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36)
- 2023(16969)
- 2022(14895)
- 2021(13905)
- 2020(11882)
- 2019(27338)
- 2018(27372)
- 2017(53914)
- 2016(29526)
- 2015(33520)
- 2014(33999)
- 2013(33675)
- 2012(31634)
- 2011(29013)
- 2010(29334)
- 2009(27596)
- 2008(27220)
- 2007(24484)
- 2006(21716)
- 2005(19744)
- 学科
- 济(135008)
- 经济(134877)
- 管理(83687)
- 业(78844)
- 企(63363)
- 企业(63363)
- 方法(56600)
- 数学(49630)
- 数学方法(49088)
- 农(34580)
- 中国(34290)
- 财(31091)
- 地方(29514)
- 学(28484)
- 业经(27000)
- 制(24388)
- 贸(23816)
- 贸易(23804)
- 易(23038)
- 农业(22900)
- 银(20391)
- 银行(20334)
- 和(19576)
- 环境(19466)
- 行(19462)
- 融(19253)
- 金融(19250)
- 理论(19131)
- 务(18392)
- 财务(18314)
- 机构
- 大学(436704)
- 学院(435889)
- 济(183059)
- 经济(179023)
- 管理(168486)
- 研究(151420)
- 理学(144620)
- 理学院(142965)
- 管理学(140586)
- 管理学院(139797)
- 中国(113475)
- 京(93368)
- 科学(93224)
- 财(84015)
- 所(78360)
- 农(71765)
- 研究所(71029)
- 中心(67651)
- 财经(66671)
- 江(65377)
- 业大(63713)
- 经(60197)
- 北京(59697)
- 范(57872)
- 师范(57381)
- 农业(56419)
- 经济学(55471)
- 院(54213)
- 州(52677)
- 经济学院(49789)
- 基金
- 项目(284203)
- 科学(221840)
- 研究(208675)
- 基金(203971)
- 家(177148)
- 国家(175669)
- 科学基金(149191)
- 社会(129902)
- 社会科(122961)
- 社会科学(122927)
- 省(110948)
- 基金项目(107950)
- 自然(96308)
- 教育(95547)
- 自然科(93925)
- 自然科学(93900)
- 划(93554)
- 自然科学基金(92204)
- 编号(86532)
- 资助(85195)
- 成果(71689)
- 重点(63784)
- 部(63098)
- 发(61956)
- 课题(59787)
- 创(57711)
- 科研(54088)
- 创新(53946)
- 教育部(53574)
- 大学(52698)
- 期刊
- 济(209131)
- 经济(209131)
- 研究(133588)
- 中国(79385)
- 学报(67437)
- 农(65134)
- 财(62701)
- 科学(61967)
- 管理(61068)
- 大学(50051)
- 学学(47099)
- 教育(45636)
- 农业(44468)
- 融(41059)
- 金融(41059)
- 技术(37544)
- 经济研究(33697)
- 业经(33097)
- 财经(32924)
- 经(28165)
- 问题(27460)
- 技术经济(22960)
- 业(22290)
- 贸(21972)
- 图书(21801)
- 理论(21602)
- 统计(20350)
- 商业(20266)
- 现代(19917)
- 实践(19418)
共检索到651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剑峰
区域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目前大规模区域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的时机尚不成熟。只有在宏观上推行差异化的区域经济政策并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才能够加速区域经济发展,为经济扩散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扩散 产业转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琳 于洋 陈钢铁
在我国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引导性明显增强的新形势下,研究区域多经济体在路网规划引导下的扩散过程,建立基于经济体自由组合、动态速度的扩散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证明模型和算法适用于经济扩散效应的测度。可对经济体规模、路网节点城市容量、交通条件表征以及扩散速度和密度关系方面进一步进行研究,以拓展该扩散模型的应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交通网络 扩散效应 粒子群算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明誉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专业结构不适配、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地方政府要深入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高职院校三级共管模式,促进校企、校地合作;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合理布局高职院校,调整专业结构,提高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配度;高职院校要坚持人才培养与技术(产品)研发双轮驱动,坚持高职教育与培训两翼齐飞,主动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未 齐振宏 王景旭 杨凡
中国超级稻研发与推广势头良好,但存在品种缺乏普适性、良种良法不配套、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水稻生产规模小及技术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分析中国超级稻品种扩散现状,结合国外超级稻发展情况,为加快超级稻品种推广提供对策。
关键词:
超级稻 品种扩散 现状 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泽荣 李晓林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GDP总量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89403.6亿元,比1978年增长24倍;人均GDP由1978年的379.1元上升为7078元,比1978年增长18倍。与此同时,我国财政收支规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也得到大幅度的增长,财政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使用全国除西藏以外的2169个市县数据对2000年至2007年的各市县非农业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分析。联立方程估计表明,虽然各级市县产出、就业和资本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互作用。其中,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市县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最后简要总结了研究结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各种区域经济集团的成立,成员国企业间的交易成本逐渐降低,这必然引起产业在成员国之间的重新集聚和扩散,从而导致将产业在成员国之间的转移。而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由交易成本降低原因,产业经历了一个从集聚到扩散的过程。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产业集聚 交易成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文娟
本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入手,研究了中部地区流通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对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产业升级发展对策和措施,如更新流通观念、调整流通布局、优化流通发展环境、整合中部流通资源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尚熠 林水山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竺彩华
目前,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发达和发展中伙伴趋于平衡、内涵和质量不断提升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缺位、面临新经贸规则挑战以及碎片化问题仍突出等问题。为了应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更好服务于"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中国仍需要积极布局,重点推动,尤其要精耕细作"一带一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豆建民
我国各级政府为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必须注意到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阻碍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 ,阻碍着产品及要素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要建设全国统一市场 ,必须通过法制建设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各种体制和机制障碍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 ,加强国内统一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动企业跨地区兼并、收购和联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障碍 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解波
制约我国技术引进和技术扩散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周解波从我国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和扩散推动国内相关企业与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带动产业升级来看,在现阶段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与1985年相比,我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金昌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现代教育形式,其生命力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对接上。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区域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开放办学的高职教育观,按区域产业岗位设置专业,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人才,大力开展"立地式"研发,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范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清海 李建婷
文章梳理了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并提出了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具体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准确;地方政府部门应提供有力支持;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伟 张炜熙
在纺织经济处于产业发展转型期的情况下,通过引入知识经济条件下新型生产函数,发现传统经济条件下的CD生产函数是在技术不变这一假设条件下的特殊情况,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意的兴起,我们将会得到一条新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函数。进一步证明了知识和创意对纺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分析了创意产业对纺织经济的影响后,研究了创意产业对纺织经济的扩散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