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6)
2023(8828)
2022(7759)
2021(7038)
2020(6320)
2019(14607)
2018(14418)
2017(28928)
2016(15897)
2015(18358)
2014(18608)
2013(18841)
2012(18175)
2011(16807)
2010(16971)
2009(16293)
2008(16357)
2007(15117)
2006(13406)
2005(12323)
作者
(50993)
(42571)
(42247)
(40402)
(26786)
(20451)
(19570)
(16670)
(15963)
(15088)
(14481)
(14236)
(13597)
(13562)
(13458)
(13333)
(13179)
(12655)
(12449)
(12357)
(10787)
(10615)
(10513)
(9761)
(9691)
(9533)
(9532)
(9431)
(8677)
(8577)
学科
(73103)
经济(73032)
管理(41131)
(39514)
方法(32967)
(29827)
企业(29827)
数学(29314)
数学方法(29078)
中国(20572)
(19866)
地方(16889)
(16731)
(16074)
(14953)
贸易(14948)
(14772)
(14506)
业经(13435)
农业(12835)
(12497)
银行(12455)
(11954)
(11650)
金融(11648)
(10971)
环境(10467)
地方经济(10220)
(9272)
理论(9220)
机构
大学(247071)
学院(244549)
(103067)
经济(100827)
研究(89994)
管理(88161)
理学(74876)
理学院(73896)
管理学(72636)
管理学院(72178)
中国(68486)
科学(56656)
(54075)
(48572)
(48042)
(47080)
研究所(44074)
中心(40352)
业大(38175)
(37983)
财经(37791)
农业(37740)
北京(34737)
(34035)
(32883)
师范(32497)
经济学(32308)
(31957)
(30145)
经济学院(29375)
基金
项目(154822)
科学(119812)
基金(110773)
研究(110187)
(98302)
国家(97523)
科学基金(80416)
社会(68284)
社会科(64563)
社会科学(64541)
(60302)
基金项目(58496)
自然(52286)
(52223)
自然科(50952)
自然科学(50930)
教育(50517)
自然科学基金(50008)
资助(46370)
编号(45121)
成果(37897)
重点(36133)
(35087)
(34827)
课题(31885)
(31295)
科研(30138)
计划(29674)
创新(29464)
教育部(28850)
期刊
(116129)
经济(116129)
研究(74167)
中国(46657)
学报(42502)
(42031)
科学(37634)
(35485)
管理(31177)
大学(30791)
学学(28928)
农业(28291)
(24336)
金融(24336)
教育(24191)
技术(19845)
经济研究(19162)
财经(18902)
业经(18520)
问题(16425)
(16321)
(15052)
(14529)
理论(12674)
技术经济(12639)
国际(12622)
商业(12228)
统计(12116)
(11917)
图书(11424)
共检索到371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世键  黄良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岚  
近年来我国区域差距演变呈现出新特点:以2003年为拐点,省际差距、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差距趋于缩小。但从中长期看,能否保持这种趋势充满不确定性,它取决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国际环境。总体来看,在考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优先次序时,应把缩小社会发展差距作为优先政策目标。逐步实现国家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应当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博旭  柳卸林  王宁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分析结果,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格局、时空演变、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战略选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已逐渐形成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为引领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区域之间的整体创新能力差距趋于收敛;但现阶段,我国依然面临区域性创新不协同、创新能力发展不同步和创新能力不平衡由“东西”转向“南北”等问题。未来,各省份应通过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把握数字经济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和打造创新增长极等方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三忙  李树民  
本文使用基尼系数分析了1987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表明:一方面,1987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入境旅游在全国省区之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存在广泛的差异;另一方面,这种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演变趋势。通过使用分省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航线数、旅游产品丰富程度、海外市场接近度和基础设施状况是决定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显著因素。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明  商静  
自区域规划诞生起,城市规划师从物质空间角度、政治家和经济学者从区域发展角度,对区域规划一直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在"联合选厂"、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群规划、经济区规划等的推动下,编制体系和技术方法不断成熟。未来,区域规划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研究空间需求的新变化。面对规划体制改革,必须实现编制内容的创新。面对区域治理的新要求,必须发挥中央、地方、市场和民间的共同作用。面对技术的日新月异,必须实现分析方法的精细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咏  
畜产品需求增长是决定我国未来农户饲养演变的重要因素。在城镇居民畜产品消费进入合理增长阶段、农民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阶段暂不会到来的背景下 ,未来我国农户饲养演变将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小规模分散饲养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 ;未来农户饲养继续呈现区域性不平衡 ;经济实用型新技术是未来农户饲养演进的主要技术路线 ;农户饲养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同环境保护相结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磊  季民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效率不断地提高,但是在某些年份存在波动现象。采用非线性分形理论及分形分析R/S方法,科学定量地描述了中国以及各个地区能源效率的演变趋势。首先采用分形理论对1978-2008年的中国能源效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能源效率发展演变存在Hurst现象,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并依照"五年计划"来划分时间序列样本为研究区间,结合"五年计划"详尽地解释说明了中国能源效率变动的原因。然后将数据扩大为样本期为1995-2008年29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变系数模型进一步对各个地区的能源效率进行分析,发现除海南外其他地区的能源效率演变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持续性规律,各个地区能源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久文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起伏之后,未来将在四个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趋势,这四个方面是:区域创新、城市化、区域开发和城乡统筹与区域统筹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其忠  
工业化产生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研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R/S分形方法,使用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1年期间的序列数据。首先,以能源消费总量为控制变量,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分是工业废气排放。然后,着重分析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的R/S分形轨迹。实证结果表明:它们的Hurst指数均介于0和5之间,说明其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未来变化呈负相关性,但它们的分维值却不同,全国和中部地区距1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晨  赵文卓  
本文首先通过聚类分析,利用1 9 8 0年和2 0 1 1年两年金融产业的相关数据,描绘了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分布状态。在分析每个省份金融产业近十年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区域金融产业发展差异的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计算G I N I系数测算了区域间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会娟  刘军  
1985~2013年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2006年后开始缩小。分解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大但2005年之后开始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但2002年后轻微下降。除了发展战略、要素投入等各种传统因素外,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胜春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方年度生产总值数据以及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章首先研究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1993~2012年的发展和变化,然后研究了中国区域2000~2010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最后从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两个方面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找到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差异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大幅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隐性失业问题不容忽视。不过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表现出超过东部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祝滨滨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东北亚各国以提升产业功能为动力,以产业升级、技术转移为主要手段,推动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日韩将成为区域内的研发中心,以其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与各国合作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中国在承接产品和技术转移的同时,加速以国产化为目标的全面创新过程,将成为加工制造业基地;俄罗斯则以其"能源大国"的天然优势面向东北亚市场,以"能源安全"为目标,加强能源基地建设。东北亚各国的核心竞争优势日益凸显,由以垂直分工为主转向水平分工为主的新的分工体系将逐渐形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甬军  陈爱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1992~2012年我国31个省份农业TFP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我国农业TFP的年均增长率为3.1%,对第一产业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度为79.210%;技术进步是引致我国及各省份农业TFP变动的主要因素,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农业TFP依次下降,1993年以来各省份的农业TFP不存在σ收敛;人力资本含量、灌溉面积占比、工资性收入占比和农业财政支出占比对农业TFP有正面影响,而农业产值占比、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具有约束作用,这些因素的趋势性变化引致了区域农业TFP的发散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