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5)
- 2023(12747)
- 2022(10942)
- 2021(9922)
- 2020(8402)
- 2019(19211)
- 2018(18977)
- 2017(37107)
- 2016(20036)
- 2015(22936)
- 2014(23335)
- 2013(23511)
- 2012(22790)
- 2011(21159)
- 2010(21737)
- 2009(20606)
- 2008(20519)
- 2007(18713)
- 2006(16966)
- 2005(15923)
- 学科
- 济(108890)
- 经济(108794)
- 管理(52180)
- 业(50064)
- 方法(38314)
- 企(37138)
- 企业(37138)
- 数学(33544)
- 数学方法(33314)
- 中国(31213)
- 地方(28998)
- 农(27536)
- 业经(21581)
- 学(20644)
- 财(20425)
- 制(19400)
- 贸(18563)
- 贸易(18550)
- 农业(18524)
- 易(17858)
- 银(17725)
- 银行(17693)
- 地方经济(17311)
- 融(17284)
- 金融(17282)
- 行(17160)
- 环境(15493)
- 发(14813)
- 和(14603)
- 体(12989)
- 机构
- 学院(308071)
- 大学(307758)
- 济(139520)
- 经济(136598)
- 研究(115637)
- 管理(111184)
- 理学(93271)
- 理学院(92063)
- 管理学(90697)
- 管理学院(90089)
- 中国(89204)
- 科学(68440)
- 京(67095)
- 财(63751)
- 所(60867)
- 研究所(54597)
- 农(52166)
- 中心(51385)
- 财经(49471)
- 江(48671)
- 经(44490)
- 经济学(43967)
- 北京(43733)
- 范(42436)
- 业大(42177)
- 师范(42073)
- 农业(40773)
- 院(40665)
- 经济学院(39386)
- 州(38769)
- 基金
- 项目(187553)
- 科学(146369)
- 研究(139887)
- 基金(133316)
- 家(115472)
- 国家(114480)
- 科学基金(95841)
- 社会(88940)
- 社会科(84235)
- 社会科学(84212)
- 省(73580)
- 基金项目(70012)
- 教育(62945)
- 划(62125)
- 自然(58400)
- 编号(57538)
- 自然科(56878)
- 自然科学(56860)
- 自然科学基金(55838)
- 资助(54852)
- 成果(48398)
- 发(47254)
- 重点(43181)
- 部(41819)
- 课题(40770)
- 发展(38569)
- 创(38284)
- 展(37966)
- 国家社会(36534)
- 创新(35996)
- 期刊
- 济(169899)
- 经济(169899)
- 研究(100819)
- 中国(65055)
- 农(48748)
- 财(47201)
- 学报(45068)
- 科学(42431)
- 管理(42098)
- 融(34455)
- 金融(34455)
- 大学(33510)
- 农业(32888)
- 教育(32510)
- 学学(31376)
- 经济研究(27825)
- 技术(27155)
- 业经(26653)
- 财经(25182)
- 问题(22764)
- 经(21850)
- 贸(18897)
- 技术经济(17460)
- 业(17203)
- 国际(16788)
- 商业(15848)
- 世界(15619)
- 统计(15586)
- 理论(15379)
- 经济问题(14426)
共检索到491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宪 刘勇
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区域经济继续保持普遍加速高位运行态势,地区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增长速度继续呈"西部东部快、中部慢"格局,差距继续有所缩小;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总量比重结构差距呈"地带缩小、省区拉大"态势。2008年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增长速度可能稍有放缓,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绝对差扩速放缓、相对差距略有缩小"态势。本文提出了2008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维凤 景体华
目前,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呈现六大特征:区域发展东优西快;实体经济发展趋好;中西部新增长极崛起;部分区域性改革先行先试;海洋经济成为东部沿海经济转型的蓝色动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未来几年,我国将进入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区域发展呈现五大趋势:重塑中国制造业优势;新型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区域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深化改革的红利;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和谐社会目标;区域经济进入多元化时代。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发展态势 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仙
2011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缓。从地区比较看,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5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继续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东西部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从增长、总量和发展水平三大区域格局看,区域增长速度格局再次变为"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东西部增长速度差继续逆向扩大;区域经济总量格局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态势。2012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继续深化,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发酵演变的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可能继续趋缓,各地区增长速度大体在15.0%~7.5%之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区域经济 形势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申兵
2006年后我国地区经济格局发生重要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所缩小,空间结构向均衡化和多极化演变、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以及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瞄准性增强等。但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中仍存在地区间公共服务差距扩大、地区分工格局不合理、地区盲目竞争现象突出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受到体制机制掣肘等问题。本文对我国近年来区域发展的上述态势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为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基本依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 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格局 新态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进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随之持续增长,区域经济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愈加突出。自1990年起,我国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也愈发活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好转。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改革之后,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活跃发展阶段,通过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新态势进行了全面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空间格局 新态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菊娥
