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3)
2023(12327)
2022(10430)
2021(9818)
2020(8374)
2019(18757)
2018(18987)
2017(36027)
2016(19774)
2015(22648)
2014(22438)
2013(21661)
2012(19878)
2011(18164)
2010(18720)
2009(17366)
2008(16952)
2007(15522)
2006(13871)
2005(12268)
作者
(58109)
(48203)
(48139)
(45595)
(30613)
(23135)
(21826)
(18916)
(18150)
(17331)
(16448)
(16349)
(15523)
(15508)
(14947)
(14841)
(14344)
(14236)
(14149)
(13822)
(12348)
(11934)
(11883)
(10975)
(10900)
(10887)
(10864)
(10574)
(9874)
(9736)
学科
(79776)
经济(79705)
管理(59972)
(56533)
(47656)
企业(47656)
方法(35438)
数学(31180)
数学方法(30551)
中国(24266)
技术(22198)
(20765)
(17611)
地方(17579)
业经(17267)
(17048)
(16348)
理论(14948)
(14338)
银行(14303)
(13745)
技术管理(13688)
农业(13468)
(13451)
贸易(13440)
(13055)
(12799)
金融(12791)
(12352)
(12115)
机构
学院(282106)
大学(279404)
(110735)
管理(108422)
经济(108167)
研究(94957)
理学(92607)
理学院(91553)
管理学(89644)
管理学院(89105)
中国(72158)
(60306)
科学(59860)
(51814)
(48732)
(45770)
研究所(44200)
(43897)
中心(43120)
业大(41770)
财经(40462)
北京(38347)
(37546)
师范(37109)
(36489)
农业(36021)
(35224)
(35047)
技术(34854)
经济学(32701)
基金
项目(186371)
科学(146460)
研究(137570)
基金(130940)
(115200)
国家(114259)
科学基金(97173)
社会(84867)
社会科(80474)
社会科学(80450)
(76926)
基金项目(68470)
教育(65105)
(64290)
自然(62257)
自然科(60848)
自然科学(60827)
自然科学基金(59682)
编号(56953)
资助(53709)
成果(46402)
(43382)
重点(42791)
课题(41526)
(41148)
(40200)
创新(39793)
科研(34936)
项目编号(34626)
计划(34541)
期刊
(123725)
经济(123725)
研究(82417)
中国(62009)
管理(43452)
学报(43420)
(40810)
科学(40523)
教育(39749)
(38659)
大学(32590)
技术(31003)
学学(30485)
农业(28129)
(25334)
金融(25334)
业经(21255)
经济研究(20327)
财经(19451)
(16830)
科技(16612)
技术经济(16428)
统计(16201)
问题(15946)
(15803)
(15718)
图书(13840)
(13755)
论坛(13755)
商业(13355)
共检索到426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中文  姜小冉  张序萍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文献调研和专家筛选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扩散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5个方面选取了2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关键。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缩影,自建立以来就备受国内外关注,构建经济特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经济特区创新能力,为其他地区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作用。文章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可比性、长远性和内涵性原则,围绕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环境创新和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爱东  
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其前提是必须能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科学评估。本文在回顾总结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纯  章骞云  郑王雄杰  
基于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内涵和定义,初步选择了60个评价指标,形成了通过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判别力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理论评估指标进行了多重实证筛选,构建6个评价模块共24个评价指标的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为建筑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晓峰  
技术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价有助于企业对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跟踪和培育,以往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往往着眼于某一时点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少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即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构建一套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作了界定,接着依据建立指标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偏重于动态角度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吉亮  彭灿  
根据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初步构造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模型;利用我国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关数据,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三种定量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根据检验结果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马胜杰  
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活动。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珩  张勤  周典  
医院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医院的发展前景和发展速度,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速度;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医院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进行评价。本文在分析医院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出医院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为评价医院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欣英  
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探讨西部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西部技术创新评价。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许崴  林海明  
区域创新能力可划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四大能力评价子指标体系整合而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可知: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持续增长,2004年~2005年增幅最大。其中科技发展因子持续增长,新产品开发效果与科技资源配置因子、技术研发能力因子、科技投入效果补充因子起伏较大,直接影响了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段肖阳  
从哲学意义上看,创新创业实质上是人在应答环境挑战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持续行动。本研究以自我发展理论为轴心,借鉴人格理论、行动理论和胜任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理论思辨与田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将创新创业过程创造性地划分为七个阶段,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再经过指标评分、专家研讨和指标修订之后,最终构建出一个包含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客观、系统地揭示创新创业能力的成长逻辑,可以为创新创业能力量表开发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元三  李惠娟  
文章首先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2006年江苏省各市的科技统计数据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各市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为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政策、提高各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月征  袁乐平  
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文章借用管理熵理论,从区域创新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到了各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并根据Brusselator模型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据,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东方  
文章以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导向,立足资源型城市创新需求重点,从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了适用于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现阶段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为例,发现山西省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中部地区太原市一支独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晋北大同、朔州等城市创新能力,尤其是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与晋南城市差异明显;晋南内部创新发展不均衡,晋城市无法在短时期内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等问题。城市需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相关手段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由创新带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