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9)
- 2023(13244)
- 2022(11426)
- 2021(10541)
- 2020(8899)
- 2019(20297)
- 2018(20284)
- 2017(39181)
- 2016(21536)
- 2015(24647)
- 2014(24999)
- 2013(24902)
- 2012(24152)
- 2011(22172)
- 2010(22835)
- 2009(21534)
- 2008(21723)
- 2007(20022)
- 2006(18000)
- 2005(16740)
- 学科
- 济(98207)
- 经济(98107)
- 管理(59341)
- 业(54728)
- 企(41352)
- 企业(41352)
- 方法(38023)
- 数学(32992)
- 数学方法(32631)
- 中国(30027)
- 农(28680)
- 地方(27110)
- 学(22753)
- 财(22033)
- 环境(20992)
- 业经(20584)
- 制(19194)
- 农业(18951)
- 贸(18571)
- 贸易(18556)
- 易(17912)
- 银(17458)
- 银行(17416)
- 行(16843)
- 融(16567)
- 金融(16565)
- 和(15728)
- 地方经济(15259)
- 发(14989)
- 划(13782)
- 机构
- 学院(325337)
- 大学(324628)
- 济(132365)
- 经济(129268)
- 研究(118968)
- 管理(116512)
- 理学(98038)
- 理学院(96752)
- 管理学(94957)
- 管理学院(94349)
- 中国(91698)
- 科学(75589)
- 京(71736)
- 所(63422)
- 财(62810)
- 农(59340)
- 研究所(57250)
- 中心(54182)
- 江(52213)
- 业大(48614)
- 财经(48568)
- 农业(46570)
- 范(46464)
- 北京(46378)
- 师范(45997)
- 经(43668)
- 院(42633)
- 州(41953)
- 经济学(40435)
- 省(37215)
- 基金
- 项目(204198)
- 科学(158461)
- 研究(148940)
- 基金(144232)
- 家(126653)
- 国家(125581)
- 科学基金(104636)
- 社会(92275)
- 社会科(87252)
- 社会科学(87223)
- 省(81229)
- 基金项目(76443)
- 划(68989)
- 教育(67279)
- 自然(66404)
- 自然科(64603)
- 自然科学(64580)
- 自然科学基金(63365)
- 编号(61596)
- 资助(59257)
- 成果(51508)
- 发(49989)
- 重点(47379)
- 部(44407)
- 课题(43718)
- 创(41284)
- 发展(39784)
- 展(39144)
- 科研(39047)
- 创新(38790)
- 期刊
- 济(158525)
- 经济(158525)
- 研究(99703)
- 中国(69268)
- 农(54893)
- 学报(53627)
- 科学(48824)
- 财(47317)
- 管理(42033)
- 大学(39388)
- 教育(37320)
- 农业(37302)
- 学学(36944)
- 融(33544)
- 金融(33544)
- 技术(27670)
- 业经(26843)
- 经济研究(24544)
- 财经(24099)
- 问题(21664)
- 经(20732)
- 业(19876)
- 贸(17647)
- 资源(17248)
- 图书(16875)
- 技术经济(16439)
- 理论(15853)
- 版(15840)
- 商业(15684)
- 统计(15345)
共检索到509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兴宪 刘毅 牛树海 刘燕鹏
长期以来,区域发展更加关注经济发展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随着影响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作用的下降,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代表的新的影响要素正在扩大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特征主要表现为特征的区域差异性、要素的区域流动性和区域的空间类型。因此,针对不同的区域应实行不同的区域政策,建立区际之间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合作机制,避免污染要素和污染产业的区际转移。
关键词:
区域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甜 陈中
文章基于2014—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测度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并分析其区域差异与收敛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存在较大的区域间及区域内差异,并以2018年为转折点呈现不同演化特征;2018年后东部地区存在σ发散特征,中部地区不具备典型σ收敛特征,而西部地区呈σ收敛趋势;全国层面存在显著条件β收敛趋势。为此,提出释放区域资源禀赋优势,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率;完善制度体系,实施差异化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推进治理均衡化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收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李蕾
文章通过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17省市2008—2016年数据,在对区域物流、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行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对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圈协调发展水平集中在[0.4,0.8]之间且总体呈下降趋势;物流业生产总值对协调发展水平有负向影响,企业R&D经费投入对协调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向丽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实证测算了2009—2013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并分析了其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整体科技创新综合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且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所有省份均属于科技创新滞后型;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总体偏低且变化平稳,但考察期内不同省份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异,并呈现出显著的"东高、中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度 时空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金开好
一、安徽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环境污染状况堪忧。随着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废”也日益增多.据统计,1990年安徽工业废气排放量为2328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是2552万吨,工业废水量为9.86亿吨。到2000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增至3945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是2815万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虽有大幅度降低,但仍达63106万吨,其中含有大量的酚、氰、硫、COD和石油等有害物质,其综合利用率较低。工业“三废”的增多,使全省有的城市出现酸雨,酸雨严重的城市的酸雨频率已超过50%。在城市遭到污染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也呈加剧趋势,1990年至1998年全省化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文广 陈增帅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与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非常相似的是,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质量也都是伴随着工业化而逐步变化的。