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02)
2023(20573)
2022(17510)
2021(15998)
2020(13641)
2019(31026)
2018(30636)
2017(58546)
2016(32044)
2015(36099)
2014(36021)
2013(35449)
2012(33209)
2011(30266)
2010(30814)
2009(28663)
2008(28174)
2007(25129)
2006(22379)
2005(20252)
作者
(97153)
(81271)
(80965)
(76686)
(51434)
(39150)
(36823)
(31715)
(30744)
(28940)
(27605)
(27214)
(26038)
(25752)
(25208)
(25063)
(24327)
(24031)
(23436)
(23342)
(20357)
(20328)
(19945)
(18424)
(18359)
(18094)
(18038)
(17894)
(16547)
(16099)
学科
(146898)
经济(146751)
管理(90318)
(86716)
(69587)
企业(69587)
方法(62271)
数学(55186)
数学方法(54407)
中国(39278)
(37307)
(33856)
地方(32420)
(30319)
业经(30276)
(26089)
(25929)
贸易(25913)
农业(25139)
(25070)
(22540)
银行(22461)
(21886)
金融(21883)
(21546)
环境(21389)
理论(21031)
(20765)
财务(20690)
财务管理(20636)
机构
学院(470327)
大学(469124)
(196298)
经济(192299)
管理(176487)
研究(163685)
理学(152023)
理学院(150200)
管理学(147264)
管理学院(146405)
中国(123558)
科学(102685)
(99670)
(89185)
(85073)
(84979)
研究所(77324)
中心(74343)
业大(72847)
(71054)
财经(71038)
农业(67224)
(64373)
北京(62942)
(61200)
经济学(60489)
师范(60440)
(58549)
(56535)
经济学院(54361)
基金
项目(311869)
科学(244503)
基金(225687)
研究(220375)
(199720)
国家(198078)
科学基金(168397)
社会(139429)
社会科(132235)
社会科学(132195)
(123154)
基金项目(118614)
自然(111403)
自然科(108845)
自然科学(108815)
自然科学基金(106878)
(104518)
教育(102491)
资助(93880)
编号(88097)
重点(71559)
成果(71193)
(70145)
(68138)
(64633)
课题(62091)
创新(60542)
科研(60375)
计划(58689)
教育部(57730)
期刊
(218707)
经济(218707)
研究(135647)
中国(91988)
学报(79322)
(76416)
科学(71103)
(68434)
管理(65684)
大学(58887)
学学(55891)
农业(51826)
教育(48411)
(44243)
金融(44243)
技术(42432)
经济研究(36129)
财经(35675)
业经(35050)
(30682)
问题(28684)
(27685)
统计(25127)
技术经济(24426)
(23440)
(22803)
(22412)
商业(21818)
科技(21356)
资源(21090)
共检索到701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晓玲  仲云云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很多,而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别是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较少。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1978-2007年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实现效率的策略,最后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四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省际间效率差异及东-西部与东-中-西部的地带间效率差异较大;四个因素对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影响迥异,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升发展效率,实现经济高效快速增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漆嘉琦  王斌会  
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翔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是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中亟需拓展的领域。本文采用某商业银行在京的40家支行2008年前三季度的面板数据,使用BCC模型和超效率DEA方法对其效率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支行的平均效率水平较高,某些支行技术无效率的主因是规模无效率,反映了支行整体的管理水平、成本和风险控制能力较高,但在规模上需要进行调整。在利用超效率DEA得分对全部支行进行排序之后,本文使用Tobit模型进行了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存款特点、收入结构、支行类型、区划分布等因素对支行的运营效率构成了显著影响。此文的分析结果对我国其它商业银行在分支机构的目标制定、绩效考核上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新光  黄安民  张永起  
本文通过选取2001-2014年福建省5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模型,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城市化水平3个方面来衡量高铁的开通是否对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中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趋于平缓的情况下高铁铁路建设在短期内对地区GDP总量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对经济增长速度有抑制趋势:同时,高铁建设在短期内对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水平均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高铁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城市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以尽快发挥高铁的经济效应,享受高铁建设带来的"红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新光  黄安民  张永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绵绵  杜朝运  王滨江  
一、引言证券公司的效率是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证券公司在一定的技术条件、管理条件下运用资源控制成本的能力。研究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揭示、确认影响证券公司经营效率的因素、影响的方式和影响程度大小;另一方面为防范证券公司经营风险和提高证券公司经营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基于Tobit模型分析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宇沛  李嘉欣  余吉安  
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11—2016年中国25个省份的动漫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Tobit模型检验创新效率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察期内25个省份的动漫产业创新效率先呈现出缓慢的下降态势,后有所上升,最后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一致的阶梯型局面;对于动漫产业的创新效率,第三产业进程、居民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扶持力度、地区经济实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科技水平对东部地区动漫产业的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培育和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打造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产业交流与合作、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改善政府资助结构、落实资金后期监督等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昌腾  张帆  
基于2006—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典型特征分析、Dagum基尼系数探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一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的空间非均衡性,具有“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二是观测期内,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十三五”期间差异上升明显,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三是外商投资水平、人力资本、经济外向程度和道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最后,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科学合理发展数字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昌腾  张帆  
基于2006—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文章采用典型特征分析、Dagum基尼系数探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一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的空间非均衡性,具有“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二是观测期内,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十三五”期间差异上升明显,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三是外商投资水平、人力资本、经济外向程度和道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最后,研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科学合理发展数字经济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尤济红  高志刚  
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角度,以劳动力、资本存量和能源消费总量为投入端,实际GDP为产出端,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新疆1995—2010年间生产活动的DEA超效率值,并对其变化历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95—2010年间,新疆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缓慢波动的态势,以1999年为分界点,前后年的能源效率均呈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总体来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不十分明显,而且呈周期性变化特点。因此,提高新疆能源利用效率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傅为忠  李孟雨  
应用经济学弹性理论对ISM模型进行了改进,并以东部地区为例,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是公路运营里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经济结构,根本影响因素是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邮政业务总量、地区生产总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正  李明明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自1978年以来,中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空间相关性逐年加强,区域经济与其相邻地区的经济有着较强的稳定性关系。通过面板数据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得出第三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的结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一波  陈灵明  
基于"十一五"期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物流经济发展相关数据,构建CCR、BCC、SE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物流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通过多次效率评价构建区域经济物流效率有效性的雁行形态图,对相对有效DMU,采用超效率DEA模型进行效率全排序,对无效DMU,分析其投入要素冗余和调整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