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4)
- 2023(9787)
- 2022(8386)
- 2021(7831)
- 2020(6653)
- 2019(15123)
- 2018(15441)
- 2017(29573)
- 2016(15687)
- 2015(17806)
- 2014(18026)
- 2013(17920)
- 2012(16898)
- 2011(15243)
- 2010(15584)
- 2009(14986)
- 2008(14860)
- 2007(13713)
- 2006(12383)
- 2005(11262)
- 学科
- 济(64929)
- 经济(64856)
- 管理(55078)
- 业(53678)
- 企(43632)
- 企业(43632)
- 方法(27671)
- 数学(23513)
- 数学方法(23196)
- 中国(20644)
- 技术(18541)
- 财(17599)
- 农(16509)
- 业经(15176)
- 制(15111)
- 地方(15007)
- 学(13122)
- 技术管理(12769)
- 银(12668)
- 银行(12655)
- 行(12130)
- 贸(11987)
- 贸易(11972)
- 易(11636)
- 理论(11182)
- 融(10808)
- 金融(10807)
- 务(10786)
- 财务(10753)
- 和(10735)
- 机构
- 大学(234942)
- 学院(233150)
- 管理(94274)
- 济(92318)
- 经济(90022)
- 理学(79750)
- 理学院(78893)
- 管理学(77665)
- 管理学院(77195)
- 研究(74556)
- 中国(60062)
- 京(50948)
- 财(45600)
- 科学(45529)
- 所(37270)
- 江(36429)
- 中心(35689)
- 财经(35375)
- 研究所(33231)
- 北京(32655)
- 农(32295)
- 经(31745)
- 业大(31103)
- 范(31035)
- 师范(30740)
- 州(29883)
- 院(27304)
- 经济学(26770)
- 财经大学(25897)
- 农业(25166)
- 基金
- 项目(148630)
- 科学(117661)
- 研究(111687)
- 基金(106017)
- 家(91343)
- 国家(90580)
- 科学基金(78137)
- 社会(70593)
- 社会科(66896)
- 社会科学(66879)
- 省(59465)
- 基金项目(56355)
- 教育(50856)
- 划(49512)
- 自然(48993)
- 自然科(47841)
- 自然科学(47828)
- 自然科学基金(46985)
- 编号(46943)
- 资助(42325)
- 成果(39627)
- 创(35251)
- 重点(33140)
- 发(32412)
- 部(32211)
- 创新(32042)
- 课题(31929)
- 项目编号(29884)
- 国家社会(28653)
- 教育部(27526)
- 期刊
- 济(106438)
- 经济(106438)
- 研究(69622)
- 中国(50022)
- 管理(37004)
- 财(35043)
- 学报(32618)
- 科学(30728)
- 农(27969)
- 教育(27664)
- 大学(24743)
- 技术(23567)
- 融(22843)
- 金融(22843)
- 学学(22415)
- 图书(19840)
- 农业(19264)
- 业经(17547)
- 财经(17272)
- 经济研究(16545)
- 经(14914)
- 书馆(13913)
- 图书馆(13913)
- 技术经济(13820)
- 问题(13741)
- 理论(13104)
- 科技(13031)
- 策(12167)
- 统计(12156)
- 实践(12013)
共检索到362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昌平 赵杨
区域创新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充分而完善的信息服务作为保障。文章在构建信息服务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我国30个地区创新发展中的信息服务投入效益进行定量测评,并以湖北省为例探讨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具体原因。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信息服务投入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理论推进和国家创新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伟红 王春和 陈敬霞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建立政策经济收益的灰色评价模型———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改进的灰色多项式模型,对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政策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以河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明广 李高扬
文章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另外,评价指标的权重对最终的创新绩效评价影响很大,为了尽量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评价矩阵的固有信息,利用逼近理想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绩效 灰色关联投影 理想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颖 梅开 张彦博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技术进步的作用。而区域创新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分两阶段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4省市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旨在为提高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提供基础性资料。本文在指标体系设立时考虑大学和中介机构两因素在区域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所以将两指标纳入到指标体系中,以使问题考察的更加全面。
关键词:
区域创新 DEA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海超 范诗婕
伴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建立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评价模型,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进行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评价与分析,以为我国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评判方法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学习型区域 区域创新系统 成熟度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传忠 王金杰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聚类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率的不断提高,但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具体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新
本文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方法,从知识流动、产业集聚、空间集聚三个方面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知识流动重在分析知识在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是要素间互动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由关联企业专业化协作形成产业簇群的机制;空间集聚描述系统运行过程中创新活动空间推移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香花 苏彩平
