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3)
2023(12000)
2022(10056)
2021(9180)
2020(7404)
2019(16708)
2018(16507)
2017(32548)
2016(17339)
2015(19507)
2014(19795)
2013(19866)
2012(19162)
2011(17945)
2010(18620)
2009(17707)
2008(17362)
2007(15845)
2006(14864)
2005(14030)
作者
(51885)
(42932)
(42914)
(40947)
(27667)
(20257)
(19526)
(16533)
(16394)
(15632)
(14814)
(14091)
(14087)
(13950)
(13515)
(13386)
(12719)
(12551)
(12454)
(12201)
(11250)
(10625)
(10421)
(9966)
(9859)
(9840)
(9533)
(9480)
(8674)
(8487)
学科
(96973)
经济(96891)
管理(47108)
(43243)
(31758)
企业(31758)
中国(29545)
方法(28932)
地方(27933)
数学(25341)
数学方法(25112)
(24437)
业经(19791)
(18086)
(17496)
(17009)
银行(16996)
地方经济(16967)
(16662)
(16616)
农业(16381)
(16322)
金融(16321)
(16292)
贸易(16277)
(15689)
环境(14203)
(14125)
(13140)
(12003)
机构
学院(262906)
大学(260615)
(124192)
经济(121575)
研究(100227)
管理(95218)
中国(79417)
理学(79018)
理学院(78038)
管理学(77003)
管理学院(76466)
(58109)
(56767)
科学(55776)
(51444)
研究所(45551)
中心(44500)
财经(43993)
(42476)
(39588)
经济学(39089)
(38629)
北京(37516)
(36759)
师范(36505)
(35684)
经济学院(34768)
(33916)
财经大学(32066)
业大(31326)
基金
项目(155042)
科学(122443)
研究(120054)
基金(110330)
(94019)
国家(93207)
科学基金(78869)
社会(77593)
社会科(73638)
社会科学(73625)
(60267)
基金项目(56468)
教育(53789)
(50617)
编号(49248)
自然(46019)
资助(45988)
自然科(44807)
自然科学(44796)
自然科学基金(43968)
成果(42410)
(40582)
课题(35869)
重点(35440)
(34767)
发展(33931)
(33400)
国家社会(31924)
(31424)
(30954)
期刊
(156825)
经济(156825)
研究(93194)
中国(58482)
(41386)
管理(38624)
(36881)
(34822)
金融(34822)
科学(32623)
学报(31971)
教育(30624)
经济研究(26202)
农业(25039)
大学(24995)
业经(24608)
技术(23787)
学学(23282)
财经(22697)
问题(20542)
(19787)
(17622)
国际(16300)
技术经济(14915)
世界(14277)
商业(13594)
理论(13256)
统计(13232)
经济问题(12962)
现代(12774)
共检索到438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杨刚强  宋志强  张明强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严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当前,各地区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定信心,不断完善区域政策,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扩大就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努力消除国际金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平  肖金成  杨小兵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淮  
我国经济稳定向上运行的趋势并未被前一阶段的“非典”疫情所打断。2003年经济增长不仅有把握实现7%的预期,而且有可能高于这个预期一个百分点左右。当然,这不是说“非典”对我国的经济没有造成影响。“非典”影响的是超出预期的增长部分,是可能的潜在增长率。今年开局,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如果没有疫情的冲击,我们本来可能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预测  [作者]
自1992年初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由低速到高速,继而又回落的发展过程,同时,与之互为因果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也经过了从以扩张经济为主变为以抑制恶性通货膨胀为主的政策调整。把这种变化放在近一年中国经济的变化周期中,不难看出,目前二者同时逼近一个新的转折点。证19.7%左右。其中,轻工业增长18.5%,重工业增长19.8%;全民工业企业生产增长7.8%,集体增长33.7%。从而全年工业总产值将达34720亿元,增长22.8%,略快于上年。其中轻工业增长21%,重工业增长24%,全民和集体工业各为9%和40%。判断第四季度工业生产下滑趋势会停止并暂时性回升,其主要数量依据是历史上两次工业生产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虽然起步很晚,但东亚将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活跃和最快的地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相比,将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无论东盟还是中日韩,谁都不应在这个进程中寻求主宰和领导地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两个重要特点是它内容及目标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它的成功将大大丰富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整个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先驱者和奠基石。中国不但可以如期实现建成与东盟的自贸区的目标,而且还会成为推动合作进程的积极中坚力量。日本将结束长期以来的“脱亚入欧”态势,将重心逐渐转向东亚,并将成为这个地区最大的主体投资力量和引领经济科技...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尚民  袁永康  
2月17日,中国社科院经济学科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信息中心及社科院的专家学者2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座谈会由社科院副院长刘国光和数量技术经济所所长李京文主持。与会学者围绕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各抒己见,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现综述如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梅方权  
到本世纪末的五年,实现4750亿公斤和5000亿公斤两个粮食目标的可行性如何,我国粮食生产是否将会出现新的增长高峰,生产5000亿公斤粮食将会产生什么效应,实现5000亿公斤粮食目标应选择的政策和措施,这是“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少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根据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有可能是,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将逐步吻合;政府间合作走向务实;大企业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各区域经济增幅差距有望缩小;投资增幅将出现一定回落;消费需求增幅会略有差异;东中西部外贸差距进一步扩大。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丁谦  曾庆均  郭韬  
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客观现实而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源于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中国,这种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诱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经济意识的差别、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行政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正是这些诱因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阻碍了宏观经济顺畅运行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添锦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继 2 0世纪 80年代沿海发展战略、 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目前新的区域发展格局正成形成 ,即实施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实行东西互动 ,带动中部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了分析 ,指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志远  叶文辉  周文  汪戎  
云南财经大学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自成立以来,积极跟踪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密切关注云南省国民经济运行态势,不定期向云南省政府有关部门提交咨询报告。2008年6月29日,课题组集体讨论了提交省政府的"对云南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与政策建议"的咨询报告,杨先明教授(云南大学)、伏润民教授参加了讨论。报告由彭志远、叶文辉、周文三位博士执笔撰写,最后由汪戎教授修改定稿。现将报告内容刊登,发表时有删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经过2003年底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的宏观调控,经济总量关系趋稳,结构失衡和供求矛盾有所缓解,经济增长逐渐回落到合理区间。但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消除,体制性矛盾日趋尖锐,宏观调控中一些负面效应正在显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同时,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调控力度,完善调控方式,深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促进国民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慧萍  王国军  
出口信用保险是WTO规则允许成员国政府使用的为数不多的鼓励出口的工具之一,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逐渐全面开放的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私有化及商业化进程加快,商业性信用保险逐步成为整个出口信用保险体系中的主体,与此同时,出现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化扩张趋势,实现了广泛的出口信用保险的产品与机制创新。因此,应当客观分析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推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