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2)
2023(17330)
2022(15103)
2021(14042)
2020(11789)
2019(27069)
2018(26880)
2017(52364)
2016(28510)
2015(32174)
2014(32071)
2013(31621)
2012(28879)
2011(26174)
2010(26195)
2009(23743)
2008(22940)
2007(19974)
2006(17579)
2005(15222)
作者
(82788)
(68805)
(68465)
(65127)
(43543)
(33162)
(31130)
(26982)
(26151)
(24290)
(23409)
(23073)
(21863)
(21591)
(21335)
(21042)
(20524)
(20446)
(19726)
(19672)
(16946)
(16930)
(16672)
(15638)
(15469)
(15153)
(15080)
(15077)
(13895)
(13550)
学科
(116800)
经济(116680)
管理(82265)
(77044)
(62740)
企业(62740)
方法(56518)
数学(50167)
数学方法(49363)
(31337)
中国(30781)
(27896)
业经(25079)
(24969)
地方(24302)
农业(20949)
环境(20564)
(20535)
贸易(20522)
(20374)
(19948)
理论(19297)
(18388)
技术(17886)
(17528)
财务(17444)
财务管理(17405)
(17077)
银行(17024)
(16681)
机构
学院(407716)
大学(407192)
管理(161472)
(161209)
经济(157778)
理学(141082)
理学院(139519)
管理学(136656)
管理学院(135928)
研究(132832)
中国(98019)
(86131)
科学(84455)
(72767)
(66587)
(66352)
业大(62950)
研究所(60889)
中心(60239)
财经(59410)
(58069)
(54040)
北京(53821)
(53480)
师范(52925)
农业(52465)
经济学(48820)
(48717)
(47104)
财经大学(44381)
基金
项目(283753)
科学(223415)
基金(205726)
研究(204711)
(180402)
国家(178968)
科学基金(153767)
社会(128174)
社会科(121514)
社会科学(121478)
(111492)
基金项目(108914)
自然(101672)
自然科(99331)
自然科学(99309)
自然科学基金(97487)
教育(95527)
(94246)
资助(85652)
编号(83792)
成果(66315)
重点(64070)
(62286)
(60643)
(58818)
课题(57567)
创新(54913)
科研(54605)
教育部(53161)
国家社会(52562)
期刊
(168292)
经济(168292)
研究(114435)
中国(71456)
学报(65385)
科学(60041)
(58964)
管理(58468)
(53226)
大学(49631)
学学(46918)
教育(45399)
农业(41221)
技术(37795)
(31379)
金融(31379)
业经(28671)
财经(27982)
经济研究(27438)
(23913)
问题(22524)
(21266)
统计(20506)
技术经济(20276)
图书(19763)
科技(19538)
理论(19044)
资源(18851)
(18693)
(18545)
共检索到575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相天东  
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必须依赖于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所考察的30个省区市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纯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技术效率要高于中西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依次递减。同时,东部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中西部。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等措施来提高我国碳排放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相天东  
我国实现减排承诺必须依赖于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笔者选取我国30个省(区、市)200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所考察的30个省区市综合技术效率偏低,西部的综合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纯技术效率最高。东部的技术效率要高于中西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依次递减。同时,东部全要素生产率也高于中西部。未来我国可以采取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与应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秀意  
本文运用基于非径向和非角度及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三阶段对我国2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9—201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依据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属性进行异质性分析。同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金融科技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上市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作用路径是通过促进商业银行产品与服务上的创新;(2)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这种促进作用对国有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表现更大,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3)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商业银行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更多表现在技术进步方面。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易国栋  刘翔  
结合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与SFA方法,提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用于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算。该模型具有非径向和非角度的特点,而且能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使效率评价更接近实际情况。运用该模型对2000~2012年我国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碳排放效率不高,但从2006年呈现加速上升趋势,表现了低碳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的碳减排效率将进一步下降。分区域来看,我国碳排放效率呈现出"东>中>西"的格局,且东部的优势有所扩大。基于对投入、产出冗余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分析表明,提升能源、资本、人员的配置效率,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人才和技术交流,有利于提升碳排放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晓红  易国栋  刘翔  
结合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与SFA方法,提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SBM-DEA模型,用于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测算。该模型具有非径向和非角度的特点,而且能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使效率评价更接近实际情况。运用该模型对20002012年我国各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平均碳排放效率不高,但从2006年呈现加速上升趋势,表现了低碳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的碳减排效率将进一步下降。分区域来看,我国碳排放效率呈现出"东>中>西"的格局,且东部的优势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树远  
采用三阶段全局UHSBM模型,在考虑污染物排放与能源要素投入之间不可分性的基础上对我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并将当期SBM模型、当期SBM-Undesirable模型、当期UHSBM模型所得结果与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存在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但各区域之间差异较大;环境规制强度、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强有助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第二产业比重、煤炭消费比重的增加则相反,国有资本占比的提升同时存在两方面影响;排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我国绝大部分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都有所下降,同时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拉大;忽视非期望产出、投入产出间的不可分性的影响以及在面板数据中使用当期DEA方法都会导致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高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锋  刘晓燕  龙如银  周德群  
