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3)
2023(8332)
2022(7214)
2021(6548)
2020(5923)
2019(13478)
2018(13492)
2017(27429)
2016(14936)
2015(17169)
2014(17550)
2013(17715)
2012(17110)
2011(15694)
2010(15841)
2009(15114)
2008(15251)
2007(14099)
2006(12415)
2005(11279)
作者
(46023)
(38539)
(38518)
(36774)
(24196)
(18289)
(17771)
(15213)
(14235)
(13662)
(12987)
(12755)
(12170)
(12146)
(12087)
(12030)
(11817)
(11493)
(11094)
(10970)
(9703)
(9619)
(9433)
(8779)
(8676)
(8658)
(8578)
(8477)
(7790)
(7709)
学科
(73914)
经济(73853)
管理(40585)
(39946)
方法(32226)
(30200)
企业(30200)
数学(28804)
数学方法(28621)
(20224)
中国(19516)
地方(18318)
(15707)
业经(14880)
(14024)
(13788)
贸易(13783)
(13534)
(13362)
农业(13087)
(11562)
银行(11537)
地方经济(11462)
(11076)
产业(10893)
(10719)
金融(10717)
(10503)
环境(10414)
技术(10171)
机构
学院(231917)
大学(231664)
(101102)
经济(99030)
管理(87690)
研究(79075)
理学(75263)
理学院(74360)
管理学(73217)
管理学院(72783)
中国(60297)
(49226)
科学(48374)
(46224)
(41305)
(39405)
研究所(37309)
财经(36790)
中心(35983)
(35094)
业大(33753)
(33081)
经济学(31747)
农业(31336)
北京(31317)
(30470)
师范(30210)
经济学院(29010)
(28221)
(27814)
基金
项目(146683)
科学(115094)
研究(107987)
基金(105177)
(90891)
国家(90164)
科学基金(76093)
社会(68763)
社会科(65209)
社会科学(65189)
(58247)
基金项目(56343)
(48938)
教育(48837)
自然(47524)
自然科(46299)
自然科学(46283)
自然科学基金(45449)
编号(44598)
资助(42835)
成果(36361)
(34271)
重点(33535)
(32985)
课题(30847)
(30468)
创新(28554)
发展(28047)
国家社会(27983)
教育部(27851)
期刊
(113409)
经济(113409)
研究(68601)
中国(41021)
(35819)
学报(34541)
(34105)
科学(32334)
管理(30293)
大学(25544)
学学(24128)
农业(24127)
(22007)
金融(22007)
教育(20675)
业经(19760)
技术(19608)
财经(18414)
经济研究(18384)
问题(16427)
(15940)
(13304)
技术经济(13024)
商业(12794)
(12279)
理论(12024)
统计(11920)
(10895)
实践(10774)
(10774)
共检索到341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昭  文余源  
利用相似系数和Gini系数计算中国各省之间产业结构趋同程度和工业内部行业结构集中化程度,得出各省之间趋同度大,工业中相当大部分行业集中化度低的结论。进而分析了产业结构趋同对资源配置、结构合理化等带来的影响,以及导致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最后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文艳  
本文以2011-2016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地区的工业主要产业为样本,构建了主要产业识别体系,测算出区域产业同构程度,进而探究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同构程度与产业效率之间呈负相关,并且在不同类型产业中,产业同构程度与产业效率关系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志新  薛翘  
黄河三角洲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全面推进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优化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增强黄河三角洲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无论是利用相似系数、区位商和差异度指数分析黄河三角洲区域的产业发展,还是通过结构差异度指数测算该区域产品生产,均可得出"差异度系数较低,产品相似度较高",即黄河三角洲区域内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显著。因此,转变地方政府观念,建立区域政府协调发展机构,推进区域企业一体化发展等措施将有助于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良春  付强  
地区行政垄断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互动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省际产业同构程度的假说和相应的测量指标,并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中国1983—2006年29个省份的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进行了测算,将省际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变化趋势分为六种类型,发现省际产业同构存在着某种传导媒介。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合意产业同构度的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琪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服务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注入—吸收"机制,如果不能理性地把握好服务业承接度,很容易造成非合意性的产业结构趋同。文章通过对我国东部地区8省市2005~2012年服务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同构度的计算,发现东部地区各省市之间服务业结构已经呈现了高度的同构化趋势。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是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结构同构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从破除区域行政壁垒、培育服务业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服务业集聚力、创新引资政策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国际服务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能生  谭晶  
本文构建包括产业规模比率、区位熵等在内的主要产业识别指标体系,以2003~2012年我国31个地区的工业主要产业为研究样本,统计出各产业在地区之间的同构程度,进而研究了区域产业同构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产业同构与产业效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经过分类之后的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产业,其地区同构程度与其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何建武  
根据各省(区、市)制造业分行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数据,从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视角出发,计算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系数和区域产业专业化指数,分析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同构程度变化的历史轨迹发现,区域产业同构程度不断下降,区域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12年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程度与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相当,可见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同构程度仍然高于美国。为降低不合理的区域产业同构和促进区域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应降低区域间交易成本,加快改革步伐,提高对外开放质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孔煜  魏锋  任宏  
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详细回顾国内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东、中、西部房地产投资、住宅投资和GDP之间的区域差异关系,对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房地产投资政策以及平衡发展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本文利用产业分工指数和产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以及11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结构差异性与产业的地方专业化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从1995~2002年总体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性是减弱的,产业的地方专业化更加明显,显然这两种结论是互为印证的,并与当前有关高技术产业同构性趋强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本文还提出了未来我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富华  
本文在分析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现状、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研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我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整二次分配、调控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建立合理分配秩序、建立健全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分配机制的途径和措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玉春  付辉辉  黄钦海  
以专利授予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广义熵指数(GEM)、基尼系数(GINI)和变异系数(CV)测量分析了1996~2005年间中国八大地域以及各个省份之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运用Box-Cox模型对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996~2005年,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研发费用的投入水平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两大因素对增强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重大贡献,成为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会娟  刘军  
1985~2013年我国的区域收入差距先逐渐扩大2006年后开始缩小。分解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份额很大但2005年之后开始缩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2002年之后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对全国地区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但2002年后轻微下降。除了发展战略、要素投入等各种传统因素外,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颖  
为了揭示造成我国地区税负差异的原因,本文以1994~2006年为时间序列,建立7个理论假设,设计11个样本指标,利用面板数据固定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显示,我国现行的地区税负差异是由于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不同造成的,而税制结构和出口退税体制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翔  熊静  
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Esteban空间模型与空间过滤法,对全国30个省市各产业就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各产业就业存在很大差异,经济较发达省市的第三产业劳动吸纳能力相对其他省市较强,其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有待提高,而我国其他大部分省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较慢,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相对较高;我国各省市与临近区域三产业就业的空间依赖关系也存在很大差异,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省市第二、三产业就业呈较强的空间正自相关,而经济较发达省市的第二产业成较强的空间负相关,第三产业就业空间自相关性不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