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2)
- 2023(8439)
- 2022(7387)
- 2021(6801)
- 2020(6090)
- 2019(13979)
- 2018(13898)
- 2017(27595)
- 2016(15186)
- 2015(17533)
- 2014(17966)
- 2013(18131)
- 2012(17265)
- 2011(15851)
- 2010(16228)
- 2009(15583)
- 2008(15702)
- 2007(14378)
- 2006(12753)
- 2005(11647)
- 学科
- 济(70045)
- 经济(69985)
- 管理(43837)
- 业(41590)
- 方法(31942)
- 企(31673)
- 企业(31673)
- 数学(28682)
- 数学方法(28450)
- 中国(20193)
- 农(19485)
- 地方(16493)
- 财(16294)
- 制(13730)
- 学(13623)
- 贸(13005)
- 贸易(13000)
- 农业(12979)
- 业经(12866)
- 易(12630)
- 银(12018)
- 银行(11993)
- 和(11777)
- 行(11483)
- 技术(11111)
- 融(10838)
- 金融(10836)
- 环境(10815)
- 地方经济(9909)
- 务(9350)
- 机构
- 大学(235072)
- 学院(234173)
- 济(97935)
- 经济(95737)
- 管理(88884)
- 研究(79926)
- 理学(75796)
- 理学院(74913)
- 管理学(73720)
- 管理学院(73270)
- 中国(61836)
- 京(50589)
- 科学(50008)
- 财(45840)
- 所(41995)
- 农(39804)
- 研究所(38019)
- 中心(36940)
- 财经(36430)
- 江(35699)
- 业大(34201)
- 经(32801)
- 北京(32455)
- 农业(31622)
- 范(31545)
- 师范(31259)
- 经济学(30209)
- 州(28886)
- 院(28214)
- 经济学院(27617)
- 基金
- 项目(148890)
- 科学(116123)
- 研究(110087)
- 基金(105643)
- 家(91823)
- 国家(91094)
- 科学基金(76340)
- 社会(68048)
- 社会科(64479)
- 社会科学(64455)
- 省(58878)
- 基金项目(56274)
- 教育(50283)
- 划(49936)
- 自然(48110)
- 自然科(46760)
- 自然科学(46743)
- 编号(46449)
- 自然科学基金(45889)
- 资助(43369)
- 成果(38369)
- 重点(34024)
- 发(33841)
- 部(33629)
- 课题(31658)
- 创(30958)
- 创新(29054)
- 科研(28390)
- 教育部(28191)
- 国家社会(27792)
- 期刊
- 济(108206)
- 经济(108206)
- 研究(68053)
- 中国(45437)
- 学报(35922)
- 农(35060)
- 财(34215)
- 科学(33269)
- 管理(30546)
- 大学(25978)
- 学学(24150)
- 教育(23835)
- 农业(23701)
- 融(22064)
- 金融(22064)
- 技术(20418)
- 业经(18196)
- 财经(18065)
- 经济研究(17141)
- 问题(15577)
- 经(15518)
- 图书(12942)
- 资源(12877)
- 技术经济(12856)
- 理论(12628)
- 贸(12571)
- 业(12440)
- 科技(11994)
- 统计(11784)
- 商业(11750)
共检索到348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建国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指区域内高效地分配和运用科技资源的能力。它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科技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科技能力的强弱。因此,区域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是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由科技资源的配置规模、配置强度、配置结构和配置效果等组成。本文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的内涵和结构,建立起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指标体系,对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进行宏观分析,进而指出中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战略重点所在。
关键词:
区域 科技 资源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巧玲
文章以2001~2012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构建投入-产出指标,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比较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以及30个省域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其影响因素不尽相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艳萍
本文基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和结构,从科技资源配置强度、配置结构、配置成效、配置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模糊评价方法对各指标变量进行客观赋权,并建立模糊综合模型;通过对我国区域科技资源能力的综合分析,找出科技资源配置在不同区域上的优劣,为提升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科技资源 模糊评价 资源配置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伟 章仁俊
文章基于BSC的基本模型,从投入产出、环境优化、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设计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进行了定量处理。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能力 评价 BSC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树海 金凤君 刘毅
科技在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已日渐为人们所重视,科技资源是科技创造性劳动的物质基础,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是阻碍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本文把科技资源分为人力资源配置、财力资源配置、配置强度和配置效果四个4个方面,建立了科技资源指标体系,应用GIS和SPSS方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对科技资源配置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
科技资源配置 区域差异 评价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李石柱
本文围绕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从配置效率、影响配置效率的因素、政府调控三方面研究界定了有关概念,建立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多阶段定量评价模型,以及基于评价结果的影响要素分析方法;并运用上述模型和方法,采用全国2000年科技统计普查数据对全国30个省市的科技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对各地区进行了分类排序,找出了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五条基本规律,依据这些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该论文在科技资源配置的研究方面首次系统性地运用定量方法研究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和政府调控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分析结果对我国各地区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影响要素 政府调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元静 王成璋
