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8)
- 2023(7695)
- 2022(5765)
- 2021(4978)
- 2020(4000)
- 2019(8830)
- 2018(8922)
- 2017(18218)
- 2016(9929)
- 2015(11274)
- 2014(11575)
- 2013(11394)
- 2012(10485)
- 2011(9659)
- 2010(9811)
- 2009(9400)
- 2008(9231)
- 2007(8234)
- 2006(7766)
- 2005(7252)
- 学科
- 济(51155)
- 经济(51106)
- 管理(25256)
- 业(21951)
- 中国(20283)
- 方法(16798)
- 地方(15709)
- 数学(15298)
- 数学方法(15228)
- 企(14503)
- 企业(14503)
- 农(13814)
- 业经(10530)
- 制(9983)
- 农业(9040)
- 银(8717)
- 银行(8710)
- 发(8681)
- 财(8675)
- 地方经济(8549)
- 行(8435)
- 环境(8197)
- 贸(7968)
- 贸易(7962)
- 融(7724)
- 金融(7723)
- 学(7697)
- 易(7680)
- 城市(7638)
- 产业(7089)
- 机构
- 大学(151593)
- 学院(151567)
- 济(65884)
- 经济(64337)
- 管理(54478)
- 研究(54142)
- 理学(46193)
- 理学院(45566)
- 管理学(44869)
- 管理学院(44573)
- 中国(41546)
- 京(33387)
- 科学(31929)
- 财(31098)
- 所(26984)
- 财经(24626)
- 研究所(24293)
- 中心(23712)
- 江(22780)
- 经(22240)
- 范(21851)
- 师范(21708)
- 经济学(21475)
- 农(21425)
- 北京(21303)
- 院(19971)
- 经济学院(19560)
- 业大(19240)
- 州(18649)
- 财经大学(18117)
- 基金
- 项目(96097)
- 科学(76582)
- 研究(71932)
- 基金(69698)
- 家(60072)
- 国家(59636)
- 科学基金(50875)
- 社会(48041)
- 社会科(45583)
- 社会科学(45573)
- 基金项目(37076)
- 省(36926)
- 教育(31808)
- 划(31397)
- 自然(30192)
- 编号(29455)
- 自然科(29433)
- 自然科学(29425)
- 自然科学基金(28835)
- 资助(26917)
- 成果(24003)
- 发(23126)
- 重点(22015)
- 部(21062)
- 课题(20854)
- 国家社会(20498)
- 发展(19389)
- 展(19131)
- 创(18989)
- 创新(17988)
共检索到230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国 于洪平
城市化水平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指标之一。我国城市化水平究竟达到怎样的水平 ,引起了学术界广泛争论。本文综合社会经济因素 ,对我国 30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度量 ,为研究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差异及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系数 区域差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家庭 唐袁
运用基尼系数和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城市化基尼系数和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对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的不平衡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较为不平衡,城市化水平由东部向西部地区递减。并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经济发展之初,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拉大;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不断缩小的阶段,但是其缩小速度越来越慢。
关键词:
城市化 基尼系数 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贵军 王丽娟
将城市化水平划分为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水平、社会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城市化水平,构建我国省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年我国31个省域数据,构建我国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将随机干扰引入观测数据的模型敏感性分析显示,参数估计的稳定性较好。基于拟合的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各省域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和比较。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结构方程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燕 聂华林
基于198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设定了协整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总体上,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间的差距较大,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因此,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消除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协整检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扬飞,徐月虎,丁金宏
1990年代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对比 1 990年和2 0 0 0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现状及其在 1 990年代的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模式 :2 0 0 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 ,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的基本格局 ;1 990年代的人口城市化增长幅度的空间格局为北方自东向西逐渐递减 ,南方自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各地区 1 990年代人口城市化及其增幅除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外 ,2 0 0 0年普查统计口径的变化也是原因所在。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区域差异 因素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家庭 赵亮
运用DEA分析方法,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考察我国各省市的城市化效率。首先利用我国各省2002~2006年间的数据,通过对Malmquist效率指数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省市处于效率变动的无效状态,即城市化效率不断降低,这主要是由技术变动的无效导致的;其次,运用CCR模型,借助投影分析,通过比较实际投入值与目标投入值,发现处于DEA无效状态省市的投入要素非集约化度很高,其城市化过程仍旧主要依靠投入要素的粗放型扩张,在要素的投入方面均不具有集约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泓 魏文斌
本文基于流通现代化发展相关理论,通过构建流通产业发展模型,研究了我国流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采用指数分析法对我国不同区域及省份之间的流通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流通现代化产业发展差异性较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我国不同省际之间的发展差异性较大;在我国四大区域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中,区域间的差异性占主要地位。
关键词:
流通现代化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度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都沁军 武强
在分析传统城市化水平度量缺陷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地域景观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水平、环境状态的城市化水平等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对河北省区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指标体系 河北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方音 姚丽丽
在建立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山东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同时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各类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化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山东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龙杰
文章以区域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重为准绳,利用文献[7]中提出的"区域农业人口城市化系数"及有关估计参数,对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定。根据城市化发展过程"S"型曲线运动轨迹,建立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数学模型,据此对我国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趋势分析。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测定 趋势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宣国富 徐建刚 赵静
在建立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安徽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种梯度类型。同时,分析了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各类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化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安徽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蒋耒文,考斯顿
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间城市化水平的差异程度及变动趋势 差别显著。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西部地区城市化速度快于东部,区域间城市化差异趋于缩小;改革开放后的20年则相反。区域间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更深入、综合地探讨。统计分析表明,新中国历史上的省际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在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政府出于管理和政治等方面的考虑,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城镇设置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的变化,对省际城市人口比例的差别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省际城市化水平差异的解释变量很不相同。对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区域城市化水 平差异的估计需要更加准确、合适的指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乐 李陈
从人口城市化、地域景观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等四个方面,构建长三角25座中心城市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测度模型,对2005年、2008年、2010年和2013年长三角中心城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以此为变量,综合运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等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长三角中心城市城市化差异演变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1)长三角中心城市城市化发展表现为核心-边缘格局,其等级性、差异性和地带性特征明显。(2)研究期内长三角中心城市城市化总体差异趋于扩大,且总体差异与分解的泰尔指数组间差异变化一致。(3)研究期内长三角中心城市城市化综合得分敛散性主要表现为发散的状...
关键词:
长三角 中心城市 城市化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新 戴胜利 张志胜
文章首先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30个省份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一方面采用全局参比法、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采用熵权法对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2008—2019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是教育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快于城市化效率。(2)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呈现阶梯状分布,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3)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但是经过12年的发展,在2019年我国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了勉强协调和初步协调状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名豪 李武艳 刘向南 谌明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 ,是一个多维概念 ,而目前城市化水平常用的单一评价指标只能从某个方面反映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化的丰富内涵。以江苏省 1 3个地级市为例 ,通过经济、空间、人口以及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体现城市化内涵的四个方面构造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 1 3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大致分为 5个层次 ,南京、无锡和苏州城市化水平最高 ,常州和镇江居第二层次 ,扬州、南通和泰州属第三层次 ,徐州、盐城和连云港列第四层次 ,淮安和宿迁最低 ,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 ,从南向北...
关键词:
城市化 测度 模糊隶属度 江苏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