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7)
2023(9734)
2022(8105)
2021(7309)
2020(5784)
2019(13126)
2018(12841)
2017(24996)
2016(13384)
2015(15177)
2014(15268)
2013(15241)
2012(14745)
2011(13711)
2010(14161)
2009(13304)
2008(13202)
2007(12022)
2006(11175)
2005(10558)
作者
(40104)
(33179)
(32946)
(31191)
(21095)
(15656)
(15151)
(12773)
(12564)
(11955)
(11260)
(10987)
(10718)
(10686)
(10303)
(10218)
(9836)
(9612)
(9594)
(9390)
(8545)
(8197)
(8086)
(7541)
(7532)
(7506)
(7503)
(7419)
(6644)
(6580)
学科
(66917)
经济(66863)
管理(37012)
(36501)
(27355)
企业(27355)
中国(24064)
地方(22586)
方法(20259)
(19441)
数学(17386)
数学方法(17254)
业经(15725)
(13524)
(13446)
银行(13435)
地方经济(13321)
(13163)
农业(13046)
(12815)
贸易(12801)
(12570)
金融(12569)
(12372)
(12210)
(11851)
环境(11124)
(10462)
技术(9920)
(9803)
机构
学院(202710)
大学(200079)
(87297)
经济(85338)
管理(74557)
研究(74174)
理学(62287)
理学院(61506)
管理学(60711)
管理学院(60298)
中国(58319)
(43793)
科学(42604)
(41372)
(37713)
研究所(33579)
中心(32726)
(32255)
财经(31677)
(29757)
(29703)
师范(29527)
北京(28685)
(28411)
(26835)
(26557)
经济学(26346)
业大(24759)
经济学院(23637)
师范大学(23598)
基金
项目(122714)
科学(97016)
研究(95363)
基金(86350)
(73728)
国家(73064)
科学基金(61889)
社会(61012)
社会科(57932)
社会科学(57922)
(48954)
基金项目(44711)
教育(42974)
(41146)
编号(40230)
自然(35977)
自然科(35036)
自然科学(35028)
资助(34582)
自然科学基金(34359)
成果(33960)
(33564)
课题(29228)
重点(28172)
发展(27813)
(27334)
(26886)
(25742)
国家社会(24845)
创新(24122)
期刊
(109132)
经济(109132)
研究(67736)
中国(45895)
管理(30475)
(29229)
(28218)
教育(26458)
科学(26166)
学报(25436)
(24827)
金融(24827)
农业(20180)
业经(19931)
大学(19666)
技术(18271)
学学(18128)
经济研究(17376)
财经(15443)
问题(14969)
(13351)
(12694)
国际(11488)
商业(11479)
图书(10320)
(10286)
论坛(10286)
理论(10210)
技术经济(10202)
现代(10182)
共检索到330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贡生  
与渐进式改革相伴随,中央先是提出区域规划、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然后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而形成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区域板块划分的角度看,先是提出"沿海和内地""东、中、西部"地区,然后提出"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地区",进而形成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的划分;从城市群形成的角度看,先是提出城市建设、大中城市建设、中心城市建设、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特色城镇化、新城市群建设,然后提出城市群规划布局,进而提出新时代要"以城市群为主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之兵  
随着诸多区域战略的出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空间布局已经完成,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本身包含的发展工具、发展目标与发展过程三大属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工具属性上面临战略数量多、空间尺度多、相互交叉多的挑战,在目标属性上面临整体功能与个体功能相融合的挑战,在过程属性上面临实现区域一体化、区域深度合作与区域共赢发展的多重约束。因此,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发展工具层面应坚持战略融合、在发展目标层面应坚持功能耦合、在发展过程层面应坚持制度统合。根据区域协调发展所涉及的区域利益变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战略融合、功能耦合与制度统合目标,应立足区域利益同增原则,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准,强化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基础,深化改革现有政绩考核制度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地  赵雅楠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距仍然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这篇大文章,不能简单地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新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应从进一步破解区域发展困境、打破原有板块格局,发挥区域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作用,加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协同实施等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林木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是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最新概括,为我们提出了新理念和新要求。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索: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和新布局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把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放在前面?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顺序问题,而是包含了一个深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依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倡导区域协调发展、区域总体发展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并行。在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区域类型划分逐渐精确、相关配套政策日渐丰富、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日益明确、区域协作逐渐精细。总体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市场化变革、由相对封闭向对外开放的国际化探索、由学习模仿向中国特色的自主性构建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剑勇  高人元  张雁  
本文从空间效率角度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问题。我们首先给出了空间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区域协调发展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出发,应用贸易引力模型与1997年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计算分析了表征各地区空间效率大小的指标——真实市场潜能。本文发现,中国区域的真实市场潜能按从高到低顺序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沿海地区,第二层次为京津地区与北部沿海地区,第三层次是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居于第四层次。同时,从真实市场潜能构成来看,所有地区的真实市场潜能主要是由本地区内部需求引致的,而其他地区需求与国外需求引致的真实市场潜能较弱;东部与南部沿海地区较快发展产生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耀  
