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4.86.75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8)
2023(8798)
2022(7380)
2021(6653)
2020(5607)
2019(12544)
2018(12435)
2017(25184)
2016(13442)
2015(14883)
2014(14991)
2013(15299)
2012(14898)
2011(13845)
2010(14453)
2009(13778)
2008(13546)
2007(12186)
2006(11422)
2005(10662)
作者
(41910)
(35070)
(34754)
(33333)
(22175)
(16424)
(15846)
(13346)
(13096)
(12432)
(12355)
(11651)
(11462)
(11351)
(11037)
(10840)
(10338)
(10181)
(10071)
(9716)
(9175)
(8683)
(8437)
(8068)
(8018)
(7946)
(7739)
(7329)
(7086)
(6834)
学科
(83063)
经济(83007)
管理(35128)
(30977)
方法(27640)
数学(24891)
数学方法(24679)
(22537)
企业(22537)
地方(21321)
中国(21066)
(17275)
(16382)
地方经济(14799)
(14636)
业经(14188)
(14040)
农业(11781)
(11519)
贸易(11510)
(11485)
银行(11456)
环境(11410)
(11400)
金融(11397)
(11108)
(11079)
(10467)
产业(9864)
(9638)
机构
大学(214106)
学院(212233)
(101473)
经济(99547)
研究(81405)
管理(74767)
理学(63446)
理学院(62536)
中国(61599)
管理学(61482)
管理学院(61055)
科学(47508)
(46674)
(46185)
(42232)
研究所(38051)
财经(36871)
中心(34259)
经济学(33768)
(33278)
(32535)
(32405)
经济学院(30231)
北京(29826)
(29332)
(28871)
师范(28623)
业大(27568)
财经大学(27146)
(25358)
基金
项目(130137)
科学(102840)
基金(95620)
研究(94654)
(83704)
国家(83117)
科学基金(69710)
社会(62916)
社会科(59744)
社会科学(59726)
基金项目(49860)
(49097)
自然(42639)
(42373)
教育(42091)
自然科(41532)
自然科学(41516)
自然科学基金(40775)
资助(39463)
编号(36693)
成果(31071)
(30819)
重点(30283)
(29544)
国家社会(26999)
课题(26431)
(25855)
发展(25259)
教育部(25074)
(24921)
期刊
(121900)
经济(121900)
研究(73143)
中国(38925)
(33653)
学报(31451)
科学(30659)
(29104)
管理(29094)
大学(23664)
学学(22536)
(21943)
金融(21943)
经济研究(21338)
农业(19650)
财经(19519)
技术(17315)
教育(17087)
业经(17008)
(16996)
问题(16829)
(13329)
技术经济(12500)
统计(11782)
国际(11651)
商业(10735)
世界(10406)
现代(10285)
经济问题(10263)
资源(10211)
共检索到33333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春林  
文章通过对计量方法的优选,建立中国省际经济驱动要素的面板数据矩阵,利用Eviews计量分析软件,探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及其区域组合的时空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文平  
经济增长类型的科学划分袁文平[教授西南财经大学成都610074]微观经济“粗放增长”与“集约增长”的划分科学划分粗放增长与集约增长,是科学划分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的基础。没有前者的科学划分,后者的划分也就不可能科学;没有微观经济的粗放增长与集约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宇  曾德超  
我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有传统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和地理划分三种方法。在指标划分研究领域,对三维指标创建的研究比较不足。本文从增长极理论出发,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经济增长需求面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产出需求弹性进行估计,并分别构建一维和三维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划分。研究表明:以四大直辖市为代表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和沿海沿江地区绝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分别被划分到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为相对极性的区域。未来研究将深入探讨在"三驾马车"中具有相对极性的省份极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博  田闯  史钊源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提升海洋经济增长质量且尽可能持续长久的中高速增长,本文采用熵权-集对分析对2000—2014年环渤海地区17个沿海城市的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利用核密度估计和均值标准差法对该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时空分异和类型划分。结论如下:从时间维度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曲线整体上呈偏态分布为非严格单峰,从峰度上看,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曲线由宽峰发展为尖峰,绝大多数城市的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空间维度分析,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得分空间分布呈现由北高南低向南高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先治  
经济增长模式的划分与我国的选择张先治一、经济增长模式的划分经济增长模式,通常是根据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角度来划分的。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讨论中,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划分方法:1.将经济增长模式划分为数量扩张型模式、过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凤莲  段会娟  
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两者关系的经验检验较为缺乏且研究结论差异较大。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集聚、产业结构类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集聚确实是内生的,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SGMM估计显示:区位熵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的促进作用,专业化而不是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创新驱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考察创新驱动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数字经济生产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均对创新驱动产生显著影响;数字经济商业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创新驱动在数字经济商业模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存在显著中介效应;数字经济对中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蒋先玲  赵一林  
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过剩产能消耗缓慢、市场机制运行不畅以及出口导向型经济难持续等诸多挑战,尤其是区域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导致经济结构转型困难。文章对29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结构进行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最高,相关系数高达0.940 3,其次是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东南沿海地区普遍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Chenery第4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多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Chenery第3阶段),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建议加大对科技型、创新性民营企业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改栋  赵花兰  
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从两者的结合角度 ,通过历史、实证的分析方法 ,来研究这一结合体对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认为产业 -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青  
经济增长和人口年龄结构通过人力资源和人的各种需求而联系起来。通过推导出含有年龄结构系数M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将教育人力资本和干中学经验资本及就业效应共同体现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以山东省140个县域单元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研究发现:①增加人口年龄结构变量和考虑空间效应,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在现实中应重视年龄结构和空间溢出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②所有劳动适龄组均刺激经济增长,但以15-29岁年龄组的影响最显著;③除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显现出条件β-收敛;短期看人口增长和储蓄率对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为负;④鼓励30-44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辽  
现有的研究中忽视了人口红利与结构红利具有的内在联系,结果主观的拆分了劳动力投入增加和劳动力部门间转移对经济的增长效应,并在研究过程中对二者的增长路径和传导机制模糊化处理,也就出现了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同时引入人口红利和结构红利增长效应的代理变量,对我国四大经济板块进行误差修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红利的产出效应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而资本积累效应在各个地区均不显著;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行业,空间)流动带来的增长效应在中部和东北地区效果较明显,其他地区甚至是负作用。资本要素(行业,空间)转移作用不明显,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甚至出现抑制作用。土地要素的形态(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