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7)
- 2023(12753)
- 2022(11162)
- 2021(10319)
- 2020(8669)
- 2019(19879)
- 2018(20063)
- 2017(39404)
- 2016(21060)
- 2015(23909)
- 2014(24123)
- 2013(24209)
- 2012(22505)
- 2011(20723)
- 2010(20955)
- 2009(19510)
- 2008(18824)
- 2007(16574)
- 2006(14973)
- 2005(13418)
- 学科
- 济(107193)
- 经济(107097)
- 管理(60371)
- 业(54358)
- 企(44076)
- 企业(44076)
- 方法(42608)
- 数学(37350)
- 数学方法(37014)
- 中国(26442)
- 地方(24743)
- 农(23361)
- 学(21014)
- 业经(20666)
- 财(20553)
- 制(17377)
- 贸(16391)
- 贸易(16381)
- 易(15821)
- 农业(15662)
- 地方经济(15517)
- 环境(15459)
- 和(15059)
- 银(14623)
- 银行(14588)
- 融(14168)
- 金融(14166)
- 理论(14103)
- 行(14031)
- 技术(12685)
- 机构
- 大学(318536)
- 学院(316084)
- 济(136505)
- 经济(133670)
- 管理(125373)
- 研究(108499)
- 理学(108321)
- 理学院(107107)
- 管理学(105481)
- 管理学院(104907)
- 中国(80284)
- 京(67948)
- 科学(65356)
- 财(61271)
- 所(54556)
- 研究所(49490)
- 财经(49398)
- 中心(47207)
- 江(44822)
- 经(44664)
- 农(44553)
- 北京(43593)
- 业大(43420)
- 经济学(41965)
- 范(41774)
- 师范(41476)
- 院(39088)
- 经济学院(37566)
- 州(36672)
- 财经大学(36613)
- 基金
- 项目(208989)
- 科学(164380)
- 研究(154929)
- 基金(151585)
- 家(130841)
- 国家(129798)
- 科学基金(111167)
- 社会(98509)
- 社会科(93362)
- 社会科学(93336)
- 基金项目(80747)
- 省(80396)
- 自然(70764)
- 教育(69915)
- 自然科(68991)
- 自然科学(68976)
- 自然科学基金(67719)
- 划(67641)
- 编号(63435)
- 资助(62634)
- 成果(51820)
- 重点(46468)
- 部(46444)
- 发(45845)
- 课题(43381)
- 创(42622)
- 国家社会(40225)
- 教育部(39947)
- 创新(39816)
- 人文(39381)
- 期刊
- 济(156209)
- 经济(156209)
- 研究(99840)
- 中国(53684)
- 管理(46916)
- 学报(45410)
- 科学(43540)
- 财(43167)
- 农(40004)
- 大学(34298)
- 学学(32334)
- 教育(31182)
- 农业(28052)
- 融(27695)
- 金融(27695)
- 技术(27319)
- 经济研究(25868)
- 财经(24568)
- 业经(23792)
- 经(20980)
- 问题(20568)
- 技术经济(17312)
- 理论(16783)
- 图书(15695)
- 贸(15435)
- 实践(15091)
- 践(15091)
- 现代(14964)
- 商业(14932)
- 科技(14347)
共检索到466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清春 朱永彬 王铮 董彦岭
区域经济差异与极化是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结果发现全国尺度上地市间的差距在拉大,经济极化程度加剧;其次利用Gini系数来计算1994~2004年我国的不均衡程度,用核密度参数法、Wolfson指数来计算极化情况,分析了各省的经济不均衡和极化程度,发现西部省份的经济不均衡程度与极化程度并存,中部省份的不均衡和极化程度相对较弱,东部发达地区存在了两个极端;再次分析了Gini系数和Wolfson指数随时间变化趋势;最后在截面数据上研究了Gini系数和Wolfson指数同人均GDP的关系,发现各省Gini系数同人均GDP呈现近似三次多项式的分布,Wolfson指数同人均GDP无显著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迁 潘建成 杜建国
This paper uses GDP per capita,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to depict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which,the inequality index GEM and polarization index TW a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aggregation level of nation,belt and province from 1993 to 2003.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the inequality and polar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multaneously.When measures are made to decrease the national inequality,that in coast region should be concerned especially.Moreover,polices applied to reduce disparities should be made on lower level.
