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4)
- 2023(15201)
- 2022(12840)
- 2021(11791)
- 2020(9810)
- 2019(22383)
- 2018(21918)
- 2017(42406)
- 2016(23062)
- 2015(26143)
- 2014(26336)
- 2013(26461)
- 2012(25430)
- 2011(23298)
- 2010(24015)
- 2009(22924)
- 2008(22415)
- 2007(20568)
- 2006(18558)
- 2005(17316)
- 学科
- 济(106950)
- 经济(106848)
- 业(66841)
- 管理(57039)
- 农(51895)
- 企(42416)
- 企业(42416)
- 方法(38412)
- 中国(37059)
- 农业(34418)
- 数学(34197)
- 数学方法(33916)
- 地方(30522)
- 融(28825)
- 金融(28823)
- 银(28454)
- 银行(28419)
- 行(27535)
- 业经(26114)
- 财(25188)
- 制(24379)
- 贸(20114)
- 贸易(20095)
- 学(19599)
- 易(19485)
- 发(17638)
- 环境(15566)
- 体(15557)
- 地方经济(15005)
- 技术(14237)
- 机构
- 学院(342535)
- 大学(338033)
- 济(146764)
- 经济(143515)
- 管理(124474)
- 研究(123988)
- 理学(105136)
- 理学院(103865)
- 管理学(102200)
- 管理学院(101555)
- 中国(101255)
- 农(74369)
- 科学(74264)
- 京(72711)
- 财(68752)
- 所(64731)
- 中心(58788)
- 研究所(58115)
- 农业(57248)
- 江(54553)
- 业大(53578)
- 财经(53038)
- 经(47912)
- 范(46721)
- 北京(46516)
- 师范(46299)
- 经济学(44936)
- 州(43994)
- 院(43185)
- 经济学院(40695)
- 基金
- 项目(214615)
- 科学(167136)
- 研究(161437)
- 基金(151810)
- 家(131567)
- 国家(130332)
- 科学基金(109373)
- 社会(101966)
- 社会科(96292)
- 社会科学(96264)
- 省(86390)
- 基金项目(80157)
- 教育(72178)
- 划(71700)
- 编号(68193)
- 自然(66587)
- 自然科(64880)
- 自然科学(64863)
- 自然科学基金(63675)
- 资助(61664)
- 成果(56394)
- 发(52943)
- 重点(48905)
- 部(47585)
- 课题(47493)
- 创(44289)
- 发展(43087)
- 展(42405)
- 国家社会(41738)
- 性(41550)
- 期刊
- 济(174820)
- 经济(174820)
- 研究(105986)
- 农(75785)
- 中国(75784)
- 学报(53352)
- 农业(50796)
- 财(50754)
- 融(50325)
- 金融(50325)
- 科学(49623)
- 管理(41877)
- 大学(40583)
- 学学(38390)
- 教育(36698)
- 业经(32981)
- 技术(28810)
- 经济研究(26196)
- 财经(26000)
- 业(24717)
- 问题(24641)
- 经(22338)
- 贸(18150)
- 版(18023)
- 世界(17635)
- 技术经济(17463)
- 理论(17033)
- 农村(16981)
- 村(16981)
- 经济问题(16600)
共检索到542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翠梅
文章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相关率区域差异明显,西东中部地区呈递减分布;区域农村金融中介未能有效地发挥资金配置功能,其中中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最低,但西部地区有明显改善;农村金融组织按照人口数量而非经济发达程度设置地区分支机构,机构的撤并从区域对比来看并没有体现效率原则。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非均衡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英杰 吴淑梅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化"特点,使得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日渐突出。研究农村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有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村金融供需为出发点,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需 非均衡性 问题 发展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反思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时首先要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文章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金融中介功能弱化,并且正规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非正规金融所替代。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发展 评价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吉舫 李梅
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但在发展过程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类机构逐渐呈现出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三类机构间的数量、规模及绩效非均衡,地域分布非均衡和金融服务能力非均衡。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分别从产权、交易成本和制度变迁三个角度对这种非均衡性进行深度解析后,可以发现,优化各类机构的产权结构,完善监管制度,增加西部地区金融供给,提升各类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力,是促进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政策取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江 张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叙果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供求呈现非均衡状态 ,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定位应该是“供给领先” ,要在此定位下探索解决农村金融市场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非均衡 供给领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秀茹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特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确立了战略性目标,即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制度伴随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而产生,直接影响金融体制的构建,并从根本上决定农村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黎翠梅 武蔷薇
本文从农村金融的规模、结构及功能发挥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的规模总体上大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保险市场2005年以前呈西强而中东部弱的格局;区域农村金融结构异同并存,其组织结构区域差异明显,而融资结构与市场结构三大地区雷同;区域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异化现象均十分严重,储蓄动员功能过度发挥而资金配置功能严重弱化,尤以中部为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比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金龙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的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究其原因,既有经济性的,又有体制性的。对于经济性的原因,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所以解决问题的对策应重点放在体制和机制上。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不应求 体制和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何大安 丁芳伟
本文将农村金融由抑制状态向深化状态转变过程中的内生性因素按市场化机制配置资源的运行过程,理解为农村金融市场化。本文针对农村金融市场化进程中的诸如利率、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因素在农户融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论证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中内生性因素导致的非均衡推进现象,认为现存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引致的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主要表现在利率制度的二元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户贷款难和大量金融资金外流等方面。本文在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户在宏观层面上由于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而产生的交易成本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亚锋
文章通过把储蓄变量嵌入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均衡问题,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金融空间分布三个指标衡量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通过计量回归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东部地区农村金融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西部地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推动下发展速度超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区域不均衡现象凸显。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区域非均衡性 储蓄变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锋
供给和需求作为市场交易产生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本文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在受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制约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的实现还受诸多非市场因素制约。
关键词:
均衡 农村金融 供给 需求 约束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立民 卫刚华 陈参军
经济金融发展的"二元性"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问题,国内外学者从金融抑制、交易成本、社会特性和体制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分析指出,金融供需的非均衡性体现在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上,总量矛盾主要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抑制而引起,而结构矛盾则是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经营定位、业务创新、服务方式与农村金融需求总量、需求多无化趋势等难以有效对接等矛盾交织形成。本文分别从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两方面,提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需非均衡性问题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姬海莉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金融市场上呈现出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及因金融供给不足引起的金融需求不足状态,这些非均衡状态的出现,影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成熟的信贷市场来说,信息不对称是信贷市场上非均衡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为了有效解决金融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本文从微观的"农村信贷合约"问题出发,探讨非均衡市场下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新才 李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距,这种不平衡性显著影响着农村区域协调发展。该文以农村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探讨了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以及政府行为的区域差异;进而结合区域经济政策相关理论,提出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如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在总体制度安排及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别,以保证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区域差距 区域金融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