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2)
- 2023(11309)
- 2022(9458)
- 2021(8320)
- 2020(6684)
- 2019(15140)
- 2018(15102)
- 2017(29258)
- 2016(15655)
- 2015(17677)
- 2014(17904)
- 2013(18103)
- 2012(17515)
- 2011(16331)
- 2010(16690)
- 2009(15771)
- 2008(15272)
- 2007(13777)
- 2006(12860)
- 2005(12162)
- 学科
- 济(95284)
- 经济(95211)
- 管理(42919)
- 业(37605)
- 方法(30075)
- 中国(27483)
- 企(27331)
- 企业(27331)
- 地方(27331)
- 数学(26923)
- 数学方法(26731)
- 农(21388)
- 业经(18290)
- 环境(18048)
- 学(17239)
- 地方经济(16805)
- 财(15420)
- 制(15353)
- 银(14822)
- 银行(14805)
- 农业(14674)
- 融(14593)
- 金融(14592)
- 行(14469)
- 发(13999)
- 贸(13539)
- 贸易(13526)
- 易(12973)
- 和(11971)
- 划(10652)
- 机构
- 学院(242154)
- 大学(241044)
- 济(114722)
- 经济(112497)
- 研究(92054)
- 管理(87980)
- 理学(73513)
- 理学院(72611)
- 管理学(71670)
- 管理学院(71217)
- 中国(70880)
- 科学(53220)
- 京(52489)
- 财(51567)
- 所(47286)
- 研究所(42318)
- 中心(40198)
- 财经(40013)
- 江(37513)
- 农(37032)
- 经济学(36661)
- 经(35984)
- 北京(34389)
- 范(33390)
- 师范(33113)
- 院(33059)
- 经济学院(32672)
- 业大(31432)
- 州(30151)
- 财经大学(29249)
- 基金
- 项目(148620)
- 科学(117129)
- 研究(111968)
- 基金(105720)
- 家(91069)
- 国家(90359)
- 科学基金(76286)
- 社会(73269)
- 社会科(69699)
- 社会科学(69678)
- 省(59320)
- 基金项目(55265)
- 划(49411)
- 教育(49279)
- 自然(45079)
- 编号(44640)
- 自然科(43865)
- 自然科学(43853)
- 资助(43145)
- 自然科学基金(43013)
- 发(39720)
- 成果(36646)
- 重点(34315)
- 部(32847)
- 发展(32701)
- 课题(32549)
- 展(32167)
- 国家社会(30452)
- 创(30129)
- 创新(28520)
- 期刊
- 济(140926)
- 经济(140926)
- 研究(82286)
- 中国(51400)
- 财(36314)
- 农(34139)
- 管理(33984)
- 学报(32140)
- 科学(32085)
- 融(27765)
- 金融(27765)
- 教育(24575)
- 大学(24530)
- 农业(23686)
- 经济研究(23655)
- 学学(23055)
- 技术(22415)
- 业经(22054)
- 财经(20445)
- 问题(18804)
- 经(17796)
- 技术经济(14671)
- 贸(14643)
- 统计(13614)
- 国际(12906)
- 商业(12712)
- 资源(12535)
- 策(12075)
- 业(12073)
- 世界(11940)
共检索到390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波
为全面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基于2014年我国省域能源消耗数据,探究各个省份碳排放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报告了我国亟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有7个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优;20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4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最后,文章通过投影分析、松弛变量及超额变量分析,对效率水平相对落后地区提出了重点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文章从严控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推进低碳技术进步、优化低碳资源的配置、建设低碳新型城市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效率评价 碳排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波
为全面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基于2014年我国省域能源消耗数据,探究各个省份碳排放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报告了我国亟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有7个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优;20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4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最后,文章通过投影分析、松弛变量及超额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效率评价 碳排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洪波
为全面分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文章基于2014年我国省域能源消耗数据,探究各个省份碳排放现状和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报告了我国亟需实现产业转型、发展低碳经济的需求。在充分认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法测度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结果表明我国有7个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达到最优;20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具有较大发展潜力;4个省份处于规模递减阶段,需要重点关注。最后,文章通过投影分析、松弛变量及超额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效率评价 碳排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锋 龙如银
首先利用DEA方法设计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三大经济区域苏南低碳经济发展最好,苏中其次,苏北最低。然后基于低碳经济发展指数对江苏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聚类结果显示低碳经济发展较好地区为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宿迁;收敛分析表明江苏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变大趋势;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为正影响,而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对低碳经济发展为负影响。
关键词:
DEA 低碳经济 聚类分析 收敛检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久文 姚鹏
运用2012年中国新疆的数据,从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排放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低碳支撑指标、经济发展指标6个方面对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利用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新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2)各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规律,其中山西、内蒙古、宁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差,而东南沿海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区域差异 新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跃 王文涛 范英