对我国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准确测评是各省区针对性制定减排战略的基础,经典DEA模型未能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构建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区域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高效率地区共有广东等9省,中效率地区共有湖南等16省,低效率地区共有甘肃等4省。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出的各省1997~2010年平均碳排放效率结果与经典DEA模型测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预期结果更加吻合,各省可以根据自身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高综合碳排放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田杰  石春娜  国亮  
提高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是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2015年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如果不排除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变量的影响,综合效率水平被低估;中国各省区林业生产要素配置的综合效率水平较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较低造成;各省市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以分为4种不同类型;自然资源是同其他林业资源一样同等重要的资源投入要素。针对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测算问题,三阶段DEA模型相比传统DEA模型的测算结果更为科学准确;各类型省市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波  张学军  郭军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后,区域生态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环保财政支出并没有对生态效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省市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善生态效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祝福云  闫鑫  
根据我国轻工行业统计数据及省际数据,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我国轻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传统DEA-MAlMquist高估了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指数;我国轻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10年的11年间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6%,其中轻工业技术进步的变化最为明显,提升了5.7%;金融扶持力度和市场竞争程度促进了轻工业产业效率的增长。最后,根据研究所得结论提出促进轻工业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参照IPCC(2006)以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2007)的方法,估算了我国30个省市(直辖市、自治区)1997~2011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碳排放效率的角度出发,利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及其动态变化并进行相互比较。实证结果发现:我国碳排放效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速度缓慢,提升空间很大;从横向来看,各省市碳排放效率水平差距逐年增大,碳排放效率最高与最低之间的差额增大趋势明显。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江  谭涛  杨珂  杨君  
在中国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双重目标下,科学评价全要素能源效率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考虑了指标之间的不可分性,使用NUSBM模型和ML指数测算了中国30省份2005-2015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三阶段NUSBM-ML指数将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将采用SBM-ML指数测算的结果、Hybrid-ML指数测算的结果与本文测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年均增长23%,技术进步具有重要贡献,而技术效率下降是制约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内部主要原因。(2)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东-中-西"的格局,中部与东部差距正在逐渐缩小。(3)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了4%,外部环境水平偏低制约着整体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比中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水平的影响。(4)评价全要素能源效率时忽视指标之间的不可分性会高估评价结果。最后建议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改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内部方面以提高技术效率为主,而外部方面则要通过环保措施、调整结构、价格机制、吸引外资、强化研发等举措改善不利的环境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四代  仝梦  郭杰  韩玥  
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评价了相同环境下各区域的环境效率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差异性,探讨了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剥离了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为真实测度环境效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1)三阶段DEA模型可有效剔除随机误差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能客观真实的测度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效率水平,获得比传统DEA模型更精确的环境效率结果。(2)区域平均环境效率和平均纯技术效率均被低估,环境效率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纯技术效率影响引起的。(3)外贸依存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城市规模的增加对环境效率的提升产生负影响。(4)规模收益的变动受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有为  梁雪梅  尚东星  
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目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各地区高技术产业TFP进行静态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而规模效率偏低则是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可知,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改进由纯技术效率占据主导,但技术进步迟缓依旧是扼制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瓶颈。因此,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保持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金春雨  程浩  宋广蕊  
文章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前后的我国各省级区域旅游业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模型能够甄别出传统DEA模型对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高估或低估的偏误;调整后的效率测算结果显示,各省级区域旅游业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小,规模效率差异度较大;规模效率低是制约中西部区域旅游业效率水平提高的瓶颈,各区域平均的纯技术效率比规模效率更接近效率前沿面;东部地区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接近或处于我国旅游业技术效率的前沿面;按照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将各地区旅游业划分为四种类型,按各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