一、西北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 西北区域是一个资源丰富、经济落后、资金贫乏、依附力强的典型不发达区域。 1.资源型经济 从西北区域1987年33部门投入产出表获悉,西北区域仅有7部门调出,且调出的大户是石油加工业,其次是饮食业、纺织业和金属矿采选业等。同时将33部门投入产出表压缩为8部门投入产出表,结果发现仅有能源工业调出,这说明西北区域通过调出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丁谦 曾庆均 郭韬
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作为一种客观现实而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源于各区域不同的自然、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和人们自身的思想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在中国,这种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诱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经济意识的差别、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行政区经济"的导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正是这些诱因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阻碍了宏观经济顺畅运行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现状 原因 危害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亦农 罗正齐
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与我国中部战略地位的新变化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刘亦农,罗正齐(一)与世界经济紧密接轨和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需要,推动沿海开放向沿江、沿边拓展。国外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治理江河有两条重要经验值得注意: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动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容子 吴姗姗
环渤海地区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优化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加速化、重工业化的总体趋势,探讨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推进的态势分析,深入剖析了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渤海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岸线利用缺乏合理性、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不平衡、海域污染范围持续扩大等,并进一步提出缓解矛盾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渤海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环渤海 区域经济 海洋经济 海洋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涵蕾 李柏洲
区域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成为全球化条件下决定区域参与国际化分工地位的关键性因素。运用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到制约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相应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创新系统 因子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腾云,徐勇
文中分别利用Gini、GE等指数,以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指标,详细考查了从1952~2003年,我国省市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变化态势及其在东部-内陆、南方-北方、高城镇化-低城镇化地区等方向上的变化。人均实际GDP的Gini、GE等指数显示,从1952-2003年,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总体态势是以较缓慢的速度逐步增加。具体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不均衡呈周期性地上升、下降运动。就我国省市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在空间上的变化而言,一是在沿海-内陆和高城镇化-低城镇化方向上,分别在1990s中期和1980s中期以前,我国省市区经济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内部不均衡,但区域之间不均衡则不断增加,并逐步成为省市区经济不均衡主要部分;一是,在北方-南方方向上,我国省市区经济不均衡则是一直表现为区域内部不均衡,区域之间不均衡对省市区经济不均衡的贡献一直显得微不足道。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不均衡 变化态势 中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耿良
区域金融通过内在的影响机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我国区域经济、金融要素发展水平呈现不同分布态势,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两者发展不统一的问题。利用截面数据并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对我国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集聚性与联动性,区域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缩小金融发展差距有利于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永庆
以上海为龙头,以苏南、浙北为两翼,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15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因此,深刻分析作为长三角都市经济圈龙头的上海经济发展态势,正确认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对于相关省市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上海 长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笳旭
通过对全国及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差距变动测度,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动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的三阶段变化趋势,地区差距在2003年以后趋于缩小。全国经济发展表现出趋同趋势,且东部地区内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存在"俱乐部"收敛趋势。进一步,通过对地区差距变动成因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了市场化进程和区域政策从空间范围对差距变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度、市场容量和市场化程度对2003—2011的地区差距趋同起正向作用,而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劳动参与率对差距趋同起负向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距 变动趋势 趋同 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