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2)
- 2023(8540)
- 2022(7594)
- 2021(6984)
- 2020(6222)
- 2019(14530)
- 2018(14510)
- 2017(28466)
- 2016(15823)
- 2015(18390)
- 2014(18883)
- 2013(18934)
- 2012(17916)
- 2011(16485)
- 2010(16826)
- 2009(16089)
- 2008(16182)
- 2007(14922)
- 2006(13093)
- 2005(11953)
- 学科
- 济(73313)
- 经济(73255)
- 管理(43821)
- 业(42878)
- 方法(34361)
- 企(33593)
- 企业(33593)
- 数学(30685)
- 数学方法(30426)
- 中国(20815)
- 农(19683)
- 地方(17201)
- 财(16860)
- 制(14216)
- 贸(14157)
- 贸易(14149)
- 学(14033)
- 业经(13913)
- 易(13736)
- 农业(12938)
- 银(12200)
- 银行(12175)
- 和(11688)
- 行(11657)
- 技术(10952)
- 融(10950)
- 金融(10948)
- 理论(10927)
- 环境(10793)
- 地方经济(10124)
- 机构
- 大学(242776)
- 学院(242727)
- 济(101119)
- 经济(98847)
- 管理(92225)
- 研究(82702)
- 理学(78586)
- 理学院(77673)
- 管理学(76446)
- 管理学院(75987)
- 中国(63261)
- 京(52325)
- 科学(51851)
- 财(46988)
- 所(43360)
- 农(41097)
- 研究所(39264)
- 中心(37839)
- 江(37319)
- 财经(37232)
- 业大(35638)
- 经(33485)
- 北京(33445)
- 农业(32554)
- 范(32218)
- 师范(31940)
- 经济学(31049)
- 州(29706)
- 院(29565)
- 经济学院(28274)
- 基金
- 项目(154011)
- 科学(119794)
- 研究(113861)
- 基金(108157)
- 家(93840)
- 国家(93083)
- 科学基金(78075)
- 社会(69758)
- 社会科(66101)
- 社会科学(66077)
- 省(62014)
- 基金项目(57518)
- 教育(52544)
- 划(52201)
- 自然(49222)
- 自然科(47946)
- 自然科学(47925)
- 编号(47873)
- 自然科学基金(47017)
- 资助(44917)
- 成果(39367)
- 重点(35404)
- 发(34756)
- 部(34347)
- 课题(33607)
- 创(32022)
- 创新(30018)
- 科研(29379)
- 教育部(28736)
- 项目编号(28291)
- 期刊
- 济(111974)
- 经济(111974)
- 研究(71013)
- 中国(47269)
- 学报(36314)
- 农(36019)
- 财(35439)
- 科学(34026)
- 管理(31915)
- 大学(26720)
- 教育(26559)
- 学学(25008)
- 农业(24463)
- 技术(22684)
- 融(22430)
- 金融(22430)
- 业经(18566)
- 财经(18374)
- 经济研究(17719)
- 问题(15942)
- 经(15793)
- 技术经济(13905)
- 业(13534)
- 统计(13291)
- 贸(13195)
- 理论(12878)
- 科技(12500)
- 商业(12329)
- 策(12208)
- 资源(12160)
共检索到361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良成 杨国栋
本文以2004-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科技人才竞争力状况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科技人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科技人才资源、投入、绩效、环境四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科技人才投入所占比重最大,科技人才资源所占比重最小。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均表明,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状况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西部边远地区三级梯度态势。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的科技人才"高地",包括三个科技人才中心,即以北京、山东、天津、辽宁和河北五省市组成的环渤海,以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组成的长三角,以广东省为主的珠三角。中部内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力资源 人才竞争 人才资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渊博
为把握我国各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发展水平,为研究提升整体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提供依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6—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均得到了相同的分析结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形成阶梯下降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保持前列且相对稳定,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变,而且可能会不断加剧,而东北三省的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资源投入是促进多地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克众 梁林
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及人才环境三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河北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各层级的指标权重,并按重要程度排序;通过突变级数法对河北省11个城市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并对各城市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聚类,最终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四个等级。基于评价结果,为河北省各城市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才竞争力 突变级数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佐菁 陈杰 苏榕
结合我国科技人才发展实际,从科技人才规模、结构、投入、产出和环境5个维度出发,构建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11—2015年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比较,发现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总体优势明显,居全国第三,且近年来综合竞争力在各省市中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从各主成分看,广东省科技人才投入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排名靠前,但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明显不强,与北京、江苏等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进一步提升广东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克众 梁林
从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及人才环境三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河北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借助Matlab软件计算各层级的指标权重,并按重要程度排序;通过突变级数法对河北省11个城市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并对各城市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聚类,最终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四个等级。基于评价结果,为河北省各城市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提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人才 人才竞争力 突变级数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国新,冯淑华,赵光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顺娣 孔玉生
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多个城市区域的科技竞争力进行分析,得出各城市科技竞争力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和各部门正确地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科技竞争力 数据包络法 评价指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庠 谭智心
中国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竞争力已经成为某些地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本文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和产业竞争力成因理论中的显示性指标构建了评价中国饲料产业区域竞争力的4个要素,并对此4个要素中的变量运用因子分析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个省市饲料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打分和评价。
关键词:
饲料产业 区域竞争力 综合评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董会忠 张峰
笔者运用可拓理论构建区域竞争水平与科技创新之间关联度分析的"投入—产出—保障—潜力"测度体系,对中国2002年~2012年时序竞争力实施纵向测度及趋势预判,横向探讨东、中、西部地区竞争力。测度结果表明,在科技创新有效驱动下,时序维度上中国区域竞争力由"较弱"提升至"强"水平,但在其后期发展过程中会受到R&D投入转化率薄弱等因素的制约;在横向上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等不同,其竞争力水平呈现较大差异,但通过加大科技投入等措施,区域竞争力转为正向走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形成赶超之势。可拓理论在科技创新与区域竞争力并联性测度过程中具有较高灵活性,为推动科技投入转化及增强区域竞争能力提供...
关键词:
可拓分析 科技创新 区域竞争力 关联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虹
本文将物流理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理论以及数理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运用,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在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下,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研究。并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实际调研和查阅《统计年鉴》等方式获得基本数据,在对辽宁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析了区域物流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区域物流环境竞争力、区域物流供给竞争力、区域物流发展竞争力以及区域物流竞争潜力等方面设立了评价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辽宁区域物流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
关键词:
物流竞争 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 物流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套
本文依据经济结构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及文献研究的高频指标,构建了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的"四力"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四力"相关作用程度进行了验证性分析。通过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2008~2012年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进行动态测算和分析,并针对区域经济结构竞争力发展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东部沿海地区在泛区域凝聚更多要素,提升科技促进力和效率转化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支撑作用;中部和东北地区进一步增强要素聚集力和效率转化力,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参与泛产业链条分工;西部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实现投资驱动、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协同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红儿,陈刚
本文在对区域产业竞争力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筛选了一组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然后以主成分分析为基本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之后,以浙江为例运用这一模型,对该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做了实证分析和初步评价。
关键词:
区域产业竞争力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牛卫平 陈艳笑
选取国内八省市为比较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区域竞争力表现及竞争力潜力进行评价,得出了广东在国内八省市中的竞争力排位,分析了广东在区域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并就提升广东整体区域竞争力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区域竞争力 评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舒晓波 张震雄 钟业喜
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各方面水平的综合体现,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江西区域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江西区域 产业竞争力 评价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