目前,围绕低碳经济及其区域评价的研究很多,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梳理。本文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研究成果,将其划分为广义上的"目标性定义"和狭义上的"手段性定义",对这两类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发现较之于广义"目标性定义",狭义视角下的低碳经济概念对目前开展的区域低碳发展评价指导意义更强。进一步地,全面梳理并剖析了区域低碳经济评价的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三方面局限:①区域节能减排效率、潜力评估不足以覆盖低碳发展的全部内容;②现有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片面性;③现行常权模式下的综合评价模型不能有效考察低碳发展要素间的均衡协调性,致使评价结果存在不可靠之处。据此,提出将区域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桂元 郑亚豪
文章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采用DEA视窗分析模型,研究了2005~2010年安徽省17个地市经济发展的相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最高、皖南次之,皖中最低;通过对地区经济发展效率与经济规模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并不明显地受地区经济规模的影响;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效率的提高是改进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主要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颖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一系列的应对方案之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同,并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四川省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人口与生态资源大省,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有利于其摆脱仅仅依靠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拉动模式,有效缓解四川的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状况,最终实现四川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方法,利用四川省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对四川省低碳经济发展效率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结果来看,"十一五"期间四川低碳经济发展效率不高,高能耗、高污...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评价 经济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珍花 史文静 路正南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同,能源消费碳排放各异,理性认识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差异是低碳政策制定的重要前提。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Esteban模型,基于2006-2010年的数据对我国八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方差的自然分解揭示各偏离分量对总偏离的贡献度。研究表明,我国八大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总偏离呈随时间扩大趋势,八大区域依据三个偏离分量可划分为四类,区域碳生产力纯竞争力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度具有绝对优势。据此,文章提出了全面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翔 郑汝楠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举措,生态文明则是新时期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低碳经济和生态文明都是人类在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下提出的应对举措,两者的理念相似、目标相容、解决方案虽层次不同,但都依赖于系统化的保障机制,因而无论是在理念更新、利益协调、市场培育或制度与技术创新等方面,低碳经济建设都可能为区域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鸿渊 孙丽丽
低碳经济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与模式转换成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决定了异质性行为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行为选择差异性。低碳经济是低碳投入—低碳转换—低碳产出—低碳消费的系统集成,是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集体行动的结果,然而一致性的集体行为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决定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异质性行为主体的选择结果。本文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区域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跨区域 低碳经济 合作竞争 机制设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喜仓 陈颖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选择。本文在构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各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30个省市可聚为4个类别,且区域分布特征是生产加工、环境接纳、能源消费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华 李心
文章结合区域经济的时代内涵,将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归为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协调4个方面的因素,根据动态数据分析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评价要素 关联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立江 鲁光迪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是推动区域间碳交易及碳补偿的基础。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节能减排、碳吸收与存储以及经济效益4个维度,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目标性原则,建立了反映低碳经济发展优劣的多层次递阶指标体系,在非合意产出DEA的基础上,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的非合意产出DEA综合评价模型。从应用分析的结果来看,所建指标体系与模型对于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综合评价 能源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