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74)
- 2023(16098)
- 2022(13737)
- 2021(12637)
- 2020(10942)
- 2019(24886)
- 2018(24599)
- 2017(47869)
- 2016(25715)
- 2015(29020)
- 2014(29273)
- 2013(29188)
- 2012(27182)
- 2011(24584)
- 2010(24941)
- 2009(23392)
- 2008(22810)
- 2007(20408)
- 2006(17837)
- 2005(16218)
- 学科
- 济(125369)
- 经济(125248)
- 管理(76152)
- 业(73413)
- 企(59159)
- 企业(59159)
- 方法(53276)
- 数学(47519)
- 数学方法(46978)
- 中国(31160)
- 农(30100)
- 财(30076)
- 地方(26484)
- 学(24189)
- 业经(23921)
- 制(22432)
- 农业(20420)
- 贸(20269)
- 贸易(20259)
- 易(19635)
- 银(18713)
- 银行(18676)
- 务(18381)
- 财务(18320)
- 财务管理(18275)
- 技术(18078)
- 行(17810)
- 融(17802)
- 金融(17799)
- 企业财务(17351)
- 机构
- 大学(380358)
- 学院(379903)
- 济(166220)
- 经济(162876)
- 管理(146859)
- 研究(129494)
- 理学(126567)
- 理学院(125147)
- 管理学(123071)
- 管理学院(122339)
- 中国(98553)
- 京(79695)
- 科学(78579)
- 财(76489)
- 所(65886)
- 农(61571)
- 财经(60757)
- 研究所(59696)
- 中心(59438)
- 江(56489)
- 经(54996)
- 业大(54941)
- 经济学(51767)
- 北京(49970)
- 农业(48301)
- 范(48046)
- 师范(47576)
- 院(46568)
- 经济学院(46555)
- 财经大学(45003)
- 基金
- 项目(249707)
- 科学(197503)
- 基金(182455)
- 研究(180472)
- 家(159201)
- 国家(157950)
- 科学基金(135392)
- 社会(116018)
- 社会科(110102)
- 社会科学(110072)
- 省(97614)
- 基金项目(96217)
- 自然(87396)
- 自然科(85348)
- 自然科学(85319)
- 自然科学基金(83811)
- 教育(82745)
- 划(82228)
- 资助(75233)
- 编号(71716)
- 成果(58175)
- 重点(56707)
- 部(56067)
- 发(54676)
- 创(52043)
- 课题(49752)
- 创新(48816)
- 国家社会(48454)
- 科研(48229)
- 教育部(47906)
- 期刊
- 济(183436)
- 经济(183436)
- 研究(112100)
- 中国(70686)
- 财(60426)
- 学报(57707)
- 农(54334)
- 管理(54231)
- 科学(53898)
- 大学(43772)
- 学学(41597)
- 农业(36651)
- 融(35390)
- 金融(35390)
- 技术(34233)
- 教育(33784)
- 财经(30751)
- 经济研究(30550)
- 业经(28011)
- 经(26511)
- 问题(24196)
- 统计(21176)
- 技术经济(21076)
- 贸(19573)
- 策(19268)
- 业(19258)
- 理论(18182)
- 科技(17861)
- 商业(17642)
- 决策(17172)
共检索到563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振华 刘笃池
本文基于阿尔蒙法的滞后期模型,采用DEA分析中的BCC模型分析我国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从投入产出效率、科技投入规模以及规模报酬三个角度对我国30个省市的科研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绩效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将我国各省市技术进步水平分成五个层次,分析不同层次的省份科技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特点、优势劣势及可行的发展方式。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经济增长 DEA分析 阿尔蒙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辛璐 罗守贵
以R&D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指标,基于1998—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两阶段模型,探究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滞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在滞后期为1~3年时,对专利产出具有促进作用;专利产出在滞后期为1~2年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猛
本文建立了一个宏观经济稳定理论模型,分析县乡财政困境和政府层级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全面影响,寻求兼顾转型与稳定的改革方案。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层级体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理顺政府间关系的关键点不在于省直管县改革这一具体形式,而是在于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缓解县乡财政困境。基于试点样本的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县乡财政困境得到明显缓解时,省直管县体制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如果县乡财政困境未能得到根本解决,那么省直管县体制总体上不利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且,省直管县体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随着县乡财政困境的严重而扩大。
关键词:
省直管县 县乡财政困境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秀珍 聂巧
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将技术转移投入要素分为技术转移经费、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三部分。以经济产值为产出,利用投入产出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构建具有滞后影响的贡献度模型。重点从滞后性角度考察了2001-2011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中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投入要素促进了北京的经济发展且经济贡献均有滞后性。经费要素经济贡献滞后性小,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的贡献滞后较大,北京市每年GDP增长主要受到技术转移活动中前1年的经费要素投入以及前3年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投入的推动。最后本文为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活动中各投入要素的效率和效益提出建议,以更好的促进北...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投入要素 经济发展 贡献滞后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树敏
结合个人在实践工作过程当中的经验总结,就现代物流经济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展开了讨论,分别从现代物流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现代物流发展具有强化扩散效应的作用,现代物流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几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区域经济 增长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立成 牛勇平
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根据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数据,首先对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做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然后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对三大经济区域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做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认为,在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中,长三角地区在各项指标中几乎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再次是R&D经费支出;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率与科技活动经费增长率及R&D经费支出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较为微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喜
