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01)
- 2023(15419)
- 2022(13197)
- 2021(12272)
- 2020(10588)
- 2019(24386)
- 2018(23833)
- 2017(45686)
- 2016(24652)
- 2015(27977)
- 2014(27937)
- 2013(27670)
- 2012(25749)
- 2011(23489)
- 2010(23637)
- 2009(22116)
- 2008(21610)
- 2007(19038)
- 2006(16836)
- 2005(15336)
- 学科
- 济(119550)
- 经济(119446)
- 管理(67793)
- 业(63547)
- 方法(50177)
- 企(49855)
- 企业(49855)
- 数学(44986)
- 数学方法(44477)
- 中国(30664)
- 农(28808)
- 财(26906)
- 地方(25679)
- 学(22895)
- 业经(22798)
- 贸(20592)
- 贸易(20580)
- 制(20236)
- 易(19975)
- 农业(19333)
- 银(17076)
- 银行(17029)
- 环境(16517)
- 融(16476)
- 金融(16473)
- 行(16299)
- 和(16021)
- 务(15921)
- 财务(15876)
- 财务管理(15830)
- 机构
- 大学(359700)
- 学院(358353)
- 济(157682)
- 经济(154582)
- 管理(136750)
- 研究(124093)
- 理学(117578)
- 理学院(116215)
- 管理学(114218)
- 管理学院(113521)
- 中国(94866)
- 京(75561)
- 科学(74875)
- 财(71787)
- 所(62638)
- 农(58697)
- 中心(57297)
- 财经(57036)
- 研究所(56774)
- 江(53483)
- 业大(52250)
- 经(51662)
- 经济学(49588)
- 北京(47450)
- 农业(46133)
- 范(46111)
- 师范(45654)
- 经济学院(44561)
- 院(44311)
- 财经大学(42156)
- 基金
- 项目(235761)
- 科学(185889)
- 基金(172336)
- 研究(170305)
- 家(150543)
- 国家(149345)
- 科学基金(127747)
- 社会(109652)
- 社会科(104066)
- 社会科学(104036)
- 省(91473)
- 基金项目(90837)
- 自然(82056)
- 自然科(80129)
- 自然科学(80107)
- 自然科学基金(78701)
- 教育(78243)
- 划(77347)
- 资助(70873)
- 编号(68846)
- 成果(56039)
- 重点(53655)
- 部(52610)
- 发(51778)
- 创(48441)
- 课题(46801)
- 国家社会(46155)
- 科研(45690)
- 创新(45473)
- 教育部(45087)
- 期刊
- 济(174395)
- 经济(174395)
- 研究(107069)
- 中国(66626)
- 财(55976)
- 学报(55776)
- 农(51951)
- 科学(50797)
- 管理(49863)
- 大学(42132)
- 学学(39704)
- 农业(35130)
- 融(33287)
- 金融(33287)
- 教育(32794)
- 技术(32235)
- 经济研究(29220)
- 财经(28735)
- 业经(26554)
- 经(24839)
- 问题(23268)
- 统计(20017)
- 贸(19977)
- 技术经济(19353)
- 业(18382)
- 理论(17937)
- 策(17436)
- 图书(17422)
- 国际(17079)
- 商业(16699)
共检索到539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程远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国民收入逐步增长,经济总量已达到较高的规模。但由于历史、区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如果长期持续必然会影响到区域间均衡发展。因此,进行政策调整就应深入分析影响区域GDP差异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省际面板数据,得出结论: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科技支出、储蓄量、能源消费、外贸进出口等都是人均GDP增长的直接因素,但这些因素在东、中、西部地区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因此,为促进中西部落后省份的经济增长就应采取提高金融配置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完善对外贸易格局等措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能源金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周文丽
本文以Barro和Sala-i-Martin的收敛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面板模型探讨了1997年~2010年间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总体国民经济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及其敛散性的影响。结论显示:1997年~2010年间,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均呈发散趋势;旅游发展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内经济增长及其差距的缩小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旅游 区域差距 经济增长 敛散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卫东 靳祥锋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有助于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基于2000—201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构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并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不同时间段和分区域的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碳排放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前我国仍需重视能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和贡献,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碳排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水平,是未来努力的方向。②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具有异质性,较小和较大的碳排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低,处于中等水平的碳排放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③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汤子隆 易露霞 高星
选取2010—2016年30个省级区域居民杠杆率作为样本,以经济增长和金融波动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以及添加人口增长、CPI等宏微观指标作为控制变量,使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溢出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居民杠杆率的空间结构及区域间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居民杠杆率的空间互动关系并不显著,区域间杠杆变化的联动机制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具体而言,金融业发展能显著提升居民杠杆率,而人口增长率对居民杠杆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基于此,提出控制居民贷款规模、优化居民杠杆结构和基于区域禀赋原则因城施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杠杆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亚清
文章运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向量分解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等影响变量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政府消费增长率、居民消费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净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缓,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文章的研究结果对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直接的政策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资产投资 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雄浪 郑长德 杨霞
文章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将空间相关性纳入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1953-2010年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性以及考虑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影响后的条件收敛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地区发展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增强,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整个研究期间内,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性,期初经济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但在引入财政政策与人力资本两个影响因子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性。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落后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从而强化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程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传忠 王元明 王飞
