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11)
2023(19845)
2022(17147)
2021(15799)
2020(13560)
2019(30983)
2018(30740)
2017(59322)
2016(32536)
2015(36806)
2014(37127)
2013(36771)
2012(34312)
2011(31170)
2010(31323)
2009(29238)
2008(28693)
2007(25632)
2006(22666)
2005(20359)
作者
(97660)
(81333)
(80921)
(77388)
(51822)
(39344)
(37119)
(31832)
(30810)
(28981)
(27571)
(27502)
(26058)
(25790)
(25281)
(25190)
(24510)
(24092)
(23427)
(23357)
(20308)
(20272)
(19789)
(18497)
(18383)
(18080)
(18007)
(17995)
(16678)
(16131)
学科
(145381)
经济(145226)
管理(91997)
(87327)
(70126)
企业(70126)
方法(62502)
数学(54742)
数学方法(54048)
(37885)
中国(36902)
(34298)
(31811)
地方(31715)
业经(30032)
农业(25646)
(25378)
(25019)
贸易(25004)
(24217)
理论(21525)
环境(21058)
(21010)
(20992)
财务(20926)
(20875)
财务管理(20871)
银行(20799)
(20219)
金融(20214)
机构
大学(477346)
学院(476046)
(195804)
经济(191553)
管理(182470)
研究(163672)
理学(157426)
理学院(155593)
管理学(152707)
管理学院(151853)
中国(121404)
科学(102755)
(101664)
(89438)
(84400)
(81815)
研究所(76846)
中心(73691)
业大(72933)
财经(71585)
(71348)
(64769)
农业(64316)
北京(64152)
(62852)
师范(62208)
经济学(59808)
(59066)
(57142)
经济学院(53774)
基金
项目(318245)
科学(248433)
基金(228984)
研究(228840)
(200898)
国家(199285)
科学基金(169546)
社会(142986)
社会科(135403)
社会科学(135363)
(125481)
基金项目(120945)
自然(111226)
自然科(108575)
自然科学(108545)
自然科学基金(106599)
教育(105695)
(105248)
资助(95688)
编号(93631)
成果(76172)
重点(71809)
(69841)
(68644)
课题(64895)
(64719)
科研(61037)
创新(60552)
教育部(59183)
大学(58582)
期刊
(217893)
经济(217893)
研究(140689)
中国(88257)
学报(78845)
(73702)
科学(70629)
(68254)
管理(66558)
大学(58754)
学学(55506)
农业(50452)
教育(50106)
技术(42448)
(40477)
金融(40477)
经济研究(35220)
财经(35132)
业经(34607)
(30139)
问题(28675)
(25890)
技术经济(24552)
统计(23865)
图书(23140)
(22430)
理论(22424)
(22058)
科技(21607)
商业(21336)
共检索到703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为华  申晓军  
研究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长三角与东北三省经济增长质量差异,以TFP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通过TFP对资本积累的冲击响应分析,发现资本积累能否与TFP实现良性互动是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关键;并创新性地选择工业企业效益与进出口贸易这两个视角,探讨了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本文建议,提升市场化水平,推动企业以高质量、讲求效益的投资为决策依据,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海啸  
本文首先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长三角的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发现导致环境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排放。在此基础上,用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长三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显示长三角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的城市为无锡、绍兴和南通,样本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无约束条件下均低于在资源环境约束下测算出的值,主要原因是生产效率的提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志明  修静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分析发现,近年来东北三省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经济增长更多是依靠加大投资实现的。因此,推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是东北三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人为核心推动改革,千方百计稳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方位推进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志明  修静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分析发现,近年来东北三省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经济增长更多是依靠加大投资实现的。因此,推进经济转型、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是东北三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人为核心推动改革,千方百计稳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全方位推进创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易文钧  吴晓杰  邢斐  
21世纪以来,中国总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同区域的发展仍存在着较显著差异。从长三角和中部五省的科技创新现状出发,选取两个地区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测算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三角还是在中部五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高于中部五省;长三角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中部五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易文钧  吴晓杰  邢斐  
21世纪以来,中国总体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同区域的发展仍存在着较显著差异。从长三角和中部五省的科技创新现状出发,选取两个地区1999—2014年的数据,通过面板模型测算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三角还是在中部五省,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长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高于中部五省;长三角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中部五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艳萍  
通过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长三角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1998-200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指数进行测算,并对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长三角及其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效率水平并不高;两省一市之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从高到低排列为江苏、上海、浙江。地区内部行业之间的比较显示,上海制造业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差异最大,其次为江苏,浙江行业间的差异最小。由此表明,长三角制造业要实现持续不断的增长,除了提高技术进步之外,关键是要改善技术效率水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书杰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首次在报告中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领域。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投入的资源(包含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其最大效用是终极目标。文章基于新古典学派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理论,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测算与比较进行实证分析,并提供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向效率型增长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赜琳  傅冬绵  
本文在对两个三角洲总体发展水平比较的基础上,具体从地理区位结构、积累结构、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和人口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这两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共性与差异,考察两个区域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指出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结论及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向阳  刘安毅  童馨乐  
在考虑环境约束的基础上,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约束对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2)2000~2008年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3.86%,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海(4.47%)、浙江(4.12%)和江苏(3.01%)。应加大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和治理力度,在考虑省份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之间的协作,通过有针对性的环境监管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强化对政府和企业的双重激励机制建设,改善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小蒂  李晓钟  
本文通过对1978 ̄2003年间统计数据的回归分析,测算了我国及长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索洛剩余。实证分析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年均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年均索洛剩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技术进步的动力主要源于市场化、国际化取向的制度变迁,这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对沪、苏、浙三地的索洛剩余作了测算与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其区域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特点。这可为我国其他地区经济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  
通过建立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FDI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仅凭经济总量的增加不足以进一步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才是吸引FDI的关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艳萍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集聚、企业规模对TFP增长的影响;其次,运用非参数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江苏、浙江、上海)20个制造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变化;最后,用面板数据的计量回归模型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表现出负增长;产业集聚和企业规模对上海、江苏和浙江制造业行业TFP增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松庆  何琴清  
利用2009-2013年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物流业数据,根据曼奎斯特指数法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两个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化、技术进步指数变化和技术效率指数变化,探讨了提高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易秋霖  
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地处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相继成为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但珠三角仍然保持一种相对优势。这种区域差异是源于全球的数量效应还是质量效应?本文比较分析表明,三大区域之间的TFP存在显著差异;TFP经济增长的贡献,从高到低依次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基于贸易、投资和金融维度,本文以面板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全球化对区域TFP差异的影响。主要发现是:在区域整体层面上,全球化促进了TFP的提高;但在区域内,全球化对三大区域TFP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无统计意义。全球化对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数量效应实现的,质量效应尚未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质性因素。外贸和FDI增长方式的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