关键词:
不均衡 极化 GEM TW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正华 徐小平 杜建国
本文主要采用测度熵(GEM)和极化(TW)相结合方法,从不同集聚层次对1993—2005长三角人均GDP(GDPPC)、农村居民纯收入(RPCI)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UPCI)进行不均衡和极化演化分析,得出计算结果,根据结果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建议政府在低水平集聚层次上进行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不均衡。
关键词:
不均衡 极化 GEM TW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腾云,徐勇
文中分别利用Gini、GE等指数,以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指标,详细考查了从1952~2003年,我国省市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变化态势及其在东部-内陆、南方-北方、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方向上的变化。人均实际GDP的Gini、GE等指数显示,从1952-2003年,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总体态势是以较缓慢的速度逐步增加。具体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不均衡呈周期性地上升、下降运动。就我国省市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在空间上的变化而言,一是在沿海-内陆和高城镇化-低城镇化方向上,分别在1990s中期和1980s中期以前,我国省市区经济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内部不均衡,但区域之间不均衡则不断增加,并逐步成为省市区经济不均衡主要部分;一是,在北方-南方方向上,我国省市区经济不均衡则是一直表现为区域内部不均衡,区域之间不均衡对省市区经济不均衡的贡献一直显得微不足道。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不均衡 变化态势 中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漆嘉琦 王斌会
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平均指标 因素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帆 付书科 金明浩 杨宏兰
知识产权保护历来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近年来备受重视。但专利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机制,双方很可能互为因果。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市场潜能指数等对专利数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检验,发现GDP是专利的Granger原因,但是专利却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可能是专利同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匹配造成的。因此在制定专利政策时,需要强调城市间的合作,对于长江经济带而言,应以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为增长极,提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林
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 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吸收FD I的地区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均衡特征。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竞争、收入分配、综合竞争等方面阐述了FD I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差异 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绍基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必须解决以社会资金配置不均衡为特征的区域金融非均衡问题。当前拓宽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融资渠道 ,加快中西部金融政策调整 ,是实施中西部开发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 金融深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效率差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旻
本文认为,科技进步是后发优势的源泉,也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约束下的西部地区必须优化选择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第一,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加强人才培养,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第三,改善技术创新市场条件和制度条件;第四,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型创新;第五,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关键词:
区域差距 后发优势 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彭朝晖 杨开忠
本论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形成、交易成本、迁移成本的空间均衡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跨代际的人力资本形成、区域的交易成本、迁移成本在区域经济差异演化中的作用,并以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为数据基础,模拟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过程。论文认为,区域经济差异的变迁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一定的时期,当交易成本出现明显的改善时,会出现威廉逊“倒U型”结构。同时,人力资本的代际转移会导致出现差异放大的趋势,以私人投资为主的教育模式将促成这种放大,而公共教育有助于缩小代际差异。最后,社会致力于迁移成本的降低,将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瞿红艳
货币政策是以总量调节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差异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加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以后,欧元区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性加剧,欧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探讨统一货币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性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欧央行货币政策实践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启示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战略,为货币政策传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统一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应注重体现货币政策调控的区域差异性;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减少在货币政策制定和...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区域差异 有效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侃
文章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均衡性和均衡指数概念,设计出两种应用均衡指数研究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方法: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均衡矩阵法和优势———均衡指数法,并以我国31个省域经济2002年经济综合竞争力均衡性分析为实证加以说明。
关键词:
区域竞争力 均衡性 矩阵法 指数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灵碧
我国石油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石油企业相对地方经济超前发展有其先天优势条件和客观因素,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长期看,只有从规范油地区域分工、互补功能、互惠共赢的全方位视角认知由石油企业拉动地方经济组合联动的模式切换,驾驭产业和城市的协调发展,突出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才能实现油地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油地关系 区域经济理论 均衡发展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