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2)
- 2023(8136)
- 2022(7225)
- 2021(6623)
- 2020(5926)
- 2019(13576)
- 2018(13584)
- 2017(27197)
- 2016(14808)
- 2015(16973)
- 2014(17399)
- 2013(17374)
- 2012(16649)
- 2011(15228)
- 2010(15467)
- 2009(14884)
- 2008(14997)
- 2007(13793)
- 2006(12137)
- 2005(11152)
- 学科
- 济(69158)
- 经济(69101)
- 管理(42835)
- 业(40154)
- 方法(31914)
- 企(30214)
- 企业(30214)
- 数学(28741)
- 数学方法(28541)
- 中国(19550)
- 农(19182)
- 财(16595)
- 地方(16398)
- 环境(14481)
- 学(13822)
- 贸(13466)
- 贸易(13461)
- 制(13164)
- 易(13083)
- 农业(12596)
- 业经(12184)
- 银(11760)
- 银行(11737)
- 行(11252)
- 融(10794)
- 金融(10792)
- 和(10789)
- 技术(10437)
- 划(10072)
- 地方经济(10015)
- 机构
- 大学(228941)
- 学院(228111)
- 济(97468)
- 经济(95387)
- 管理(85900)
- 研究(78158)
- 理学(73567)
- 理学院(72710)
- 管理学(71624)
- 管理学院(71193)
- 中国(60002)
- 京(48833)
- 科学(48661)
- 财(45306)
- 所(40944)
- 农(38795)
- 研究所(37082)
- 财经(36124)
- 中心(35953)
- 江(34396)
- 业大(33311)
- 经(32520)
- 北京(31143)
- 农业(30819)
- 经济学(30679)
- 范(30175)
- 师范(29910)
- 经济学院(28072)
- 院(27734)
- 州(27644)
- 基金
- 项目(145303)
- 科学(113581)
- 研究(106827)
- 基金(104034)
- 家(90317)
- 国家(89604)
- 科学基金(75214)
- 社会(67306)
- 社会科(63772)
- 社会科学(63750)
- 省(57241)
- 基金项目(55588)
- 划(48439)
- 教育(48196)
- 自然(47168)
- 自然科(45914)
- 自然科学(45895)
- 自然科学基金(45047)
- 编号(44165)
- 资助(42724)
- 成果(36301)
- 重点(33199)
- 发(33098)
- 部(32843)
- 创(30162)
- 课题(30144)
- 创新(28393)
- 科研(28095)
- 国家社会(27676)
- 教育部(27613)
- 期刊
- 济(106850)
- 经济(106850)
- 研究(66865)
- 中国(41311)
- 学报(34658)
- 农(34334)
- 财(34178)
- 科学(32445)
- 管理(28819)
- 大学(25402)
- 学学(23933)
- 农业(23136)
- 融(21631)
- 金融(21631)
- 教育(20537)
- 技术(19075)
- 财经(18002)
- 业经(17815)
- 经济研究(17370)
- 经(15449)
- 问题(15421)
- 贸(12833)
- 技术经济(12593)
- 理论(12271)
- 业(11983)
- 商业(11740)
- 统计(11646)
- 科技(11625)
- 资源(11150)
- 实践(11111)
共检索到336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景光仪 陈井安
运用《2005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对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进步环境指标以及科技进步环境的二级指标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质条件和科技意识指标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科技进步环境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科技进步环境明显好于中部和西部。在科技进步环境二级指标中,中部和西部与东部差异最明显的依次是科技意识、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质条件。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中部和西部地区改善科技进步环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进步环境 科技人力资源 科技意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盈之 韩颜超
文章首先利用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区域1999—2007年间的数据,用索洛余值法得到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并计算分析了各区域历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发现总体上苏南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苏中地区,苏中地区又高于苏北地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各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三大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因素不尽相同,并且即使相同的因素对不同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差异。最后依据分析结果给出了提高江苏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利用科技部提供的地区科技进步监测数据,对苏、浙、沪、皖四省市的科技投入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发现,经济发达的苏、浙、沪地区科技投入的指标值都明显高于与之毗邻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安徽省,因此,要提高安徽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就要增加科技投入。通过加大政府科技财力投入、建立科技投入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大力培养与引进科技人才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安徽科技进步水平,缩小其与江苏、浙江和上海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
区域 科技投入 科技进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利华 李一峰 徐晓新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分析了我国县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理论内涵,进而构建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选择相关县域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以统计分析为基础,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了要重视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莉 林香红 付瑞全
选取沿海地区11个省市1988—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结合空间关联度,测算并分析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差异。研究表明,"十二五"期间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均高于55%,存在区域差异但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科技已成为海洋渔业增长主要动力。最后,基于当前五大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背景,提出提高海洋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促进现代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及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卫国,李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梁镇 边宝林
一、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1.我国化学工业的增长速度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我国化学工业的范围包括:基本化学原料、化肥、农药、有机化学产品、日用化学产品、合成材料、医药、化学纤维、橡胶制品的制造和生产。“八五”期间(1991~1995年),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旭微
科技进步作用统计分析方法,可划分为模型法和指标法两大类。模型法一般用于定量分析;指标法既可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分析。 一、科技进步作用的定量测度方法 西方国家在四、五十年代就提出了一系列衡量科技进步作用的理论和方法。这些方法可归纳为生产函数法和经济增长核算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庆存
我国科技进步法的立法工作,已正式列入立法日程,有关的研究工作也已取得一些成果。科技进步法的立法目的,就是要通过确认和调整有利于科学技术进步的各种社会关系,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显然,研究明确科学技术的具体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群山 胡浩
波特假说主要从动态的角度论证了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之间的正向变化关系。而在安徽省1990-2008年的农业生产数据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的指标变量,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方法验证了安徽省农业生产中的环境规制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关系也符合这一假说,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说明了安徽省环境规制是农业科技进步产生的原因,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则更深入地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农业科技进步影响滞后的趋势和影响程度。由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只是从静态角度来分析,环境规制是不利于农业的科技进步的;但从长期效益来看,环境规制有利于农业的科技进步。因此,在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继勇
试论我国科技进步的选择电子科技大学唐继勇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如何搞好科技进步以及科技进步的选择,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一、科技进步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关于科技进步的内涵,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做过深入的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树峰 梅姝娥
文章基于科技部组织开展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的指标体系,研究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而利用第三次(2003年 ̄2004年)全国市、县、区科技进步考核所收集的数据,对江苏城市的科技进步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各个市的科技进步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科技进步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亚丽 傅新红
本文在分析以往区域农业科技进步测度方法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度必须考虑农业科技进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贡献 ,设计了区域农业科技进步评价指标体系 ,并构造了一个由索洛余值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进行线性组合的测度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徐 吴治平
为减少指标间的冗余度,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初步选取的区域科技进步水平监测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三层监测指标评价体系。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后,利用监测模型计算近十年浙江省11个市的科技进步水平综合评价值。在同级城市横向比较和历年数据纵向比较的基础上,以温州为例构建预警模型,对该区域科技进步状况进行跟踪研究,掌握科技发展动态。当科技进步水平发展滞后于兄弟城市时,预警模型能及时发出警报,引起政府和学者的关注,为科技宏观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
科技进步 监测 预警 温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