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0)
- 2023(11044)
- 2022(9080)
- 2021(8315)
- 2020(6500)
- 2019(14787)
- 2018(14776)
- 2017(28422)
- 2016(15196)
- 2015(17283)
- 2014(17455)
- 2013(17487)
- 2012(17115)
- 2011(15993)
- 2010(16623)
- 2009(15736)
- 2008(15423)
- 2007(13866)
- 2006(13009)
- 2005(12471)
- 学科
- 济(90018)
- 经济(89935)
- 管理(38332)
- 业(34311)
- 中国(27436)
- 地方(26580)
- 方法(26539)
- 企(24861)
- 企业(24861)
- 数学(22597)
- 数学方法(22456)
- 农(20855)
- 业经(18379)
- 地方经济(16508)
- 学(15966)
- 制(15296)
- 银(14913)
- 银行(14902)
- 融(14841)
- 金融(14840)
- 行(14606)
- 农业(14288)
- 财(13817)
- 发(13422)
- 贸(13201)
- 贸易(13185)
- 环境(12969)
- 易(12632)
- 理论(12102)
- 和(11480)
- 机构
- 学院(234163)
- 大学(232989)
- 济(108813)
- 经济(106541)
- 研究(88545)
- 管理(81913)
- 中国(69278)
- 理学(67888)
- 理学院(67004)
- 管理学(66103)
- 管理学院(65643)
- 京(51168)
- 财(50718)
- 科学(49694)
- 所(45126)
- 研究所(40069)
- 财经(38820)
- 中心(38612)
- 江(37382)
- 经济学(35194)
- 经(34910)
- 范(33899)
- 北京(33888)
- 师范(33624)
- 农(33031)
- 院(31523)
- 经济学院(31308)
- 州(30510)
- 财经大学(28407)
- 业大(27531)
- 基金
- 项目(137202)
- 研究(107461)
- 科学(107385)
- 基金(95979)
- 家(81706)
- 国家(80966)
- 社会(68925)
- 科学基金(68092)
- 社会科(65305)
- 社会科学(65293)
- 省(54211)
- 基金项目(49480)
- 教育(49158)
- 划(44979)
- 编号(44583)
- 资助(39194)
- 自然(38452)
- 成果(38173)
- 自然科(37382)
- 自然科学(37372)
- 发(36797)
- 自然科学基金(36673)
- 课题(32905)
- 重点(31869)
- 发展(30756)
- 部(30599)
- 展(30263)
- 国家社会(28560)
- 创(28171)
- 性(27307)
- 期刊
- 济(139302)
- 经济(139302)
- 研究(83436)
- 中国(53371)
- 财(35949)
- 管理(33871)
- 农(31745)
- 教育(31432)
- 学报(29359)
- 科学(29307)
- 融(28258)
- 金融(28258)
- 经济研究(23256)
- 技术(23028)
- 大学(22916)
- 农业(21778)
- 业经(21441)
- 学学(21183)
- 财经(20451)
- 问题(18535)
- 经(17848)
- 贸(14828)
- 技术经济(13248)
- 国际(13128)
- 商业(12341)
- 世界(12113)
- 经济问题(11744)
- 理论(11487)
- 现代(11202)
- 统计(11196)
共检索到388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傲兰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基础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往往呈现不同的特点。如何从战略、战术上处理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历来是摆在政府面前十分重大的课题,也是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始终关注并深入探讨的课题。以下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区划的演变、区域发展主导政策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这样三个方面作一简要的回顾和论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金玲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路子,强调加快内地发展以逐步消除沿海和内地的不平衡。改革开放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出现重大的转折,形成了以不平衡发展理论为支柱的区域经济理论,特别是梯度推移理论影响巨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被提出并开始被广泛接受。
关键词:
中国 区域经济 理论 实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锐
一、梯度推移战略的反思 随着90年代末期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 想由平衡发展向倾斜发展的转换,按东、中、 西三大地带顺序展开经济布局的梯度推移战 略,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 主流。根据梯度推移战略,国家在区域结构调 整中应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各地区梯度差的 经济势能,按照东、中、西顺序安排投资重点 和建设项目。这种梯度推移战略对中国的工 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 用。但是,进入90年代后,“梯度发展战略”却 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概括起来有:(1)外部 环境的变化和对外开放发展过程中内陆与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世杰 张锐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理论与实践的重新揭示中共湖北省郧阳地委党校郑世杰,张锐一、梯度推移战略的反思随着70年代末期区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由平衡发展向倾斜发展的转换,按东、中、西三大地带顺序展开经济布局的梯度推移战略成为我国8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华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及早适应社会和工作需要;同时也是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璇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增长了80余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75%上升到17%,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其中区域间发展不协调问题尤为突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评述区域经济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遊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增长了80余倍,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75%上升到17%,创造了人类发展史的奇迹。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其中区域间发展不协调问题尤为突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在评述区域经济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协同、髙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凤芹 周斌 韩凤伶 闵义铉
本文系统介绍了日本运用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并对其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可提供的启示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的科技政策现状,我们得到了如下认识:实现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是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科技政策难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科技资金投入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克服条块分割,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组织方式;建立科技发展重点区是中央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方式之一。
关键词:
科技政策 区域经济发展 日本政策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磊
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国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08年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设立、建设和运营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西安市顺应"发展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中央关于推进西部大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西安部分高校紧抓机遇,配套性地为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培养与区域新的经济发展需求对接的外语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姜峰
20世纪90年代,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院校布局的变化是高等学校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少地方高校由于财政支持较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华南农业大学原为农业部直接管理的高校,于2000年由农业部划为广东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在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上做了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做了一些富有实效的创新性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滨鲁 吴明 王滨芳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这里的"专门人才",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确切来讲,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骊
文章以浙江丽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对专业整合与开发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现状,提出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开发高职专业,适应市场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地方性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三大专业群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本文通过介绍西方的有关区域经济理论 ,首先指出了政府以及区域合作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进而从“两个大局”思想到西部大开发战略 ,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最后从政府支持和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分析了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西部开发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艾永中
西方区位理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艾永中区域经济学的中心任务始终是研究并揭示区域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西方区域经济学中,区位理论研究区域发展条件的局部优化问题,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西方区位理论在区域发展中的应用1.农业区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宇白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认真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及其实践,特别是认真总结党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及其实践,对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推进我国经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认识 协调发展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