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5)
- 2023(10105)
- 2022(8479)
- 2021(7551)
- 2020(6159)
- 2019(13720)
- 2018(13707)
- 2017(26680)
- 2016(14063)
- 2015(15985)
- 2014(16150)
- 2013(16491)
- 2012(16104)
- 2011(15099)
- 2010(15584)
- 2009(14883)
- 2008(14519)
- 2007(13096)
- 2006(12319)
- 2005(11773)
- 学科
- 济(87623)
- 经济(87556)
- 管理(36608)
- 业(33059)
- 地方(26988)
- 中国(26675)
- 方法(24971)
- 企(23047)
- 企业(23047)
- 数学(22091)
- 数学方法(21985)
- 农(20473)
- 业经(17131)
- 地方经济(16808)
- 制(15086)
- 学(14486)
- 银(14352)
- 银行(14341)
- 融(14270)
- 金融(14269)
- 行(14082)
- 农业(13975)
- 贸(13228)
- 贸易(13215)
- 发(13186)
- 财(13135)
- 环境(12901)
- 易(12678)
- 体(10350)
- 和(10317)
- 机构
- 学院(219769)
- 大学(218692)
- 济(105341)
- 经济(103224)
- 研究(85111)
- 管理(78023)
- 中国(66447)
- 理学(64679)
- 理学院(63845)
- 管理学(63047)
- 管理学院(62612)
- 财(48406)
- 京(47749)
- 科学(47666)
- 所(43868)
- 研究所(38891)
- 财经(37029)
- 中心(36781)
- 江(34635)
- 经济学(33866)
- 经(33267)
- 农(31875)
- 北京(31684)
- 范(31093)
- 师范(30866)
- 院(30202)
- 经济学院(30104)
- 州(28138)
- 财经大学(27043)
- 业大(26150)
- 基金
- 项目(129644)
- 科学(102015)
- 研究(99978)
- 基金(91890)
- 家(78582)
- 国家(77926)
- 社会(65560)
- 科学基金(65420)
- 社会科(62244)
- 社会科学(62230)
- 省(50754)
- 基金项目(47556)
- 教育(44172)
- 划(42542)
- 编号(40663)
- 资助(37504)
- 自然(37177)
- 自然科(36162)
- 自然科学(36152)
- 发(35796)
- 自然科学基金(35460)
- 成果(34546)
- 发展(29905)
- 重点(29891)
- 课题(29746)
- 展(29433)
- 部(28854)
- 国家社会(27364)
- 创(26389)
- 性(25146)
- 期刊
- 济(134500)
- 经济(134500)
- 研究(78707)
- 中国(49873)
- 财(33597)
- 管理(31615)
- 农(30800)
- 科学(27912)
- 学报(27538)
- 融(27322)
- 金融(27322)
- 教育(24437)
- 经济研究(22657)
- 大学(21272)
- 农业(20967)
- 业经(20918)
- 技术(20119)
- 学学(19846)
- 财经(19235)
- 问题(18004)
- 经(16755)
- 贸(14596)
- 国际(13274)
- 技术经济(12904)
- 商业(11921)
- 世界(11753)
- 经济问题(11370)
- 统计(11231)
- 理论(10968)
- 经济管理(10866)
共检索到366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锡桐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的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高速持续发展 ,但也逐渐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目前这种差距已成为全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作者指出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应包括 5个方面 :( 1 )开发体制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 2 )开发模式要从过去的资源导向型开发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 ;( 3 )用大开放促大开发 ;( 4)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 5)必须坚持因地制宜 ,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洪银兴
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扩大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表现。在目前的发展环境差别基础上无论是市场化还是全球化都会产生西部生产要素外流的趋势。协调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促进先进生产要素流入西部。进入 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区间的相互依赖性减弱。西部应该以结构调整来吸引先进生产要素。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内容是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为东部地区提供资源的基础产业结构,提高其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根据发展极理论,政府的区域协调的作用点在发展极的建设上,市场协调作用体现在发展极对其外围的带动作用上。中心与外围的对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加快西部城市化,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陆立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金成
西部大开发快速推进的10年间,我国新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全面形成,但四大区域战略的着力点是不同的,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其中,东北振兴旨在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春 刘来会
在利用199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DID)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虽然在整体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并且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等实物资本的增加来实现的,一般具有短期效应,那些具有长期效应并能够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产业结构、外商投资、人力资本水平等并未因政策的实施而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
区域协调 西部大开发 政策效应 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生龙 王亚华 胡鞍钢
本文应用差分内差分方法评估西部大开发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通过建立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的计量分析,对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成效进行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使得西部地区2000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促使中国区域经济从趋异转向收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实物资本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的,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及软环境并没有因为西部大开发而得到显著改善。本文建议国家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在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正进一步加大。区域经济差异不仅影响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而且还会引发社会动荡。所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财政制度安排与区域经济差异的关系,提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思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乔宁宁 王新雅
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着条件β收敛,而西部大开发后,区域经济增长由原来沿着均衡路径向稳态发展转变为发散性的增长;同时,西部地区各省经济增长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发散迹象。可见,西部开发战略改变了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态势,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积生
城镇作为现代经济生活的主载体 ,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巨大 ,然而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又是要占用大量农田资源。我国地少人多 ,土地资源稀缺 ,现行可耕地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 ,因此西部大开发 ,妥善处理城镇化建设与农田资源保护协调发展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论述城镇化建设与农田资源保护的矛盾现状基础之上 ,试图提出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相应的农田资源保护对策。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城镇化 农田资源保护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航星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重大发展表明 :在人类空间经济活动中 ,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 ,它们以不同程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并发展成为增长极。这说明 ,增长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是不可避免的 ,控制区域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因此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利用、控制和协调区域差异 ,大力培养各层级经济增长极 ,推动重点地带的开发。
关键词:
区域差异 非均衡增长 区域增长极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马栓友
本文首先通过时间序列回归估计了各地区地方税的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然后,在使用平均税率控制税收与经济的逆因果关系下,由截面回归分析了边际税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发现边际税率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均 GDP水平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并从税收政策方面解释了西部地区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 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促进了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对西部的效应不明显,这就需要重构税制,特别是西部地区应通过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换和优化财政支出,适当降低地方税的边际税率,以建立具激励效应的地方税制,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东风
实施西部大开发对于扩大国内需求 ,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成功地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从思想认识、资金投入、政府行为、资源配置等方面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梯度理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耀
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统计资料,首先,对13年来西部12个省市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纵向演进分析,并与东、中部和东北地区做了横向对比;其次,选择了极差测度法、标准差测度法和标准差系数测度法等方法,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极值、极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作为指标,度量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区域经济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最后,对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并得出简单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