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1)
2023(11890)
2022(9967)
2021(9077)
2020(7333)
2019(16551)
2018(16309)
2017(32225)
2016(17142)
2015(19300)
2014(19554)
2013(19663)
2012(19002)
2011(17791)
2010(18475)
2009(17555)
2008(17166)
2007(15678)
2006(14721)
2005(13909)
作者
(51317)
(42498)
(42469)
(40536)
(27402)
(20034)
(19317)
(16364)
(16204)
(15457)
(14662)
(13962)
(13909)
(13813)
(13384)
(13236)
(12574)
(12431)
(12338)
(12081)
(11131)
(10516)
(10302)
(9854)
(9761)
(9744)
(9452)
(9385)
(8576)
(8394)
学科
(95997)
经济(95916)
管理(46408)
(42866)
(31345)
企业(31345)
中国(29463)
方法(28544)
地方(27895)
数学(25024)
数学方法(24810)
(24356)
业经(19343)
(17972)
(17370)
地方经济(16960)
(16956)
银行(16943)
(16565)
(16405)
农业(16324)
(16241)
金融(16240)
(16016)
贸易(16001)
(15420)
环境(14137)
(14084)
(13069)
(11865)
机构
学院(260149)
大学(257674)
(123097)
经济(120508)
研究(99292)
管理(94364)
中国(78772)
理学(78267)
理学院(77300)
管理学(76289)
管理学院(75759)
(57702)
(56129)
科学(55198)
(50960)
研究所(45138)
中心(44101)
财经(43636)
(42054)
(39258)
经济学(38741)
(38243)
北京(37111)
(36358)
师范(36107)
(35318)
经济学院(34455)
(33601)
财经大学(31788)
业大(30965)
基金
项目(153291)
科学(121117)
研究(118827)
基金(109024)
(92816)
国家(92008)
科学基金(77950)
社会(76855)
社会科(72936)
社会科学(72923)
(59716)
基金项目(55865)
教育(53200)
(50091)
编号(48844)
资助(45416)
自然(45412)
自然科(44225)
自然科学(44214)
自然科学基金(43393)
成果(41998)
(40288)
课题(35532)
重点(35051)
(34355)
发展(33716)
(33189)
国家社会(31585)
(31095)
(30613)
期刊
(155754)
经济(155754)
研究(92508)
中国(57927)
(40968)
管理(38247)
(36565)
(34719)
金融(34719)
科学(32179)
学报(31384)
教育(30277)
经济研究(26029)
农业(24799)
大学(24547)
业经(24483)
技术(23578)
学学(22853)
财经(22430)
问题(20400)
(19537)
(17336)
国际(16038)
技术经济(14777)
世界(14163)
商业(13516)
理论(13086)
统计(13020)
经济问题(12901)
现代(12685)
共检索到434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可能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将逐步吻合;政府间合作走向务实;大企业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各区域经济增幅差距有望缩小;投资增幅将出现一定回落;消费需求增幅会略有差异;东中西部外贸差距进一步扩大。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魏后凯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开始加剧,东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地区经济增长的格局看,1979-1991年,沿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区域经济学是与经济地理学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经济地理逐步演化而来的,区域经济学不断地吸收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加强与深化其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走向体系化和规范化,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将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作为基础,形成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具体化和微观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和计量化,并以“问题区域”为新的研究关注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2016年,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分化重塑趋势,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的带动辐射作用越来越强,形成经济发展的"点"和"轴";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增长动力较为充足,而优质要素资源集聚能力不强、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的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在传统"四大板块"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区域发展进一步分化,南方经济整体活跃度高于北方,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流域间联动发展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点轴带动、开放拉动、要素驱动、流域联动"的分化重塑新趋势。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楠  
2016年,我国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分化重塑趋势,突出表现为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的带动辐射作用越来越强,形成经济发展的"点"和"轴";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增长动力较为充足,而优质要素资源集聚能力不强、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的区域经济发展面临一定困境;在传统"四大板块"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区域发展进一步分化,南方经济整体活跃度高于北方,长江经济带和泛珠三角流域间联动发展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点轴带动、开放拉动、要素驱动、流域联动"的分化重塑新趋势。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应因势利导、补足短板,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要素,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加快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发展新格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饶淑芬  
1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更为成功的时期,但也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就此,笔者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中国区域经济带来的一些问题及今后中国区域经济会如何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琳祝  
世界经济区域性发展是全球经济化发展的前提,像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激烈竞争产生的格局,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式。在该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出现一种双边化的发展关系、规范化的贸易特点、分工化的生产方向、开放性的合作关系等特点。该种形势也对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要让我国的对外经济能在该种形势下稳健向前发展,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目的,需要提出有效的经济策略,规划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耀文  张朋柱  
在建立宏观经济决策GASS研讨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比较了省级区域经济发展预测过程中,GASS系统与实际过程之间在集成方法方面的区别。经过分析,我们认为GASS系统在群体参与、信息来源、意见充分度方面有诸多优势,在收敛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丹  刘阳  李睿  
本文从理论基础出发,回顾了区域趋同和区域趋异的主要观点,并联系历史上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国内区域收敛作了一个总结,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存在着阶段性的绝对收敛,还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而且存在着条件收敛。通过分析三者关系,并结合国际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经验,本文得出了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随着多边贸易体制WTO多哈回合谈判受挫,全球经济区域化出现空前活跃,高标准、广覆盖的广域经济一体化形成潮流。特别是美国主导的TPP、TTIP试图重新塑造世界经济新规则,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面对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以及区域集团竞争的挑战,中国应该调整立场和策略,制定一个清晰的FTA战略,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应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勇  胡渊  
本文介绍亚太地区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并系统总结了亚太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分析了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作为亚太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利益攸关方,中国需尽早制定对策以应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立群  陈昌盛  金三林  
进入2008年以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短期内将明显走低,世界经济也会有一定反应。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因素比较复杂,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在消费趋稳、投资有可能趋升、出口趋降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幅可能变化不大。调控的要点宜协调好投资与出口需求的消长变化,注意保持总需求增长的稳定。政策的基点宜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可以视问题的发展,择机出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宜着眼于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在消费结构升级、稳定农业生产和食品供给、资源价格改革、资本市场建设、投资调控方式完善等方面出台一些具有长远意义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已发生较大变化,初步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经济内在增长趋势不断增强,对短期意外冲击的抵御能力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新的生产过剩。在此判断分析基础之上,本文就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鲁鱼  余晖  胡振宇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个开发区设立至今,经过起步、扩张发展、竞争分异等几个阶段,目前正迈向成熟的、规范化的发展阶段。随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土地价格的上涨、技术水平的提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消除、开发区政策优势日益淡化,我国开发区内企业将推动以往明显的差别竞争优势,而开发区在以往加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旧疾,更增添了开发区成熟化、规范化发展的难度。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剖析我国开发区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合理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开发区巩固优势、发展创新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宣晓伟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区域竞争模式的主导下,现阶段,区域发展在效率、公平、可持续方面的问题依然突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国际经验和客观规律,明确界定各级政府间的权责、改变GDP至上的地方竞争模式。就具体策略而言,要消除各种限制要素流动的体制和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严格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社会性规制,改变区域政策碎片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