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1)
- 2023(10492)
- 2022(8720)
- 2021(7746)
- 2020(6439)
- 2019(14305)
- 2018(14189)
- 2017(27953)
- 2016(14310)
- 2015(15761)
- 2014(15737)
- 2013(15956)
- 2012(15224)
- 2011(13903)
- 2010(14101)
- 2009(13537)
- 2008(13014)
- 2007(11924)
- 2006(10788)
- 2005(9970)
- 学科
- 济(85838)
- 经济(85778)
- 管理(44783)
- 业(42249)
- 企(34357)
- 企业(34357)
- 方法(29858)
- 数学(25802)
- 数学方法(25673)
- 中国(23033)
- 地方(21570)
- 农(17603)
- 业经(16831)
- 技术(16817)
- 财(14697)
- 地方经济(14550)
- 制(13901)
- 学(13197)
- 银(12468)
- 银行(12459)
- 技术管理(12242)
- 贸(12226)
- 贸易(12213)
- 农业(12197)
- 融(12122)
- 金融(12120)
- 行(12116)
- 环境(11886)
- 易(11781)
- 产业(10960)
- 机构
- 学院(219403)
- 大学(218358)
- 济(108356)
- 经济(106472)
- 管理(84425)
- 研究(75569)
- 理学(72313)
- 理学院(71499)
- 管理学(70681)
- 管理学院(70225)
- 中国(58586)
- 财(49361)
- 京(44585)
- 科学(40868)
- 财经(39251)
- 所(36608)
- 经济学(35772)
- 经(35533)
- 中心(33693)
- 江(32821)
- 研究所(32641)
- 经济学院(32144)
- 财经大学(29028)
- 北京(28490)
- 范(27974)
- 师范(27810)
- 院(26970)
- 州(25966)
- 农(25732)
- 业大(24635)
- 基金
- 项目(137158)
- 科学(111099)
- 研究(105108)
- 基金(101040)
- 家(85986)
- 国家(85309)
- 科学基金(74303)
- 社会(72502)
- 社会科(69060)
- 社会科学(69050)
- 省(53601)
- 基金项目(53192)
- 教育(47017)
- 划(44206)
- 自然(43198)
- 自然科(42209)
- 自然科学(42200)
- 自然科学基金(41480)
- 编号(40744)
- 资助(39548)
- 创(33940)
- 成果(33259)
- 发(32360)
- 部(31268)
- 重点(31062)
- 国家社会(30973)
- 创新(30791)
- 课题(28854)
- 教育部(27608)
- 人文(27516)
- 期刊
- 济(126939)
- 经济(126939)
- 研究(74994)
- 中国(41362)
- 管理(35237)
- 财(35190)
- 科学(26477)
- 学报(25157)
- 融(23110)
- 金融(23110)
- 农(23009)
- 经济研究(22453)
- 教育(20840)
- 财经(20595)
- 大学(20179)
- 技术(19851)
- 学学(19072)
- 业经(18789)
- 经(18003)
- 问题(16885)
- 农业(15601)
- 技术经济(14434)
- 贸(13655)
- 统计(12513)
- 策(12163)
- 商业(11930)
- 国际(11370)
- 理论(10999)
- 科技(10943)
- 经济管理(10590)
共检索到340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顺法 陶卓民 肖泽磊
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设计了一套能够反映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套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区域产业规模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创新能力指数和文化资本指数进行了逐一评估,最终获得全国31个省(市、区)的区域文化创意指数总水平,显示出文化创意指数的空间分异状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区域文化创意指数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弹性系数较高,说明区域文化创意指数的经济增长效应非常显著,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
文化创意指数 评价 区域 经济增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达 王笛 郭俊峰 张薇
自2005年北京市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战略以来,其文化创意产业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为科学量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客观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在比较分析国内外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的指标体系特点与角度的基础上,基于FECDS模型,从人才竞争、科技创新、文创环境、文创消费、文创规模五个层面构建了指标框架,并运用熵值法与复合系数法的线型加权平均值定权,对2006-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综合指数及分类指数进行了测评,并引入文化创意要素构建经济增长模型,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十分显著,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苏秋 周锦
文章通过对中国区域创意指数的测度,揭示中国各省市区创意经济水平。创意指数是基于"3T"理论、15个细分指标,以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计算得出,是用来衡量地区间创意环境优劣、创意水平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创意指数得分较为平稳,总体创意水平发展缓慢。东西部创意水平差距明显,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一致。
关键词:
创意环境 创意指数 创意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娟 张菲菲 杨雪怡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关键词:
区域创业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红梅 郭晓辉 张卫峰
税制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1995—2014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的测算,分析其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劳动收入有效税率总体偏低,资本收入有效税率处于高位,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平稳上升;劳动收入有效税率东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背离;资本收入和消费支出有效税率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契合;税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各区域均当期即现,但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劳动收入税率变动有利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资本收入和消费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清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市(州)城市创意指数进行了分析,基于各市(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的不同特点,提出各市(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应沿着两条不同道路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城市 文化创意产业 因子分析 湖南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先明 袁欣悦
