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727)
- 2023(22424)
- 2022(19364)
- 2021(17944)
- 2020(15417)
- 2019(35063)
- 2018(34773)
- 2017(66500)
- 2016(36778)
- 2015(41467)
- 2014(41092)
- 2013(40392)
- 2012(37323)
- 2011(33932)
- 2010(34110)
- 2009(31834)
- 2008(31951)
- 2007(28632)
- 2006(25182)
- 2005(22360)
- 学科
- 济(142722)
- 经济(142533)
- 管理(109933)
- 业(103603)
- 企(86870)
- 企业(86870)
- 方法(64854)
- 数学(55961)
- 数学方法(55198)
- 财(41116)
- 中国(39078)
- 农(39073)
- 学(33444)
- 业经(32611)
- 制(31385)
- 地方(28569)
- 贸(26979)
- 贸易(26962)
- 易(26165)
- 务(25916)
- 财务(25826)
- 农业(25800)
- 财务管理(25766)
- 技术(24706)
- 银(24614)
- 理论(24535)
- 银行(24516)
- 企业财务(24338)
- 行(23300)
- 融(22857)
- 机构
- 大学(531293)
- 学院(529008)
- 济(205904)
- 经济(201321)
- 管理(200467)
- 研究(179651)
- 理学(173016)
- 理学院(170960)
- 管理学(167619)
- 管理学院(166659)
- 中国(133850)
- 科学(115493)
- 京(113536)
- 财(98825)
- 农(95672)
- 所(93052)
- 研究所(84880)
- 业大(84215)
- 中心(81307)
- 江(79643)
- 财经(78281)
- 农业(75750)
- 北京(71383)
- 经(70919)
- 范(69756)
- 师范(68914)
- 院(64901)
- 州(63923)
- 经济学(62395)
- 财经大学(58044)
- 基金
- 项目(357266)
- 科学(278447)
- 基金(257059)
- 研究(253877)
- 家(227592)
- 国家(225721)
- 科学基金(191122)
- 社会(158027)
- 社会科(149581)
- 社会科学(149539)
- 省(141353)
- 基金项目(135956)
- 自然(126868)
- 自然科(123890)
- 自然科学(123846)
- 自然科学基金(121639)
- 划(119762)
- 教育(117945)
- 资助(106077)
- 编号(102586)
- 成果(84273)
- 重点(81308)
- 部(77804)
- 发(75956)
- 创(75374)
- 课题(71976)
- 创新(70173)
- 科研(69032)
- 计划(67202)
- 大学(65966)
- 期刊
- 济(225296)
- 经济(225296)
- 研究(151680)
- 中国(102150)
- 学报(94374)
- 农(86213)
- 科学(82260)
- 财(77839)
- 管理(73931)
- 大学(69913)
- 学学(66106)
- 教育(58902)
- 农业(58450)
- 融(46080)
- 金融(46080)
- 技术(45144)
- 财经(38614)
- 业经(37004)
- 经济研究(35919)
- 经(33087)
- 业(30888)
- 问题(29686)
- 版(27582)
- 科技(26228)
- 图书(25627)
- 技术经济(25197)
- 业大(24256)
- 理论(24254)
- 统计(23759)
- 贸(23356)
共检索到775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继通
本文基于创新成本控制视角,综合运用DEA方法、Malmquist指数、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2015年我国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创新效率动态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西部板块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东部增长最慢,呈现出由西到东依次递减的梯次发展格局;中部、西部和东北三大板块创新效率增长不仅源于技术进步,也得益于技术效率提升,东部板块主要受技术进步影响,技术效率则存在阻碍作用;政府支持、企业自创是我国各板块创新效率提升的主因,而研发投入、城镇化、对外开放对各板块的影响差异较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区域协同创新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臧欣昱 马永红 王成东
在定性分析基础上,系统揭示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其作用模型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设;建立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效率视角选择其测度方法并构建相应测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测度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的驱动强度及影响因素的影响水平,进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驱动因素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促进区域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协同创新主要受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因素驱动;环境质量因素和创新主体能力因素对协同创新具有正向影响,而创新主体距离对区域协同创新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秦阳
创新效率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而区域创新环境直接影响了区域创新效率的高低。文章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区域创新能力高低的表征变量,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定量测度了创新链接、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和创新熟练度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地区之间的区域创新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区域创新链接、创新意识、创新基础和创新熟练度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 曾坤
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因素可以分为直接要素投入和外部创新环境两个方面,二者均对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以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数据为基础,运用Moran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并建立直接要素投入和区域创新外部环境因素与专利产出的实证模型,通过OLS和空间计量两种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区域创新产出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区域创新行为具有空间集中分布的特点,并且区域创新集群的现象比较明显;创新环境外部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单纯增加人口数量并不能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创新环境诸因素中,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高校毕业人数和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文炳洲 陈琛
创新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发展创新实力是突出发展困境和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道路,也是改善区域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要素。本文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因素对于区域创新效率影响权重,以2008-2016年的我国31个省份及地区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区域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运用shapley分解方法分析各个影响因素对于区域创新效率影响的权重比例,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因地制宜以缩小各地区区域创新效率的不均衡发展,为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楠 李星 吴婷
基于2011—2020年10年的序列数据,通过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9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区域比较,得出了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四个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2)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幅度,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份增长幅度排名靠前;(3)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绿色技术能力、环保投入强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绿色技术能力这两组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极强的解释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穆楠 李星 吴婷