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实证分析发现:科技经费投入、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对产业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进行区域科技投入与产业经济关系聚类分析可把我国分为三类典型区域。对于第一类地区,科技经费投入,尤其是R&D经费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效率更高,在该类地区应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对于第三类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对第一产业的投入效率更高,在该类地区应加大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颖 罗瑞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鼓励外资的流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资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外资流入的主要形式。从近几年我国GDP的增长与外资增长趋势看,两者基本上是同步的。那么,外资的增长是否真正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洁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加大以及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愈发显著,物流业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并促进价值实现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为了考察这种影响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异,本文采用1991-2015年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我国加入WTO后有所增强。由于不同区域的发达和一体化程度方面的差异,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
关键词:
物流 经济增长 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洁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加大以及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愈发显著,物流业会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并促进价值实现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为了考察这种影响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异,本文采用1991-2015年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我国加入WTO后有所增强。由于不同区域的发达和一体化程度方面的差异,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
关键词:
物流 经济增长 异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贲友红
本文以2012-2015年医药制造企业的7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技术人员投入强度两个指标作为研发投入的衡量指标,选取营业利润率、每股收益等6个指标作为企业综合绩效的衡量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研发投入对医药制造企业综合绩效的滞后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期研发经费投入对企业综合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影响;滞后一期的研发经费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滞后二期研发费用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发人员投入对企业综合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这种影响也具有一定滞后性,且滞后影响程度显示不断增强。文章最后提出了提高医药制造企业绩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医药制造企业 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经营绩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贲友红
本文以2012-2015年医药制造企业的7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技术人员投入强度两个指标作为研发投入的衡量指标,选取营业利润率、每股收益等6个指标作为企业综合绩效的衡量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研发投入对医药制造企业综合绩效的滞后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期研发经费投入对企业综合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影响;滞后一期的研发经费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滞后二期研发费用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研发人员投入对企业综合绩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这
关键词:
医药制造企业 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经营绩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朝晖 庄丽娟
本研究引入客观衡量R&D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技术论文,研究中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分析了1991—2007年中国国内R&D投入与国际主要检索工具(SCI、EI、ISTP)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R&D投入是促进科学技术论文发展的重要原因,科技论文的产出所代表的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关键词:
R&D投入 科技论文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兴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扩大,不同经济带之间的金融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要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河南资源及区位优势,加快中原经济发展步伐,以推动河南在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实现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更好地提高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质量,发挥区域金融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商业银行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林 张勇
文章利用中国2010-2017年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基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面板模型,研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驱动区域经济合理、平稳增长。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省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被其他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份所包围;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周围都是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通过对四种集聚模式的统计学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科技创新和政府科技投入成正比关系。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避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