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4)
2023(11880)
2022(10146)
2021(9253)
2020(7805)
2019(17986)
2018(17843)
2017(34858)
2016(19156)
2015(21788)
2014(22149)
2013(22258)
2012(21502)
2011(19808)
2010(20366)
2009(19193)
2008(19231)
2007(17578)
2006(15756)
2005(14651)
作者
(59314)
(49375)
(49138)
(46778)
(31296)
(23709)
(22652)
(19279)
(18546)
(17663)
(16844)
(16471)
(15821)
(15726)
(15368)
(15363)
(14971)
(14637)
(14249)
(14166)
(12466)
(12423)
(12002)
(11262)
(11170)
(11121)
(11103)
(11002)
(10163)
(9912)
学科
(91443)
经济(91356)
管理(50321)
(47956)
方法(35308)
(34698)
企业(34698)
数学(31267)
数学方法(31030)
中国(28492)
(26906)
地方(26459)
(19231)
业经(18949)
(18593)
农业(18068)
(17117)
环境(17104)
(17031)
贸易(17016)
(16427)
(16105)
银行(16072)
(15571)
(15425)
金融(15423)
地方经济(14966)
(14149)
(13780)
技术(11955)
机构
学院(289035)
大学(287776)
(122294)
经济(119604)
研究(105716)
管理(104909)
理学(88495)
理学院(87341)
管理学(85940)
管理学院(85386)
中国(80949)
科学(65463)
(63091)
(56971)
(55721)
(52263)
研究所(50265)
中心(47917)
(45825)
财经(44284)
业大(42610)
农业(40950)
北京(40822)
(40749)
师范(40376)
(39847)
经济学(37828)
(37666)
(36749)
经济学院(34221)
基金
项目(181727)
科学(141497)
研究(134248)
基金(128398)
(111919)
国家(110965)
科学基金(92720)
社会(84263)
社会科(79829)
社会科学(79804)
(72772)
基金项目(68081)
(61338)
教育(60574)
自然(57579)
自然科(56016)
自然科学(55998)
编号(55545)
自然科学基金(54956)
资助(52463)
成果(45993)
(45780)
重点(42030)
(40028)
课题(39414)
(37072)
发展(36944)
(36332)
创新(34861)
科研(34519)
期刊
(144683)
经济(144683)
研究(89262)
中国(60291)
(48574)
学报(44958)
(41750)
科学(41573)
管理(37078)
农业(33087)
大学(32973)
教育(31976)
学学(30933)
(30762)
金融(30762)
业经(25168)
技术(24597)
经济研究(22848)
财经(21672)
问题(20103)
(18667)
(17414)
(15974)
技术经济(15052)
资源(14847)
商业(14804)
理论(14426)
统计(14157)
图书(13713)
国际(13451)
共检索到4492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慧玲  齐晓安  张玉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需要方面看,采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对我国各个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距进行测度,从而为各地有的放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客观依据,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依据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及生态治理四个维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及差异分析,可以揭示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均衡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本地生态文明的发展,进而带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艺  翟晓凤  杨飞虎  
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4年~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分析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整体上具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各个区域差异程度在持续扩大,造成全国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升,处于领先地位,中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提升较慢,处于落后状态,而各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议继续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松懈,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注重提高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整体水平;强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精准性,进一步调控区域内部地差异化,坚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基于投入产出视角评价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水平成效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成金华  陈军  李悦  
本文构建了涵盖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绿色制度实施四个维度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6~2011年中国及各省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考察期内全国总体和地区生态文明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其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生态文明绝对水平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中国生态文明呈现由高到低逐渐递减的状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仵凤清   施雄天  
为更全面了解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状况及区域差异,从创新、开放、协调、绿色、共享、规模6个维度构建我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基于2013—2020年30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度区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别从三大经济带、七大地理区域、三大经济圈的地理划分维度,运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障碍因子诊断和收敛性分析。结果发现:(1)按照2013—2020年的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均值,广东、北京、江苏、天津、上海、浙江分居前六,甘肃、宁夏、青海提升进步快速,其中一级指标指数整体呈现“规模>创新>开放>绿色>共享>协调”;(2)按照地理分区的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变化趋势,东部处于领先地位,华南、华东、西北地区和泛长三角经济圈的均值均大于全样本均值水平,2020年呈现“华东>华南>西北>全样本均值>华北>华中>西南>东北”,其中规模因素均为各区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关键障碍因子;(3)2013—2020年样本区域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3类地理分区均存在绝对俱乐部收敛,其中互联网普及率、政府投资、外商投资、劳动力素质、数字金融等的影响作用加快了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速度。由此得到启示,需正确认识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和因地施策,并不断探索向高水平收敛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燕  
