)
- 财经(33518)
- 经(29014)
- 问题(28409)
- 业(23468)
- 贸(22909)
- 技术经济(22572)
- 图书(20134)
- 国际(20014)
- 科技(19689)
- 商业(19649)
- 理论(19610)
- 世界(19426)
共检索到670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栋
1978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是在区际发展不平衡与制度条件可变的背景下展开的。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历史上各地区不平衡发展所积累造成的地缘结构上的“多元经济形态”(张培刚,1998),决定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只能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丽娅
泛珠江三角经济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体制最复杂的区域组合。从当前泛珠江三角洲整合的现状来看,归纳起来有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行政体制的制约;二是金融资源流动的制约。本文认为,要加速泛珠江区域经济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的转变,也要围绕这两大制约因素进行体制的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吉春 赵天杨 朱余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各级政府相应提出了"梯度发展战略"。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评价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系统论的原理,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建议强化开放型经济,实施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群 梯度发展战略 珠江三角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易燕明 杨兆礼 万齐林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雷电灾害对国民经济影响造成的损失及其基本特征。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省雷电灾害高发区,中心位置位于广州东北的从化和增城区,整个珠江三角洲为一个雷电发生高值区,同样的土地面积上雷电灾害发生的次数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占该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的6%左右,最高年份可达9 25%,该地区雷电灾造成的损失远高于全省1 46%的平均水平。雷电灾害已经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四大灾害,每年因雷电灾害损失都在5000×104元以上;雷电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因地域有较大差异,但与雷电灾害的发生概率、区域经济总量关系密切,每年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与雷电发生的次数...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区域发展 珠江三角洲 雷电灾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章 刘丽丽
现代流通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GDP、优化经济结构、就业、市场一体化的作用日益增强。通过发展流通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一些地区的共识。分析“珠三角”现代流通业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认识流通业的先导作用,对于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提高市场运行绩效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现代流通业 竞争力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国力,季任钧
本文以经济发展迅速的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应用托达罗人口迁移经济模式分析其人口迁移机制,对广东省人口迁移省际省内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人口迁移,区际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
深圳发展过程是同全国、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等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深圳发展的历史、现在与将来都同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深圳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同珠江三角洲区域极为密切的资金、技术、人才 (包括劳动力 )以及市场方面的广泛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过去深圳经济发展的关键 ,更是深圳持续发展 ,实现第二次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深圳的发展离不开它所紧密依托的区域即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本文从深圳同珠江三角洲及香港两个层面 ,通过区域经济联系强度量化指标以及投资及旅游联系等实际测度了深圳对外区域经济联系状况 ,进而提出深圳加强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展览经济是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不少地区把展览经济的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试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展览经济的发展实践来透视我国展览经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展览经济 实践 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张亚芬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区位、自然条件、科技、教育、文化均有优势,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大三角洲,先后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生产超常规发展,区域内部的城乡建设进展迅速。文章分析了农业经营方式与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由此带来农业与农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阐述了农业、农村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快速发展地区 农业与农村 特点 发展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朗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在土地、人口素质、自然环 境和金融生态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泽爽
随着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治理成为有效化解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在总结国外区域治理模式和手段的基础上,提出立法保障是最综合、最权威、最有效的区域治理方式,在此基础上回顾了珠三角区域治理制度法定化创新的探索,从实施主体和事权划分、相关规划协调情况、促进与保障规划内容、公众参与制度及监督考核制度等方面评估总结了珠三角两版规划条例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基于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从明确实施主体、细化实施任务、加强实施监督三个方面提出区域治理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珍花 刘安琪
根据泛珠江三角洲内地九省经济差异探讨了造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运用岭回归方法分别对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构建了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造成泛珠江三角洲内地九省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对泛珠江三角洲内地九省经济差异现状的分析和对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泛珠江三角洲 区域经济 差异 岭回归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振新
在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的情况下 ,加强珠港澳合作 ,共建珠港澳经济区 ,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同时 ,也具有有利的条件和优势。要充分利用珠港澳地区原有的紧密的经济联系 ,利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优势 ,在中央政府及三地政府的推动下 ,明确合作的主要领域和方式 ,进一步促进珠港澳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发挥珠港澳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保持竞争优势和经济带头作用 ,确保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区 ,带动全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迎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关键词:
珠港澳 区域经济 世贸组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
本文在对珠江三角洲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珠江三角洲与成都平原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对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 ,找出成都平原的差距 ,认为 :成都平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努力学习珠江三角洲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施创新战略、整合战略、合作战略 ,加强与加快成都平原的建设 ,进而带动整个四川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