为了更好地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情况,本文从时间维度来测度西部生态脆弱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说明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实际情况,通过对西部生态脆弱区的各污染变量与经济增长变量之间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生态脆弱区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朋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服务业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服务贸易额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化经济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却比较小。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南方区域(文章所指为我国东南沿海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的表现和特征,然后基于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背景,分析我国南方区域服务业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存在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区域 服务业贸易 特征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本文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生态环境的成效及问题为例,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间接效应,认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改善中原经济区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出了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直接干预,加快建立信用体系,规范金融生态的信用秩序,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企业的合作,促进信息平台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企业成长 中原经济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斌
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导致苏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政绩考核的片面性,法律的不健全和缺位,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以及无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太湖地区面临着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从整个流域看,太湖仍然没有走出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
关键词:
太湖流域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健 刘东 王帆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探究了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资产对GDP均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影响弹性不同。财政缺口每增长1%,对GDP增长的影响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为0.4%,北京为0.07%;而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大约为0.7,该指标远高于河北和天津两地。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褚钰 付景保 陈华君
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河南省1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8年生态环境和经济的耦合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较高,二者的相对发展指数波动较为频繁,耦合协调等级逐年升高,但距离理想值仍有较大差距,并呈现出以郑州为中心的集聚特征,随着与郑州距离的增加,耦合协调等级逐渐降低。未来,河南省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郑州为中心带动全省整体联动,扩大全方位开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褚钰 付景保 陈华君
构建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耦合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8年河南省19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省2010—2018年生态环境和经济的耦合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研究期内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度较高,二者的相对发展指数波动较为频繁,耦合协调等级逐年升高,但距离理想值仍有较大差距,并呈现出以郑州为中心的集聚特征,随着与郑州距离的增加,耦合协调等级逐渐降低。未来,河南省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以郑州为中心带动全省整体联动,扩大全方位开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宏 杨德刚 乔旭宁 杨莉 王国刚
选取与区域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的34个指标,分别建立区域发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方法,构建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区域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及其整体发展水平作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天北各县市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生态环境条件不一致,各县市区域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也不尽相同。以协调度为分类标准,结合协调发展度与区域发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将天山北坡各县市分为3种类型:①同步协调型,包括石河子、米泉、阜康、奎屯、昌吉和玛纳斯;②趋近协调型,包括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呼图壁、博乐、奇台、木垒;③生态主导型,包括温泉、精河、乌苏、沙湾、吉木萨尔。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关键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岚
近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使许多城市本来就面临的严重空气污染更是雪上加霜 ,彻底治理污染的环境已刻不容缓。本文论述了城市环境现状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沙漠化 植被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包健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对经济转型或经济起飞的国家更是如此。中国的区域不协调由来已久,但是近些年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提上议事内容。本文揭示了我国区域不协调的现状,并从政府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深刻原因,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立足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四项目标,处理三对关系,实施五项措施。
关键词:
区域协调 政府作用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