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7)
2023(11090)
2022(9479)
2021(8366)
2020(7342)
2019(16637)
2018(16399)
2017(32819)
2016(17622)
2015(20150)
2014(20483)
2013(20700)
2012(19860)
2011(18289)
2010(18676)
2009(17842)
2008(17614)
2007(16124)
2006(14550)
2005(13447)
作者
(54504)
(45885)
(45578)
(43778)
(29005)
(21766)
(20995)
(17828)
(16916)
(16205)
(15776)
(15127)
(14664)
(14623)
(14303)
(14213)
(13642)
(13570)
(13295)
(13171)
(11587)
(11432)
(11174)
(10432)
(10373)
(10264)
(10070)
(10025)
(9285)
(9090)
学科
(99835)
经济(99761)
管理(51035)
(48843)
方法(38692)
(37133)
企业(37133)
数学(34823)
数学方法(34604)
中国(24529)
(23150)
地方(22922)
(19985)
(18356)
业经(17635)
(16582)
(16043)
贸易(16035)
农业(15755)
(15511)
技术(15391)
地方经济(15052)
(14051)
银行(14017)
环境(13977)
(13492)
金融(13490)
(13453)
(12572)
(11592)
机构
大学(275920)
学院(275787)
(128981)
经济(126480)
管理(102174)
研究(98707)
理学(86843)
理学院(85840)
管理学(84629)
管理学院(84095)
中国(75053)
(58341)
科学(58309)
(57616)
(51483)
研究所(46397)
财经(45718)
(45194)
中心(44123)
(42225)
经济学(41756)
(41207)
业大(38550)
经济学院(37626)
北京(37324)
农业(35633)
(35222)
师范(34915)
(34581)
财经大学(33515)
基金
项目(171583)
科学(134509)
研究(126177)
基金(123840)
(107540)
国家(106722)
科学基金(89860)
社会(81830)
社会科(77690)
社会科学(77665)
(67066)
基金项目(65250)
教育(56790)
(56262)
自然(55169)
自然科(53758)
自然科学(53742)
自然科学基金(52778)
资助(50858)
编号(50749)
成果(41645)
(39712)
重点(39393)
(38906)
(35549)
课题(35262)
国家社会(34317)
创新(33579)
教育部(33030)
科研(32486)
期刊
(148577)
经济(148577)
研究(86975)
中国(51109)
(43937)
学报(40723)
(40499)
科学(38055)
管理(37161)
大学(30208)
学学(28712)
农业(27306)
(26872)
金融(26872)
技术(26032)
经济研究(25265)
财经(23848)
教育(23540)
业经(21932)
(20667)
问题(20108)
技术经济(17347)
(16615)
统计(15099)
(14074)
理论(13932)
国际(13810)
商业(13797)
(13403)
世界(12783)
共检索到4217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长新  
经济增长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相互作用综合效果的反映。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经济增长既取决于生产力诸要素的状况,又取决于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其中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更起着日益重要的主导作用。本文提出一种度量相对概率前沿生产函数技术效率的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技术效率分析和评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鹏  潘嗥  
简要地阐述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理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系统研究了浙江省各地级市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发现1998—2008年浙江11个地级城市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宁波、金华、绍兴、温州、嘉兴、台州、舟山、湖州、衢州、丽水。并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单个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地市的技术效率差异明显,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技术效率远高于丽水、衢州;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浙江省各地区的支柱产业;资本投入对地区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不显著,存在着粗放投入的倾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一弘  魏玮  
文章通过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长期均衡中,技术因子对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而能源要素只在中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性;(2)短期波动中,能源消费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技术因子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突显出区域的差异性,寻求区域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匹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烨  张广海  
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我国区域真实经济增长进行阐述,在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基础上,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真实增长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区域外溢,能够带动临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国退民进"所有制改革,以及降低政府消费的手段,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未发挥预期的巨大推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伟华  张焕明  
本文利用区域面板数据,对1979—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基本上存在收敛趋势,形成了所谓的"收敛俱乐部"现象;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如果控制了投资率、人力资本水平、非国有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经济变量,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则呈现显著的条件收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冉茂盛  陈夏  
本文基于技术效率的视角对能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地区技术效率水平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契合,但从技术效率的变化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各地区技术效率呈显著的收敛趋势。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煤炭消费比重、能源消费强度、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月明  曾丹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不断涌入我国,并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外资并没有均衡地进入到我国各地区。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外资的区域分布差异异常悬殊。FDI在地理空间上的这种非均衡分布及其变动趋势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持续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上官绪明  
基于广东省1985-2011年的统计样本,本文借助协整理论考察了区域物流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运用OLS对协整方程进行估计,得出区域物流规模与需求每增加1%将促进区域经济增长0.483%和0.512%。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区域物流规模与需求的增长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物流业和经济发展未呈现互动的趋势,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规模不配,因此广东省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促进物流业发展,避免未来经济增长失去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潇文  
文章以金融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金融从业人数为投入变量、存款为中间变量、贷款和金融业增加值为产出变量,运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金融效率不仅整体水平偏低,而且金融效率改善缓慢。此外,通过对我国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检验,文章研究发现金融效率改善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强;而在经济落后地区,金融效率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据此,得到了不同区域金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江雪  
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比较了我国区域技术转移的差异,并通过模型定量测算了技术转移、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提出利用技术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晖  金凤君  
回顾了技术要素集聚的基本理论,对技术要素集聚的形成动因与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要素集聚的相关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以及集群理论等。文章的最后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与技术要素聚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人们了解技术要素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可对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慧敏  方国斌  
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调整。文章首先分析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接着通过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转变以及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研发费用的投入分析安徽技术创新的基本现状。为了进一步了解安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将中部六省的技术创新情况加以对比,具体说明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利用区域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晓曦  孙英隽  
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达到本国经济社会的最大发展。为了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把经济增长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各国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经济增长,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点。而把技术创新放到一个区域中研究,并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也相应成为当今理论界的一个前沿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