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48)
- 2023(17372)
- 2022(13887)
- 2021(12420)
- 2020(10305)
- 2019(22642)
- 2018(22593)
- 2017(43669)
- 2016(23974)
- 2015(26561)
- 2014(26543)
- 2013(26071)
- 2012(23915)
- 2011(21408)
- 2010(21555)
- 2009(20696)
- 2008(20847)
- 2007(19002)
- 2006(17218)
- 2005(15971)
- 学科
- 济(105297)
- 经济(105135)
- 业(92250)
- 管理(84446)
- 企(81031)
- 企业(81031)
- 方法(41223)
- 业经(34521)
- 财(33755)
- 农(33598)
- 数学(32404)
- 数学方法(32145)
- 中国(29816)
- 制(26011)
- 农业(23442)
- 务(22769)
- 财务(22738)
- 财务管理(22703)
- 企业财务(21542)
- 地方(20600)
- 技术(19499)
- 贸(18746)
- 贸易(18737)
- 体(18662)
- 银(18330)
- 银行(18280)
- 易(18247)
- 学(17787)
- 和(17723)
- 划(17599)
- 机构
- 学院(356389)
- 大学(353791)
- 济(149502)
- 经济(146623)
- 管理(137410)
- 研究(119230)
- 理学(117755)
- 理学院(116475)
- 管理学(114816)
- 管理学院(114155)
- 中国(93553)
- 京(74501)
- 财(73954)
- 科学(72099)
- 农(64881)
- 所(60915)
- 财经(57945)
- 江(55295)
- 研究所(54886)
- 中心(53581)
- 业大(53317)
- 经(52516)
- 农业(51149)
- 北京(46444)
- 经济学(46177)
- 范(43792)
- 州(43319)
- 师范(43281)
- 院(42787)
- 财经大学(42689)
- 基金
- 项目(231731)
- 科学(183718)
- 基金(169816)
- 研究(168163)
- 家(148972)
- 国家(147681)
- 科学基金(126481)
- 社会(110427)
- 社会科(104682)
- 社会科学(104658)
- 省(90801)
- 基金项目(89827)
- 自然(80356)
- 自然科(78475)
- 自然科学(78447)
- 自然科学基金(77096)
- 划(76094)
- 教育(75446)
- 资助(67201)
- 编号(66499)
- 成果(54333)
- 重点(52496)
- 部(51144)
- 发(50908)
- 创(50703)
- 业(46837)
- 创新(46785)
- 制(46604)
- 国家社会(46543)
- 课题(46021)
- 期刊
- 济(171825)
- 经济(171825)
- 研究(104991)
- 中国(68565)
- 农(60811)
- 财(59249)
- 学报(56683)
- 管理(55056)
- 科学(52605)
- 大学(42943)
- 农业(40958)
- 学学(40847)
- 融(36360)
- 金融(36360)
- 教育(31473)
- 业经(30140)
- 财经(29487)
- 技术(29258)
- 经济研究(27042)
- 经(25363)
- 问题(23531)
- 业(23183)
- 技术经济(18719)
- 贸(18308)
- 商业(17555)
- 版(17529)
- 现代(17373)
- 科技(16291)
- 世界(16071)
- 理论(16018)
共检索到537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和勇 姜观尚
针对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整体水平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从效益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3个维度构建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以熵值法作为衡量方法进行测度,并进一步从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但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总体处于"东高西低、梯度分布"格局;全国层面,人力资本和经济环境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明显,资金投入和外贸环境则起负向作用;区域层面,因区位优势不同,各因素的影响作用也发生改变,其中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影响作用最大,制度环境对中部地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外贸环境对东部地区的影响作用被冲淡。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分配资金、平衡政策使用、加快经济发展、加大教育投资、优化外贸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7个方面提出推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区域创新 熵值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和勇 何泓漫
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起到了支撑作用,但贸易摩擦等问题日趋加剧,迫使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面临着不均衡、不全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了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2017~2021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与制造业转型绩效的关联度进行计算,并对不同数字化发展水平地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最大程度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发展领先的地区应该更加重视绿色发展,中等的地区应该更加重视创新和成果的转化,落后的地区应该更加重视营销模式的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琴梅 王廷赫
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技术革新、数字能力革新以及数字效益革新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行测度,应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逐年提高,且东部地区最高,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依次降低。人口老龄化总体上会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积极影响,并且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作用较强,而东部地区作用较弱。人口老龄化对数字能力革新与数字效益革新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对数字技术革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减少劳动力供给、倒逼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和增加居民储蓄来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但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据此,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和加快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制造业 数字化转型 区域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庞瑞瑞 汪明艳
依据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其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变化趋势、行业异质性及省市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十年来不断提升,且提升速度分成三个阶段,2012~2015年数字化转型水平提升最快,2015~2017年提升速度次之,2017~2021年提升速度有所放缓;31个省级行政区数字化转型水平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相对而言较低;制造业各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各不相同,其中数字化转型指数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仪表仪器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哪些因素驱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文章采用“技术—组织—环境”(TOE)的分析框架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基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投入、金融支持对于数字化转型影响为正并且非常显著,高管学历和企业规模对数字化转型有一定的影响;分行业类型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最大,金融支持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最大,高管学历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最大。