党的十九大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转化,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方略,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稳步增长,尤其是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速,全国区域总体差异呈现收敛态势,但各大区域内部分化值得关注。未来我国区域经济要按照新发展理念,加快培育新增长动能,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协同性。要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以雄安新区建设为样板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发展新模式,以大城市群、特色小(城)镇和乡村振兴为重点构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兰冰  
本文识别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阶段、特征事实与异质性条件,以区域一体化为核心、以"机制、要素、维度"为支撑,致力于构建符合中国实践与特征事实的区域协调发展理论逻辑。在此基础上,围绕打破地方保护的核心命题,剖析地方政府间的复杂博弈关系,提出基于地方政府博弈优化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阐明以驱动地方政府对高水平均衡形成偏好一致性与行动一致性为目标的政策导向,并提出涵盖政策主体、政策机理、时点前置、分析模式、政策工具、数据需求等六大要点的精准化政策设计范式,为政策导向转化为实践方案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军民  王立新  
受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新疆绿洲经济发展普遍具有封闭性、局限性和不平衡性特征,经济规模小而内向,生态约束性强,市场化动力不足,制约了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基于非连续封闭流域的绿洲经济,提出应采取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战略,通过强化开放和流通解决市场问题,采取“相对集中发展战略”,建设大城市、大基地和大通道,克服市场化结构和布局矛盾,发展流域生态经济的战略构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洪谦  赵锡林  李秀松  
区域经济合作是横向经济联合的重要形式,是地区经济专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市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实现经济区域中金融市场的合作与发展,为建立全国统一、规范、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奠定基础,这是一个值得金融理论界共同探讨的课题。背景:非均衡经济下的区域金融市场区域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应体现如下基本特点: 一、区域金融市场的建立应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与社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任以胜  陆林  朱道才  
边界作为一种自然和体制作用下形成的综合性空间地理要素,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阻碍了跨行政区域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行政边界研究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迫切性。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缺憾:重视实证研究,忽视边界作为空间地理要素的理论研究;注重空间尺度,缺乏行政边界尺度转换的探讨;依赖单一方法,欠缺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与融合。因此,为解决行政边界壁垒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服务于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的新需求,应该重视行政边界领域的理论研究,系统阐释边界作为空间地理要素的本质内涵,重点开展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格局—机制"、不同尺度空间边界区域的政策体系、不同尺度空间行政边界的尺度转换、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路径等领域研究,加强综合性与系统分析方法、区域性与区域分析方法等运用,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引领人民生活走向更美好更公平的新时代。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四大板块区域布局奠定区域协调发展基础。八大城市群、11个自贸试验区和18个国家级新区构成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点,服务于"三大战略"和"四个板块"区域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解决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难题,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  
区域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战略──以河南为例苗长虹(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对国民经济整体而言,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是一个统一完整的系统。它们之间能否做到有机协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城乡社会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国民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姚丽斌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逐步转向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本文着重阐述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施思路 ,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战略是兼顾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中间发展思路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洪  刘纯明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推动乡村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大战略,它既具有战略层面上的宏大,又具有乡村治理层面上的具体,有效治理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当下的西部农村可划分为四种类型:近郊村、资源村、贫困村、普通村。不同类型的乡村发展需求不一,治理侧重不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乡村治理在微观层面具有较强的耦合性,这一战略布局引领我们构建西部乡村有效治理的四个维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当下西部乡村治理提供目标引领,在贫困乡村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成为现阶段的共识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西部乡村治理提供动力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助推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西部乡村治理提供保障引领,营造有序、安全和正义的发展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为西部乡村治理提供组织引领,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三农"工作队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