在创新系统的视角下,文章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环境四个角度构建了含有42个指标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初步筛选出5个重要指标、18个普通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基底变量筛选出了13个相互正交的指标变量。采用个性综合评价从东、中、西部地区,对我国30个省市和13个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蕾 张军涛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的创新行为,更取决于创新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出发点,从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创新扩散系统和创新支撑环境4个子系统维度,从创新资源的投入、创新成果的产出、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环境等几个层面,共96项评价指标,构建一个既能够从总体上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够描述各个区域创新子系统和区域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又能体现创新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区域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展昭 唐朝阳
对"熵"在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中的本质含义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全局的视角分别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绩效评价模型和功能绩效评价模型,基于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在"结构-功能"二维分析框架下,对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了动态评价。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绩效呈现出与功能绩效完全相反的"西高东低"的态势,中西部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绩效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在功能绩效方面,北京、广东、上海及天津等仍然是第一梯队,其中广东省区域创新系统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其功能绩效目前稳居全国第一,而北京和上海等省份区域创新系统功能绩效近几年呈现下滑的发展趋势;通过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功能"二维视角的分析,发现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绩效和功能绩效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功能绩效的提升往往是以牺牲结构绩效为代价的,且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对复杂性科学在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和深度有所拓展;另一方面,对我国各区域间的合理分工与深度合作及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键词:
熵值法 全局视角 区域创新系统 绩效评价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小英
从理论上来说,创新系统产出的形式很多。为了更好地衡量创新产出成果,本文将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析评价。学者们普遍认为专利数量能够较好地表示创新产出,那么同样,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也应作为计量创新产出方法之一。由于不同专利在经济价值上有很大差别,申请专利的倾向也因企业规模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还应采用另一个创新产出指标,即地区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所有产品销售收入比例,来反映各地区创新产品所产生的效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洪文 宋丽萍 刘玮
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绩效评价的方法很多,有仿生学的视角、系统动力学视角、投入产出视角、共生演化动力视角、链式关联网络的DEA模型视角、耗散与灰色关联熵的RIS演化视角等。考虑到区域创新是个复杂的过程,创新资源投入、运作、关联、产出、转化等都贯穿于全过程,即区域创新投入与产出是多变量的、不同量纲的,测量其绝对效率非常困难,只能采取相对效率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同时,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全国各个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区域创新绩效,本文的分析也基于此,对全国划分东、中、西3个大范围,以各个省份为区域边界,研究其相对的创新系统运作绩效。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绩效 DEA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国旺 李柏洲
文章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将其作为评价区域创新系统效率的定量评价方法。根据构建的指标体系与C2R模型,可以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进行评价。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效率 评价 DEA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明广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加大了科技创新的投入,相比科技创新投入的增速,科技产出却增长较慢。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取决于评价方法和评价因素指标,目前,评价方法的研究已日臻完善,但对评价因素指标还未达成共识。鉴于此,本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汇总分析,并结合实证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2)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模型,从而揭示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程度与方向;(3)给出几点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水平的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绩效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柏翔 丁永波 凌丹
区域创新系统是具有多个创新主体和交互网络结构并进行创新行为的复杂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为此,文章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思路,运用熵理论以及耗散结构理论,对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文章重点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熵增原理、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模型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熵值评估法,并以长春区域创新系统为例,对其研究结论进行了验证,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