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因此,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企业应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特别是高管要重视数字化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童雨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哪些因素驱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文章采用“技术—组织—环境”(TOE)的分析框架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基于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投入、金融支持对于数字化转型影响为正并且非常显著,高管学历和企业规模对数字化转型有一定的影响;分行业类型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最大,金融支持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影响最大,高管学历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最大。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结论。因此,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企业应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特别是高管要重视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畅 潘慧峰 李珮 冯雅欣
不同于以往文献采用词频统计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上市公司实际资金投向构造了新的数字化转型的度量指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效率,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2)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媒体监督、应用虚拟仿真技术两个渠道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效率。本文从绿色创新效率视角为理解数字化如何引领绿色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静 左胜强
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转型以实现经营管理数字化,从而推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是推进数字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1年流通业及各省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绿色经济效率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两者呈U型非线性关系。机制检验表明,绿色创新在数字化转型对绿色经济效率的U型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本文为积极推动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区域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国家数字化生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锋波 钟坚 刘胜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结构视角,以2010—2021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年报与财务数据为基础,利用Python分词处理与人工识别构建数字化词典,并以文本分析法构建了制造业数字化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总体上,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该效应在采用“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和清朝城墙数据作为历史工具变量等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但存在区域、所有制、要素密集度异质性方面的差异;(2)机制上,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强度与增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为中介效应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且中介效应贡献份额“技术创新效应”较大,“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效应”较小;(3)进一步分析不同制造业服务化方式和数字经济依赖程度的制造企业显示,这一促进效应在与现有产品存在“战略匹配关系”的嵌入式服务化和较高数字经济依赖程度的制造企业更为明显。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贺梅 王燕梅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立足数字经济背景探讨如何通过保护劳动所得促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员工工资。在此基础上,本文检验了背后的作用机制,发现经济租金分享和就业结构调整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员工工资关系中发挥了正向的传递作用,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租金增加和高技能劳动者占比提升→员工工资提高的传导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员工工资的提升作用分别在高数字化行业、资本密集型企业、非国有企业、高市场集中度行业、大企业更为突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积极把握数字技术应用带来的机遇,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工资合理增长和就业结构优化的作用,以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窦永香 刘子圆 杨东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过程机制模型,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供应链集成对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起正向调节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制造业企业中显著,而在国有制造业企业中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宏任
当前,全国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把握数字经济加快转型的重要契机,以“数字经济、工业互联、制造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工业企业如何强化创新驱动,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突破,提升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扎实举措,很有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扬 李长英
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时点DID模型,考察该政策与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间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加速折旧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人力投入和缓解融资约束三个方面加快了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该政策效应存在行业层面和文本层面有着异质性:从行业来看,加速折旧政策没有提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从文本来看,加速折旧政策对“区块链技术”的影响并不显著。未来,政府层面应继续加强加速折旧政策宣传作用,并针对不同行业实施差异化政策,拓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企业层面应提升自身融资能力、畅通人才输送通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戈宁 万泳淇 杨浩昌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其创新绩效,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渠道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提升创新绩效,成本领先战略的中介路径并不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才能显著提升创新绩效,市场竞争强度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获得高新企业认定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明显,国有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无法显著提升其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