文章选用1998~2011年全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我国区域寿险发展的总体差异进行分析,并以回归方程为基础对影响区域寿险差异的因素进行分解。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寿险差异呈现下降趋势,近几年趋于平稳,影响区域寿险差异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和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影响在下降,经济因素影响在上升,除此以外,区域市场化程度和竞争程度对寿险差异的影响程度大幅提高,抚养率的影响略有提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祥兵  孙玉志  
首先构建测度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使用综合权重TOPSIS评价方法测算了2008—2015年我国31个省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省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区位和发展类型存在差异。然后根据研究时期内省市排名变化情况,划分为保持型、前跳型、后跳型等3种发展类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造成发展类型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对保持型区域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产业结构、经济水平、人口素质和物流基础设施;对前跳型和后跳型区域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素质。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电子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蔡迎旗   张春艳  
构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0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各地区、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偏低,但提升迅速,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发展尤为快速;学前教育发展的区域均衡性增强,但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中部地区的两极化趋势加强,西部各省差异趋于扩大,出现两极化现象。应强化省级政府的统筹作用,确保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补齐师资队伍短板,助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各地发展现状精准施策,促进自主发展,最终实现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晓  刘力钢  演克武  李顺  
文章构建了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07—2019年我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测算,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地区差距;东部和西部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东北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小,地区间的差异平均贡献率为54.74%;全国及四大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东部和西部地区绝对差异增加,中部和东北地区绝对差异缩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一仁  罗菁菁  李悦  
文章从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的维度出发,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长江经济带2003—2012年的数据,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得到各省市综合得分,根据该得分通过空间自相关方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空间布局和演变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芸  刘杨  
从科技金融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出发,构建了包含科技财税与信贷、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科技金融环境和科技金融产出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2016年度数据为基础,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科技金融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很多地区科技金融各维度的发展水平也不均衡,科技金融环境的好坏对于科技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科技金融产出相对投入存在一定的时滞性。最后,根据测度结果和研究结论,从市场机制、金融体系、财税支持、金融工具等角度提出了5条具体建议,以期推动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慧丽  
作为新业态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提升地区竞争力,赢得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实力的标准。文章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设计一套基于AHP方法的指标体系,构建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测度模型,选取中原经济区2012—2017年间的统计数据,对中原经济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增长较快,但基础设施薄弱、品牌效应差和规模偏低;相关的政策滞后,商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晓丽  
金融作为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速度存在紧密的联系。实践证明,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水平差异可以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对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讨论成为当下的热点。文章针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些体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正柱   顾宏金  
技术市场的发展往往通过引入新的技术,从而改进生产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企业通过低成本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不仅能够降低产品或服务价格,还能有效地将这些更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传递给消费者,从而显著提升消费者福利。本文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Markvo链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22年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相较于基期2011年上升;我国技术市场总体区域差异相较于基期2011年变小,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技术市场发展程度在不同等级较为稳定。基于此,提出应完善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发挥区域辐射效应,促进技术市场各地区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同水平的技术市场,发挥地区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俊华  吴丹洁  朱智杰  彭海阳  
本文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商贸流通的基本发展水平和发展基础构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外发展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中部地区的平原地势,居民对农业发展的传统意识;西部地区的阶梯性地势等都是造成商贸流通发展非均衡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