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的高等教育配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和贵州省的平均超效率值则高于东部地区均值,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敏 谢富纪
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东北、中、西部四大地区R&D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明显的"阶梯递减"现象;R&D资本存量要素产出弹性,远大于R&D人力资源要素产出弹性;国际贸易强度、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等外生性因素,都对R&D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倩倩 杨满洲 闫早红 张秀英 井淇
目的:分析2014—2019年我国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资源配置差异,为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分析2014—2019年我国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资源配置情况,采用泰尔指数评价康复医学科床位资源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莫兰散点图评价康复床位的空间差异。结果:2014—2019年我国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资源配置总量呈上升趋势;按人口配置和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水平均有所提升,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内差异;从空间上来看,各省份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结论:在未来医院康复床位资源配置相关政策的制定中应兼顾服务人口和面积,提升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差异,中、东、西部地区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对口帮扶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达薇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各区域农业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指出目前我国各省市农业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其中人均化肥施用量对全国大多数省市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是最重要的,这种生产方式属于典型的“化肥农业”,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文章认为,制度创新可以再造农业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在制度创新先行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经济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的互动,是转变“化肥农业”生产方式,走可持续的新型农业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希宋 喻登科 曹霞
通过分析知识资源配置结构和谐的内涵和构成,构建国家区域知识资源配置结构和谐指数测量的二阶段模型,以2000年至2007年我国31个省市的知识分布为研究对象,结合熵权TOPSIS和扩展的基尼系数方法,测量我国区域人力资本知识资源结构和谐指数、知识资源投入运行结构和谐指数、区域知识经济环境和谐指数和区域总体知识资源配置结构和谐指数,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人力资本知识资源结构较为和谐,指数变化幅度较小,但没有优化趋势;知识资源投入运行结构非常和谐,且愈趋优化;区域知识经济环境和谐指数相对最不和谐,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总体知识资源配置结构较为和谐,但变化幅度较大,尚没有显著优化趋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雪原 王宏起
掌握科技创新资源当前配置效率情况可为科学、客观提出优化战略与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持,为此文章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lingo8.0软件,采用数据包络法,对我国31个省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资源 优化配置 DEA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卫东 王清
文章运用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2010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配置效率与区域开放程度、高技术产业发展、科研机构的人才投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正相关;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负显著影响;产学研结合水平、政府科技投入等因素对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佐菁 陈杰
构建基于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科技社会贡献、科技创新环境4个维度的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横向比较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并运用熵值法纵向分析广东省2012—2016年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稳步提高,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与北京、上海、江苏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提升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对策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王雪原
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是反映创新型国家和省区建设的重要尺度。为了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基于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原理,运用分形理论,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分形评价模型,并对我国相关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情况进行了分类评价,旨在为各区域制定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 资源配置 分形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