我国能源空间结构呈现东缺西余的分布格局,客观上需要在东西部之间实现电力的空间再配置,这对不同地区将产生差异性的增长效应。西电东送工程形成了北、中、南三路输电通道,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什么样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1994—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西电东送政策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及差异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电东送工程促进了电力输送两端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西电东送对输入地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输出地,且对不同通道涉及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建议在新发展格局下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工程实施支持电力输入地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改革,形成合理的电力定价机制,保证电力输出地区能够获取较多电力输送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西电东送 经济增长 理论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力翔 黄小平 刘珊
文章借助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造加入健康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型,结合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健康投资与经济增长二者间效应及其区域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性和经济增长效应差异,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飞霄
电子商务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理论分析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电子商务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但是相比传统生产要素,电子商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要加大力度发展电子商务,走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献国
本文将基础设施投资划分为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根据永续盘存法估算了中国2003-2015年省级层面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存量,然后将其作为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又明显大于社会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从地区层面,东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但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明显。
关键词:
社会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庆 王彦
流通领域的发展是社会各行各业平稳运行的基础,本文以我国31省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回归模型对流通领域的创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通领域的创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是影响力度仍然有待提升,同时受到区域发展异质性的干扰,这一积极作用在中部地区并不显著,仅存在于东西部地区。此外,人口规模等其它社会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由此,需要逐步推进产业结构的平稳调整,鼓励流通领域的创业发展,构建高效的社会流通体系。
关键词:
流通领域创业 经济增长 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褚翠翠 佟孟华 李洋
文章基于中心—外围模型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对2011—2019年中国23个省域的数字金融不平衡进行测度和分解,揭示其空间和结构来源,并进一步考察了数字金融不平衡及其分解项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大多数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程度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但近年出现一定的反弹趋势;(2)中心和外围区域间的数字金融不平衡是各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的主要空间来源,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不平衡是其主要结构来源,集中效应是导致历年数字金融不平衡变化的主要原因;(3)数字金融不平衡及其分解项对经济增长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效应。研究丰富了关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明确各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的程度、空间来源、结构来源以及经济增长效应,为进一步促进省域数字金融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进文 邢天才 熊磊
本文通过建立时间序列的非线性STR模型和面板数据的门限效应模型,分别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我国保险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当期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这种拉动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非线性特征;前一期保险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区域寿险和非寿险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双重门限效应,且区域寿险消费发挥正向经济增长效应的门限明显高于区域非寿险消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常成 沈凯玙
文章利用2011—2019年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首先刻画了各城市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以及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发现数字经济与要素流动的交互影响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又一重要力量。此后,文章借助于包容性增长框架,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宽带中国”的准自然实验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要素流动与区域协调发展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强化要素的双向自由流动实现了区域的协调发展。但数字经济的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与资本的迁入以及技术的扩散有关,通过劳动力迁移所发挥的调节效应尚不明显。就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异质性表现来看,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在基础设施水平、城市创新水平以及市场化水平偏高的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基于此,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创新能力的提升为驱动,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保障,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畅通要素流动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文博
我国当前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初级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尚未完成技术全面引进,在挖掘技术创新红利的道路上依然有很大的机会。因此,我国应该审时度势,抓住这一经济增长效应大幅增长的时期,努力挖掘技术潜力,顺利实现对于"经济新常态"的跨越。结合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和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应加速推动技术创新从外部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制度与技术创新环境营造。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技术扩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