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16)
2023(17147)
2022(14495)
2021(13400)
2020(11114)
2019(25162)
2018(24611)
2017(48232)
2016(25543)
2015(28399)
2014(28348)
2013(27783)
2012(25845)
2011(23435)
2010(23756)
2009(22131)
2008(21208)
2007(18610)
2006(16850)
2005(15362)
作者
(71069)
(59193)
(59043)
(56309)
(37841)
(28092)
(26942)
(22907)
(22613)
(21081)
(20312)
(19876)
(18932)
(18569)
(18466)
(18280)
(17641)
(17038)
(17019)
(17010)
(14929)
(14410)
(14278)
(13753)
(13487)
(13421)
(12902)
(12818)
(11820)
(11594)
学科
(123628)
经济(123519)
管理(71369)
(66885)
(51353)
企业(51353)
方法(45687)
数学(40595)
数学方法(40132)
中国(35502)
(32530)
地方(31593)
(27758)
业经(25267)
(22201)
农业(22102)
(21305)
(20951)
贸易(20935)
(20225)
(19671)
银行(19651)
(19011)
(18891)
金融(18888)
环境(18399)
地方经济(17803)
(16327)
(16079)
技术(15801)
机构
学院(363796)
大学(360947)
(163696)
经济(160454)
管理(139518)
研究(126840)
理学(119100)
理学院(117745)
管理学(115863)
管理学院(115159)
中国(98537)
(76684)
(75975)
科学(72482)
(62176)
财经(59688)
中心(58290)
研究所(55643)
(55130)
(54157)
(52425)
经济学(51376)
(49126)
师范(48731)
北京(48214)
业大(47002)
(46062)
经济学院(46005)
财经大学(44096)
(43885)
基金
项目(235532)
科学(188182)
研究(177439)
基金(171998)
(147608)
国家(146403)
科学基金(127156)
社会(115831)
社会科(110038)
社会科学(110015)
(91430)
基金项目(90214)
教育(81164)
自然(78811)
自然科(76977)
自然科学(76960)
(76802)
自然科学基金(75551)
编号(71971)
资助(70109)
成果(58820)
(55666)
重点(53153)
(52867)
课题(50058)
(48986)
国家社会(48438)
教育部(46062)
创新(45879)
人文(45406)
期刊
(189758)
经济(189758)
研究(116812)
中国(72203)
(57044)
管理(53381)
(47994)
科学(46606)
学报(46400)
(39856)
金融(39856)
教育(38393)
大学(36835)
学学(34727)
技术(33458)
农业(32861)
经济研究(31651)
业经(30326)
财经(29844)
(25806)
问题(25027)
(20253)
技术经济(19270)
统计(18224)
国际(17768)
商业(17352)
理论(17305)
世界(16955)
现代(16834)
(16497)
共检索到561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川  
财政金融分权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目前在学术界并未形成共识。地方分权一方面能有效激活经济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也会加剧地方经济发展风险。本文选取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地方分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政分权以及金融分权有利于本地区经济增长,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财政金融分权政策联动效应。因此,各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时,应该赋予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更多经济权力,以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元琨  李健  靳泽凡  
新兴服务业的出现为社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借此满足不同消费者高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文章基于区域发展差异视角,探究了新兴服务业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新兴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差异会影响新兴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我国新兴服务业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大,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业侨  高昌海  
海南建省以来,海南经济快速发展。在分析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建省初期和当前县(市)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数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建省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增强,海口、三亚、琼海、东方、儋州等5市已发展成为海南经济的增长极,县(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优势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春华  龚维进  
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使用空间计量回归方法剖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与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一是区域经济增长自身不仅在时间维度上呈现“路径依赖”的动态关联特征,还在空间维度上受到其他邻近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外溢作用,使其表现出自我强化态势。二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因其技术进步特征而推动目标地区或邻居地区的经济增长,又会因其内部结构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变动而抑制本地区及其他邻居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且它在东部地区更能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三是交通便利程度、劳动复杂程度和外贸进口规模不仅能够直接推动目标区域经济增长,其时间和空间的时空累积效应均会对区域经济短期和长期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丹妮  许珊珊  吴非  
本文采用1978—2013年广东省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干预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金融进程的推进有利于提高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但在财政分权的框架内,"锦标赛"式的区际竞争会促使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微观资源配置进行干预,这种干预脱离了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加之金融结构较大的波动性,对经济增长而言,损害颇多。这些论据都隐含了合理框定政府的金融控制边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金融体系革新应和财税体系及政府体制变革协同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研究目的:探究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激励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经济和社会科学领域有关发展不平衡及其影响效应的理论观点,结合中国特定的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激励机制,以及土地利用与管理实际,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土地违法行为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确实会导致更多土地违法案件的产生和违法用地规模的增加;另外,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对土地违法的具体影响有所不同。发达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对土地违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违法面积上,而欠发达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对土地违法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违法案件数上。研究结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土地违法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和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减少土地违法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财政分权制度体系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用西部地区的1995—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实证的结果指出,由于西部各省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采取以支出竞争的方式,其对基础建设和大型经济项目的投入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支出竞争同时伴随着较小的乘数效应和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会扩大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丽娟  吴晓然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趋同现象等理论,利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茁趋同,以此探讨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发现:在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才表现出趋同性,投资对经济发展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开始不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趋同性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趋同速度要低于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安静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区域内经济体系对空间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将经济增长引入拓展模型可知,空间位置对区域内经济体制的影响非常大,且其经济类型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目前,空间计量经济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我国各省市行政区纷纷引入了这种经济管理分析模式。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数据处理、意义参考、结合分析等方式,深入探讨各种经济增长模型对空间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视角,系统分析区域内经济增长的特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小华  杨玉琪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着力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论文采用VIIRS夜间灯光数据表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组态分析视角探究中国各省份内较大或较小经济差距的形成路径。研究发现:多中心及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分别是省内较小差距和较大差距的必要条件,且分别存在三种和两种路径缩小与扩大省内各地级市间经济差距。研究结论在通过要素间的搭配、集中力量聚焦核心因素以缩小省内经济差距或避免扩大省内差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春林  
文章通过对计量方法的优选,建立中国省际经济驱动要素的面板数据矩阵,利用Eviews计量分析软件,探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及其区域组合的时空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晶  刘亦文  
文章通过对我国1987~2007年存贷款与经济发展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存款、贷款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存贷差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各地区的效应是不尽相同的,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为打破我国各区域经济的非对称增长必须采取相应的政策加以烫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奇伟  张诚  
本文首先阐述了东道国要素市场发展程度如何对FDI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三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其中,要素市场发展水平通过制约本地研发部门获取生产要素的便利程度,影响本地企业获取FDI净溢出效应的大小。分析发现,东道国要素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本地企业获取正向的FDI溢出效应,从而加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外资大规模涌入,我国要素市场已难以为当地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才支持,从而造成FDI净溢出效应为负。而且,要素市场发展水平滞后也是造成我国FDI溢出效应跨区域差异和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如何促进生产要素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宗成  李向军  
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0—2010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法,对我国金融发展规模、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但其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2)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远远低于企业家创业精神的经济增长效应;(3)金融发展主要是通过为企业家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于政策制定者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晶  卢家昌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