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66)
2023(14850)
2022(12681)
2021(11474)
2020(9957)
2019(22190)
2018(21870)
2017(42976)
2016(22841)
2015(25531)
2014(25117)
2013(25055)
2012(23536)
2011(21499)
2010(21575)
2009(20013)
2008(19383)
2007(16965)
2006(15298)
2005(13779)
作者
(67642)
(56434)
(56288)
(53551)
(35900)
(26861)
(25596)
(21923)
(21602)
(20034)
(19515)
(19035)
(18235)
(17779)
(17644)
(17636)
(16888)
(16358)
(16318)
(16267)
(14189)
(13957)
(13787)
(13177)
(12881)
(12731)
(12468)
(11963)
(11509)
(11139)
学科
(117585)
经济(117481)
管理(63791)
(59014)
(47375)
企业(47375)
方法(46675)
数学(41550)
数学方法(41072)
中国(28705)
(26704)
地方(26566)
(23731)
业经(23039)
(23012)
(19976)
(18148)
贸易(18139)
农业(17655)
(17562)
地方经济(16847)
(16051)
金融(16048)
(16045)
环境(16032)
银行(16000)
(15407)
(15003)
(14820)
产业(14782)
机构
大学(339663)
学院(338038)
(151743)
经济(149008)
管理(128178)
研究(119785)
理学(110834)
理学院(109558)
管理学(107629)
管理学院(107000)
中国(89485)
科学(72243)
(71294)
(67628)
(60684)
研究所(55185)
(55019)
财经(54381)
中心(53107)
(50006)
(49347)
业大(48864)
经济学(48635)
北京(44532)
经济学院(43651)
(43519)
农业(43409)
(43183)
师范(42652)
财经大学(40492)
基金
项目(226458)
科学(179751)
基金(167152)
研究(162411)
(146763)
国家(145680)
科学基金(124605)
社会(106250)
社会科(100956)
社会科学(100928)
基金项目(87787)
(87575)
自然(80141)
自然科(78257)
自然科学(78229)
自然科学基金(76852)
(74398)
教育(73874)
资助(68813)
编号(63012)
重点(52168)
(51293)
(50770)
成果(50724)
(47182)
国家社会(45073)
创新(44426)
课题(44214)
科研(43696)
教育部(43522)
期刊
(168861)
经济(168861)
研究(101986)
中国(60636)
学报(52965)
科学(50160)
(49936)
管理(49081)
(49020)
大学(40479)
学学(38658)
农业(33488)
(30730)
金融(30730)
技术(29738)
经济研究(28620)
教育(28172)
财经(27889)
业经(25645)
(24189)
问题(22725)
技术经济(18377)
(18096)
统计(17751)
(16848)
国际(15883)
商业(15877)
理论(15783)
(15620)
世界(15259)
共检索到50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平  
本文在分析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不协调的表现和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玲  
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但中原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竞争力差,要后来居上,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构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目前,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鹏翼  余鹏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合作发展很快,区域互动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2003年,广东省政府提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计划,得到其余省份的共识和支持。因此建立协调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关系,谋求各地区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选取相似系数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产业结构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晏宗新  
以市场取向的改革使资源配置方式由政府行政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化,但是,在这种表层变革的范围内,市场化只起到破的作用,其中立的内容还远远不够。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流通改革的要求,我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舜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区域经济有两种类型:经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域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区域经济增长内含着适时调整行政区划的要求,具有向经济区域经济演化的必然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军,梁红莲,张红菊  
本文运用统计学定量分析方法中的变差系数 (CV)、标准差 (S)和综合差异指标 (TZ) ,分析了从 196 5— 1999年间 ,保定市所属各县市经济区域差异的现状和变化状况 ,指出了 90年代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变化趋势 ,在分析了形成原因后 ,进而对保定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下列建议 :优先中轴、带动西部战略 ;环京津外向型战略 ;发达县市产业结构升级 ,县域特色经济集聚 ;构筑京津保经济联合体 ,形成纵向分工体系 ;加速城市化 ;区域倾斜与补偿相结合 ,建立预警机制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茂康  刘健民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经济体制日益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成熟。与此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在上级考核的压力下,为了获取各自最大的经济利益,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壁垒(地方保护主义)的矛盾日益凸现。为消除经济竞争带来的影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文章提出设立行政区域联盟的建议,以协调各级地方政府的矛盾和冲突,确保经济平稳有序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中昭  
对北部湾经济区周边省区34个产业特点和变动规律的研究表明,广西与广东在34个产业中有11个产业具有较强协调性,其次是福建、云南;广西和海南相互间的协调性较差。北部湾经济区应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对产业进行空间上的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结构的差异与互补性的有利条件;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培育私人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区域权威机构,实现地区产业协调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培钢  
长三角区域的法规政策在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方面存在一些规章冲突现象,严重影响了长三角区域规则一体化的法治进程。其冲突主要表现在建筑面积、阅览座位设置、馆藏数量、开放时间、文献投入借阅时间、呈缴本制度、违规处罚和奖励优待支持等多个方面。这是由于各省市的立法时间不统一、地方立法结合本省市实际需要、缺少协调机构造成的,可通过清理现有法规冲突、建立立法协调机构、创新办馆模式等协调机制加以解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景普秋  
矿业开发特殊性引起矿区与城镇、乡村之间的冲突,加剧了城乡之间的非平衡,统筹矿—城—乡发展是城乡协调在资源型区域的特殊表现。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资源型区域矿区、城镇、乡村之间的对立:产业单一与空间布局的分散性,弱化了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资源租金收益的流失与转化,加剧了矿区、城镇、乡村的收入差距,矿业开发负外部性,恶化了城镇建设、乡村生产与生活环境。矿—城—乡协调发展基本思路为:通过产业多元化与空间集中布局促进矿—城—乡经济协调,通过矿业收益合理分配与资源财富共享促进矿—城—乡社会和谐,通过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补偿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克强  罗能生  
社会资本对经济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测度社会资本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和经验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路径及其区域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符合市场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市场信息认知度的提升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社会资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路径;社会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呈现出了U型路径,其中社会网络起主要作用;社会资本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呈现出了倒U型路径,其中社会规范起主要作用。在不同经济区域,社会资本及其构成的影响路径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克强  罗能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柳江   宋妮  
新发展阶段下,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推动生产方式变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后劲,进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能够加速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流通,利用数字经济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用数字化转型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交互作用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且该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在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弱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促进作用也更加突出。基于以上结论,从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加强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交互融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晓萌  张永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扩展的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全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解释了由技术进步给区域产业总产出带来变化的原因,以及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对总产出贡献率基本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第二大的是第三产业;对于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总产值提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来自其自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