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4)
- 2023(12421)
- 2022(10973)
- 2021(10213)
- 2020(8664)
- 2019(20068)
- 2018(20004)
- 2017(39795)
- 2016(21380)
- 2015(24089)
- 2014(24120)
- 2013(24154)
- 2012(22299)
- 2011(20276)
- 2010(20238)
- 2009(18698)
- 2008(18349)
- 2007(16119)
- 2006(14275)
- 2005(12578)
- 学科
- 济(93132)
- 经济(93036)
- 管理(62589)
- 业(59812)
- 企(49040)
- 企业(49040)
- 方法(45469)
- 数学(40011)
- 数学方法(39692)
- 中国(24909)
- 农(23333)
- 财(22322)
- 地方(20411)
- 业经(19386)
- 学(17987)
- 贸(17622)
- 贸易(17611)
- 易(17076)
- 制(16758)
- 农业(15611)
- 和(14451)
- 银(14247)
- 银行(14211)
- 环境(14181)
- 理论(13719)
- 技术(13667)
- 务(13660)
- 财务(13602)
- 财务管理(13572)
- 行(13566)
- 机构
- 大学(315820)
- 学院(312972)
- 济(128243)
- 管理(127557)
- 经济(125576)
- 理学(111303)
- 理学院(110097)
- 管理学(108470)
- 管理学院(107899)
- 研究(101467)
- 中国(75329)
- 京(66781)
- 科学(62083)
- 财(59516)
- 所(50107)
- 财经(48673)
- 农(45739)
- 研究所(45603)
- 中心(45321)
- 业大(44823)
- 经(44247)
- 江(43921)
- 北京(42336)
- 范(40917)
- 师范(40598)
- 经济学(39103)
- 院(37126)
- 财经大学(36409)
- 州(36036)
- 农业(35988)
- 基金
- 项目(214139)
- 科学(169148)
- 研究(157785)
- 基金(156522)
- 家(135304)
- 国家(134231)
- 科学基金(115784)
- 社会(100101)
- 社会科(94955)
- 社会科学(94933)
- 基金项目(83649)
- 省(82551)
- 自然(74985)
- 自然科(73173)
- 自然科学(73157)
- 教育(72134)
- 自然科学基金(71857)
- 划(69623)
- 资助(64950)
- 编号(64634)
- 成果(51988)
- 部(48075)
- 重点(47558)
- 发(45675)
- 创(44084)
- 课题(43780)
- 教育部(41416)
- 创新(41082)
- 科研(40960)
- 国家社会(40939)
- 期刊
- 济(135792)
- 经济(135792)
- 研究(93015)
- 中国(51553)
- 学报(46640)
- 管理(45740)
- 科学(43677)
- 财(41734)
- 农(40147)
- 大学(35346)
- 学学(33248)
- 教育(32131)
- 农业(28318)
- 融(27032)
- 金融(27032)
- 技术(25890)
- 财经(23523)
- 业经(22490)
- 经济研究(22007)
- 经(19939)
- 问题(18593)
- 理论(16773)
- 图书(15892)
- 技术经济(15568)
- 实践(15361)
- 践(15361)
- 商业(14980)
- 贸(14715)
- 科技(14566)
- 现代(14189)
共检索到444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敏 李国平 王巨贤
本文根据国际上一些关于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 ,指出东、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差异 ,并解释出现差异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区域竞争力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
区域 竞争力 差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魏敏 李国平
本文通过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 ,指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差异 ,并解释出现差异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区域竞争力的若干途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区域竞争力 差异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庞丽 李显君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日渐提高,各省市纷纷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本文基于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产业规模、技术能力、经营效率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实证分析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距较大,在汽车产业水平领先的地区出现明显两极分化,而一些汽车产业水平落后的地区却具备较强的成长能力,其结论对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汽车产业 竞争力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伟 肖传亮
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在回顾竞争力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各地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为准确评价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本文构造出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各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评分和排序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对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出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因子分析法 竞争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罗裕梅 芳芳
基于因子分析法,选择我国九大物流区域17个省市2007年和2012年的相关数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九大物流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在2007年和2012年的大小和排名,并对其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山东、中部和西南区域物流竞争力得到较快发展,区域间的差距在缩小,物流竞争力的格局在发生变化,不同区域物流竞争力水平与经济的发展不同步。
关键词:
物流区域 区域物流竞争力 因子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玉鸣 李建霞
教育与信息、知识一道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区域综合实力强弱归根结底是体现于教育的竞争 ,教育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 31个省级区域教育竞争力影响因素试作综合评估 ,其结果可为提高区域教育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作依据。
关键词:
教育竞争力 区域经济 因子分析 综合评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明立 谭远发
人口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在明确人口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迁移以及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五大要素着手,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口竞争力进行了客观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人口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同时揭示了其具有差异性和相对性特征的深层次机理。最后提出了促进各区域人口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守富
依据竞争力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建立了一套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地区农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科学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主要结论:(1)切实提高地区农业竞争能力的水平和素质,才能缩小地区差距;(2)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具有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具体农业门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扬 莫家伟 舒元
Sah-Stiglitz通过构建"价格剪刀差"模型,结合政府目标函数考察了工农价格剪刀差对经济的影响。本文在Sah-Stiglitz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包括农民、工人和企业的政府目标函数,求解出政府对以上三者的社会价值评价的权重,即边际社会价值,并根据理论模型建立实证方程对1981—2007年间农民、工人和企业的边际社会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赋予农民的社会价值权重最低,工人次之,企业的社会价值权重最高,政府更偏好于企业利润积累,但近年来农民收入的边际社会价值在逐步提高。本文认为在上述价值评价排序下,政府缺乏激励去促进农民增收,因而,建立一种基于粮食目标价格的补贴制度有助于消除...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晓钟 贾舒
本文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归纳出影响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4个重要因素,运用TOPSIS法估算和比较2010-2014年中国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实证结论表明,广东、江苏较强,湖北、山西、贵州、广西、陕西、重庆、内蒙古较弱;总体上,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论文探讨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洁
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有利于发现旅游资源的区域优势与劣势,有利于旅游竞争力的提升。选取西北5省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对各影响因素指标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大小,即对权重的大小进行定量测量。根据判定矩阵的方式对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结合权重值及指标数值综合得到甘肃省及其他4省区的竞争力指标值,并根据各项分值的高低进行相应的分析,对比了西北5省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判断矩阵 旅游资源 区域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林渊 张建强
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及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的国民素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综合概括出健康素竞争力和文化素质竞争二因子对各区域国民素质壮况加以分析总结,为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国民素质 因子分析 区域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明顺 范庆瑜 王晓军
本文根据标准化的学科发展规律,结合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特点,尤其是浙江嵊州领带产业标准化工作的经验,提出了用标准化方法提升浙江区域块状经济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工作战略:建立区域标准化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关键词:
区域块状经济 市场竞争力 区域标准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玉民 刘旻哲 郭利利
物流业是碳排放较高的行业,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必然的发展趋势。从低碳物流竞争环境、服务能力、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投影寻踪法测度各指标对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利用投影值函数表征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水平,依据投影值散布图对区域物流低碳竞争力进行排序、分类。应用河南省2012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测度河南18个地市物流低碳竞争力指数,将其划分为4个竞争层次,分析每个层次的地市在发展物流低碳竞争力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