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拉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体现在产值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其次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所引致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投资效率提升及人才结构优化上。另外,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改善,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则直接表现为文化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因此,应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等途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机理 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卢宁 李国平 刘光岭
本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系统视角,通过因素分析法提取八个区域自主创新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各地区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水平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在自主创新资源投入上拥有比较优势。自主创新人才实现能力、自主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与地区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自主创新支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辐射能力、自主创新网络能力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在平衡区域间自主创新资源投入的同时,还要兼顾创新人才实现能力、创新价值实现能力和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宫义飞 彭欢 皮天雷
针对中国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2000—2009)所拥有的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速度,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等相关部门提供的2000—2009年国家各个区域的发展数据(省、直辖市、自治区),基于非参数方法,研究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收敛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位于沿海的或者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以及高经济效率的富裕地区推动;技术变革和人力资本积累分别是中国富裕和贫穷区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而且富裕地区的增长比贫穷地区更依赖技术变革,而贫穷地区则需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来追赶富裕地区,但是,这种收敛不足以扭转日益扩大的由技术变革造成的发展不平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建军 吕亚萍
采用的理论模型为Cobb-Dauglas生产函数,采用的样本是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pannel数据,通过建立变系数模型和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研究FDI以及国内投资在我国各区域所产生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国内投资仍然是对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它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的促进效果,然而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各地区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有所不同。具体来说,FDI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推动作用,其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9.23%;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显著相关性不强,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2....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奇伟 张诚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深化程度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设定一个金融深化程度函数,并将其引入最终产品部门的生产函数,证明了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采用我国1997~200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也表明,金融深化程度是FDI溢出效应的决定因素之一。从实践来看,相对于我国现有的外资规模,我国的金融深化程度滞后是造成FDI溢出效应为负的原因之一。而且,金融深化程度的不同也是造成FDI溢出效应跨区域差异和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原因。文章最后针对如何推进金融市场化进程以获取正向FDI溢出效应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深化 FDI 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谢少华
基于我国2006—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研究要素收入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劳动收入份额越高,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这是因为劳动收入份额越高的地区,居民消费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显著。此外,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本投资强度也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和外贸依存度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解释力较弱。
关键词:
要素收入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海军 李立国
利用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996-2009年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年均拉动GDP增长0.46个百分点,对GDP年均增长的贡献率为4.11%;研究生教育或者说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忽略研究生教育的作用将会导致高估物质资本而低估人力资本的作用;我国研究生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弱于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敬 周映伶 聂洪智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会引起区域劳动力配置结构的变化,而且会导致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本文基于2002年~2010年东、中、西部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服务业增长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东部地区的服务业增长有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的服务业增长有消极作用,对西部地区的服务业增长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服务业发展 结构转换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敏 马泽昊
本文利用1998~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讨论了信息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为:第一,信息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非常显著,信息化水平每提高1%,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01%~0.05%,经济增长的惯性作用明显,上述结果都非常稳健。第二,信息化对优化农业、工业的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效果显著,但对服务业的影响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市场化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制度质量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基于中国区域面板数据
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区域性差异——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区域差异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及路径判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要素市场扭曲、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中国西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分析——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集聚、产业结构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