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3)
- 2023(13694)
- 2022(11321)
- 2021(10460)
- 2020(8580)
- 2019(19435)
- 2018(19363)
- 2017(37307)
- 2016(20464)
- 2015(23161)
- 2014(23376)
- 2013(23491)
- 2012(22162)
- 2011(20046)
- 2010(20730)
- 2009(19707)
- 2008(19879)
- 2007(18496)
- 2006(16985)
- 2005(15738)
- 学科
- 济(96418)
- 经济(96292)
- 业(89991)
- 企(71098)
- 企业(71098)
- 管理(68329)
- 农(47917)
- 方法(33990)
- 业经(32195)
- 农业(32075)
- 中国(29555)
- 财(28249)
- 数学(25533)
- 数学方法(25367)
- 地方(23877)
- 制(22367)
- 务(19364)
- 财务(19336)
- 财务管理(19297)
- 技术(18939)
- 企业财务(18226)
- 贸(17706)
- 贸易(17688)
- 易(17161)
- 策(16908)
- 银(16664)
- 银行(16646)
- 和(16356)
- 行(16145)
- 体(16021)
- 机构
- 学院(306876)
- 大学(296973)
- 济(132827)
- 经济(130105)
- 管理(119577)
- 研究(101282)
- 理学(100413)
- 理学院(99389)
- 管理学(98182)
- 管理学院(97603)
- 中国(83621)
- 财(63858)
- 京(63604)
- 农(60313)
- 科学(57454)
- 所(51702)
- 江(50906)
- 财经(48835)
- 中心(47381)
- 农业(45571)
- 研究所(45396)
- 业大(44623)
- 经(43923)
- 州(40736)
- 北京(40709)
- 经济学(39044)
- 范(39033)
- 师范(38723)
- 院(35578)
- 经济学院(35298)
- 基金
- 项目(183731)
- 科学(144894)
- 研究(143358)
- 基金(130240)
- 家(110559)
- 国家(109343)
- 科学基金(94379)
- 社会(91949)
- 社会科(86721)
- 社会科学(86699)
- 省(74922)
- 基金项目(69049)
- 教育(63932)
- 编号(61563)
- 划(60117)
- 自然(56493)
- 自然科(55084)
- 自然科学(55071)
- 自然科学基金(54126)
- 资助(51805)
- 成果(49876)
- 发(45712)
- 课题(41931)
- 部(40841)
- 创(40672)
- 重点(40510)
- 业(39830)
- 发展(37953)
- 性(37586)
- 展(37337)
- 期刊
- 济(168547)
- 经济(168547)
- 研究(96252)
- 中国(69047)
- 农(62340)
- 财(51459)
- 管理(47593)
- 农业(41765)
- 科学(39984)
- 学报(39796)
- 融(36492)
- 金融(36492)
- 教育(33909)
- 业经(33811)
- 大学(31817)
- 学学(29813)
- 技术(29692)
- 财经(24471)
- 经济研究(24014)
- 问题(22955)
- 业(21914)
- 经(21146)
- 技术经济(18092)
- 贸(16711)
- 世界(16213)
- 商业(16163)
- 农村(15797)
- 村(15797)
- 现代(15599)
- 经济问题(15491)
共检索到494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新生
山东省德州市是一个粮棉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市,辖11个县市区,总人口518万,总耕地面积860万亩。近年来,创新发展了以越冬蔬菜为主的“冬季农业”,打破了连续8年农业徘徊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突破性发展。五年来,粮食连年增产,棉花逐步恢复,农民收入大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锋,万仁荣
农业企业化深化农业改革与发展的有益探索赣州地区农业企业化的调查与研究中共江西省委政策研究室刘锋万仁荣人口占全省五分之一,面积占全省四分之一,位于江西南部“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经济欠发达的赣州地区,农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感到:单纯依靠“均田承包”搞家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敬学 毛世平 王济民 檀学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靳希斌
徐同文教授的新著《区域大学的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使命》),在详细地考察了国内外区域大学社会服务的现状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就区域大学为区域经济与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羊文超 曾海波
本文阐明了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于其他农业发展模式的特征,并针对娄底地区农业和农村非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三大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娄底地区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印军 唐华俊 侯向阳
红黄壤地区是指位于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的以红黄壤为地带性土壤的广大地区。这里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发展冬种农业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也是冬种农业模式最为丰富多样的地区,已发展了包括冬粮、冬油、冬菜、冬肥、冬草模式在内的各种冬种农业模式。采取有效对策,大力发展冬种农业,可以有效地缓解人地矛盾,缓解增粮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弥补饲料的短缺,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关键词:
冬季农业 资源优势 开发利用 红黄壤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方天堃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由于国情不同,各发达国家走过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差异很大,发展现代农业路径和切入点也不可能是一个模式。本文介绍了沈阳市以农业经济区建设为载体,发展现代农业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农业经济区建设的初步成效,并对进一步推进农业经济区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经济区 沈阳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詹其柽
自80年代以来,我国南部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与台湾香港澳门经济联系的加深引起了我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学术界的重视,许多研究论著也不断出现在有关报刊上。我院青年学者全毅勤于笔耕,在多年辛勤探索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总结,写成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剑
自20世纪90年代超市在我国诞生以来,其发展迅速,大大推动了我国商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超市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从我国超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对制约我国超市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超市农业的发展方向,即未来超市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仍为超市生鲜区、强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促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迎秋
进入近现代社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链条出现了一种新的、颇为引人入胜的现象:跳跃式发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特别是不少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成功的“跳跃”,先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跨进了先进国家或发达国家的行列。显然,对其进行认真总结,从这种成功的实践中抽象、归纳和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经济跳跃的规律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毛健博士新著《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达模 王克林 罗志强 李伟
在区域农业科技开发的深度、广度 ,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宏观战略决策 3个层面上开展了持续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探索。基本建成了城郊型农业、湖区粮猪 (禽 )型农业和涝渍田综合开发型农业 3个各具特色、面积 1万多 hm2的中心试验示范区和优质水稻、优质藕、优质油菜、蔬菜、青虾和畜禽规模化养殖等 6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初步形成“科技开发 +公司 +基地 +农户”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模式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芳 冯开文
本文应用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北省部分旗县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目前北方地区农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应用计量经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农业一体化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作用。结论为:以合作社为纽带、多组织参与的农业产业一体化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作用较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清河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意味着将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江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环县农业(羊)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我国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路径,为我国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方法]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腹地的甘肃环县为案例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的历史演进、竞争优势来源,以及集群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研究显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产生和形成受历史传统、文化基础、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竞争程度,以及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其竞争优势有赖于:建立政策和监管体系;促进集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发展;挖掘本土优势资源条件,开发生产、加工、存储、营销等价值链和供应链技术;满足客户挑剔需求;促进金融财政支持和投资;集群参与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应用等。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是一个涉及从羊育种、扩繁育肥、加工生产、服务提供,以及相关配套机构和活动的综合体,其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和基础产业等组成。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呈现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高技术加工业和提供高附加值产品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高价值农业产业集群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是农户缺乏适当知识,因此,动员集体行动开展培训来促进创新活动是集群成功的关键因素。[结论] 中国农牧交错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发展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是可行的途径。现代农业(羊)产业集群提高了地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吸引了外部投资并加强了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