基于2011—2020年10年的序列数据,通过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9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区域比较,得出了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四个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2)各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幅度,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份增长幅度排名靠前;(3)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绿色技术能力、环保投入强度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主要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绿色技术能力这两组双因子组合的交互作用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有极强的解释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春杨 翁蒗
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的度量指标,运用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中国区域创新差距的时空变动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3年间,中国区域创新相对发展率差异较大,省际创新呈现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的省际创新差距持续增大,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而区域间创新差距先增大后减小,由此推动区域创新总体差距以2007年为分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的省际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持续增加,而区域间创新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却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各地区不同的科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蒋天颖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2001—2011年区域创新水平存在的差异及其时空格局演化,并探讨了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0年间,我国区域创新差异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我国区域创新水平表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并逐渐呈现空间集聚的态势;我国区域创新增长水平也存在差异;人才因素已经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区域创新 时空演化 空间自相关 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垒 张子彧
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南北经济分化的新特征,探明南北分化加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已变得十分迫切.该文在梳理南北经济分化态势和区域创新差异格局的基础上,基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大逻辑,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南北经济发展分化的成因.研究表明:1) 2013年以来随着北方经济增长快速回落,我国南北经济分化走势愈益突出;2)北方与南方在创新能力上的落差同样较大,且区域创新鸿沟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3)造成南北经济分化加剧的最重要因素在于地区创新能力差异,资本积累速度的快慢对南北分化的产生有较大贡献,制度因素也可以部分解释南北经济增长分化,但劳动力因素并不构成南北经济分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还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分化的加剧.上述结论可以为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南北经济分化 区域创新能力 经济新常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兰海霞 赵雪雁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探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DEA方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测算了中国2001—2015年的区域创新效率及区域差异,利用NICH指数和Hurst指数进一步分析各省份创新效率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中国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5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2013年后出现明显的交替节点;②中国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差异趋于收敛。其中,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带内差异引起,且地带内差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地带间差异仅占总体差异的1.96%;③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由分散趋于集中,其中,东部各省市的创新效率分布比较稳定,中西部地区均衡化趋势明显,创新效率"东—中—西"的分异格局逐步弱化;④未来,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西—中—东"递减式空间布局将得到延续和强化;⑤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市场和创业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但各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强度和方向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康继军 侯雪琨
研究了1998—200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数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考虑到区域变量间存在空间相关性,采用普通面板模型与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提出落后地区政府应加大本地区对科研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改善科技创新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婧 谭清美 白俊红
效率问题是中国科技创新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1998-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以专利为创新的产出指标,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为创新的投入指标,应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各地区创新过程中的效率情况进行了实证测评,并就影响创新效率的环境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主要的研究发现有: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投入对创新产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R&D人员投入比R&D经费支出具有更高的产出弹性;劳动者素质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正影响,而产业结构有显著的负影响,这可能与专利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有关;各地区的创新效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且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越来越...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元地 陈禹
以中国内地31个省(市)数据为基础,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本质及特征为依据,构建了一套区域"双创"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在控制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各地区"双创"投入产出转化效率。研究显示,目前各区域"双创"效率发展不均衡,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除个别地区达到1以外,其它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效率缺损。最后,根据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大小,对31个省市的"双创"效率进行四分图归纳,根据归纳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双创"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
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和Tobit的实证分析
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和tobit的实证分析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价值链视角下的两阶段分析
基于Super-NSBM模型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创新要素区域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时间差异分析
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