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2)
2023(14237)
2022(12347)
2021(11577)
2020(9849)
2019(22707)
2018(22669)
2017(44250)
2016(24240)
2015(27294)
2014(27577)
2013(27371)
2012(25057)
2011(22850)
2010(22908)
2009(21150)
2008(20721)
2007(18364)
2006(16258)
2005(14553)
作者
(70699)
(58272)
(58219)
(55593)
(36798)
(28040)
(26552)
(22959)
(22117)
(20908)
(19898)
(19627)
(18485)
(18426)
(18034)
(17879)
(17561)
(17378)
(16639)
(16624)
(14546)
(14439)
(14237)
(13271)
(13264)
(13002)
(12909)
(12902)
(11845)
(11474)
学科
(102348)
经济(102222)
管理(68976)
(64498)
(53129)
企业(53129)
方法(45165)
数学(39521)
数学方法(39018)
中国(27870)
(26870)
地方(23620)
(23606)
业经(22508)
(20992)
(20989)
(17896)
贸易(17887)
(17356)
农业(17307)
理论(16453)
(15896)
(15752)
银行(15709)
环境(15616)
技术(15536)
(15027)
(14645)
金融(14643)
(14553)
机构
大学(350196)
学院(349154)
(139640)
管理(138370)
经济(136555)
理学(119747)
理学院(118402)
研究(116550)
管理学(116456)
管理学院(115827)
中国(86195)
(75037)
科学(72611)
(64594)
(58419)
(53300)
研究所(53139)
中心(51728)
财经(51645)
业大(51087)
(50321)
北京(47862)
(46664)
(46612)
师范(46199)
(42995)
经济学(41685)
农业(41670)
(41267)
财经大学(38171)
基金
项目(236621)
科学(185376)
研究(174469)
基金(169298)
(146985)
国家(145801)
科学基金(124653)
社会(108829)
社会科(103101)
社会科学(103074)
(93423)
基金项目(90217)
自然(80290)
教育(79938)
(78531)
自然科(78287)
自然科学(78268)
自然科学基金(76864)
编号(71900)
资助(70051)
成果(58693)
重点(53250)
(52022)
(51652)
课题(50231)
(48885)
创新(45643)
科研(44736)
教育部(44280)
项目编号(43895)
期刊
(154693)
经济(154693)
研究(104055)
中国(65214)
学报(52821)
管理(50719)
科学(49716)
(47875)
(46239)
大学(40037)
教育(39939)
学学(37582)
农业(33500)
技术(31215)
(28831)
金融(28831)
业经(26386)
财经(24669)
经济研究(24541)
(21083)
问题(20931)
技术经济(17613)
理论(17341)
图书(17316)
科技(17260)
(16697)
商业(16447)
现代(15961)
资源(15887)
实践(15818)
共检索到507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延平  李明生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了区域人才结构优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耦合的复合系统,将区域人才结构优化的4个时序环节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两个导向维度耦合对接提取复合系统序参量,形成协调适配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功效函数法进行测算。以全国30个省市区域(除西藏外)为样本进行了协调适配度的实际测评,结果表明,各省市的协调适配度共可分为四种类型,且协调适配等级并不高。针对不同协调适配类型,对各省市提出未来改进和发展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沈映春  贾雨洁  
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的匹配与区域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密切相关,也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现状入手,测算二者之间的协调适配度,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协调适配度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北京市协调适配度等级最高,处于中度协调向高度协调的过渡阶段;天津市协调适配度等级居中,在弱度协调和低度协调水平间波动;河北省协调适配度最低,位于弱度失调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以京津冀一体化为契机,把握政策动向,推动产业、人才转移流动,进一步优化升级。以资源流动带动产业布局与人才分布的合理化及协调适配程度,推动区域整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充分发挥协同发展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李昊  方璘  
文章选取结构偏差系数、结构偏离系数、结构变动协同系数作为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的系数,引入以复相关系数为基准的滞后期,选取2004—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进行评价。并采取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衡量系数的权重,建立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的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我国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我国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普遍不足,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剩,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水平不均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秉镰  刘勇  
经济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社会需求结构、创新能力、供给因素、制度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上述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3年数据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省级范围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呈现一种“金字塔”结构,同时经济外向度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力有较强的影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霍影  籍丹宁  于丹  
为定量测度区域人才培养投入与产业经济产出间的协调适配程度,以高技术产业为实证对象,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之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利用2010年度截面数据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测度。评价结果表明: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与高技术产业经济产出的协调适配度为0.478,处于濒临耦合失谐区间,整体表现不佳;除广东省以外,全国其他各省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都远领先于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总量规模上占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并未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经济产出产生同比例的促进作用;广东省和四川省对高技能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玲  
高等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其发展不仅能推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应不是单向的。文章选取安徽省199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En gle-Granger两步法、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芳  田明华  秦国伟  
文章利用2003-2017年全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和优化。结果表明: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力更大;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失调至初级协调之间,地区差异显著;新型城镇化通过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资本、外商投资、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作用于市场因素、人力资本、技术进步、金融支撑等因素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部分变量的中介传导作用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文章基于二者相互促进的内在循环机制,提出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晓光  寇佳丽  郑尊信  
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能否实现耦合协调,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熵权—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计量方法的基础上,使用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从极度不协调提升到中度协调,反映了两者之间耦合协调状态不断完善。(2)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大多数省份处于中度协调,少数省份位于高度协调和基本协调,东部地区的耦合协调状态要优于中西部地区。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具体表现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3)总体而言,经济发展、城镇化、政府扶持、人力资本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协调发展,但技术创新的影响为负,环境规制和FDI的影响尚不明显。当然,各个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也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隋广军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等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工业化中高级阶段,城市建设、工业技术、产业配套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已经到达重化工业的后期阶段,正在向发达经济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一、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由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不一致,其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也各不相同,因而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继续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扩展空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资源在各产业、各部门间的流动,其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对接至关重要。在厘清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等领域研究现状、分析浙江省11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两者发展水平和对接效应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加以计算和评价,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提升两者对接效应的策略,包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对接高职专业数量结构、产业集群布局对接高职专业布局结构、技能型人才水平对接专业层次结构、支柱和新兴产业对接专业质量结构、产业技术水平和结构对接专业科技服务结构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蔚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加快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试图在对我国区域旅游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路径,为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春艳  李富强  
本文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阐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型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更深层次地研究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一个参照平台,并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昕茹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东皇  王志华  葛敏  
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应谋求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本文基于1978-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我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作了分析和论述,进而判别两者相互支撑的有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逐渐上升,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支撑程度的状态协调度逐渐下降,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协调发展程度的状态协调度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的变化趋势,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整体协调程度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据此,本文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