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36)
2023(16141)
2022(13900)
2021(12930)
2020(11023)
2019(24702)
2018(24756)
2017(47524)
2016(25962)
2015(29034)
2014(28363)
2013(28198)
2012(25964)
2011(23599)
2010(23545)
2009(21546)
2008(21046)
2007(18737)
2006(16530)
2005(14278)
作者
(77357)
(64063)
(63929)
(60434)
(40613)
(30826)
(28780)
(25118)
(24156)
(22830)
(21633)
(21493)
(20471)
(20175)
(19671)
(19491)
(19398)
(19121)
(18438)
(18359)
(16159)
(15709)
(15548)
(14501)
(14454)
(14353)
(14205)
(14117)
(12877)
(12692)
学科
(102145)
经济(102042)
管理(75771)
(74950)
(61433)
企业(61433)
方法(46246)
数学(39815)
数学方法(39429)
中国(29009)
(28906)
业经(24476)
(24427)
技术(23705)
(22401)
地方(20461)
(19900)
贸易(19888)
(19612)
农业(19358)
(19348)
理论(17009)
(16648)
银行(16572)
环境(15962)
(15845)
(15760)
产业(15544)
(14952)
金融(14951)
机构
大学(371971)
学院(371301)
(147742)
管理(146590)
经济(144654)
理学(127473)
理学院(126070)
研究(124472)
管理学(123985)
管理学院(123324)
中国(90854)
科学(79573)
(79479)
(66330)
(65945)
(63324)
业大(60382)
研究所(58003)
中心(55594)
(53750)
财经(53413)
农业(52577)
北京(50072)
(48549)
(47647)
师范(47070)
(44824)
经济学(44104)
(43509)
技术(41157)
基金
项目(255826)
科学(199821)
基金(183759)
研究(183539)
(162437)
国家(161090)
科学基金(136966)
社会(115000)
社会科(109094)
社会科学(109066)
(101736)
基金项目(98455)
自然(90058)
自然科(87928)
自然科学(87901)
自然科学基金(86368)
(85519)
教育(83743)
资助(74513)
编号(74032)
成果(58918)
重点(57549)
(56869)
(55418)
(55256)
创新(52519)
课题(51366)
科研(48778)
计划(47588)
国家社会(47019)
期刊
(158652)
经济(158652)
研究(106790)
中国(69479)
学报(64375)
(59546)
科学(57007)
管理(54404)
大学(47717)
(47405)
学学(45139)
教育(41423)
农业(41406)
技术(33081)
(29994)
金融(29994)
业经(27681)
经济研究(25933)
财经(25631)
(22006)
(21747)
科技(21312)
问题(21300)
技术经济(19575)
图书(18711)
理论(17836)
商业(17593)
(17431)
业大(16964)
现代(16691)
共检索到534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牛苗苗  冯兵  唐鹏程  
21世纪以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化工产业也开始面对来自资源、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化工产业的技术创新,有利于解决发展化工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利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为此,文章基于中国化工产业的九大行业1999-2010年的相关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我国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并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卢尚坤  
技术创新能力是林业产业规模延伸、林业产业特色强化、林业产业发展效能提升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搜寻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业产业规模与林业产业环境因素将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间接驱动作用;林业产业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胡斌  杨坤  
本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表明: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产出能力、同质组织之间的协作、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和技术开发能力,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胡斌  杨坤  
本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结果表明: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是技术转化能力、技术产出能力、同质组织之间的协作、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和技术开发能力,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娜  杨秀云  李小光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突出,但其技术创新能力却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从内部创新、产业组织、制度环境和技术溢出效应等四个方面考察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1998-2011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发经费投入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但过度增加的政府投入却降低了技术创新产出;国有产权比重提升对行业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比购买国内技术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云英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在区分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低下,而中型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大中型企业间的竞争效应抑制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高,而相互间的示范模仿效应促进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升;两类企业技术创新对外资的依赖都很大,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也应着力于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外部环境,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霞  
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在建设创新国家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对高技术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访问并结合已有研究文献,笔者建立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理论,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表明:R&D投入、组织能力、制造水平、决策能力和营销能力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均显著,且相关系数依次减小。高技术企业只有根据本企业的薄弱环节加强相关投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煜华  荣爽  胡兴宾  
本文在分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对影响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要素的投入,尤其是增加企业家因素、产学研合作强度及外商投资力度对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企业R&D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能给新产品销量带来显著影响;政府的支持有时会增加企业的创新成本。研究结果可为汽车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艳荣  
笔者从农业产业集聚的视角,探索了集聚区网络结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砀山县酥梨产业集聚区300家农户的调研结果进行了因子分析和结构性检验,验证了这三个因素对农业产业集聚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研究表明,网络结构密集会促进区域内知识溢出和集聚成员的吸收能力加强,吸收能力的增强有利于知识的溢出,而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与农业技术创新直接正相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婷婷  史安娜  
文章对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的研究运用了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对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微观层面因素,集群中观层面因素,区域宏观层面因素进行分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得出了假设。然后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选择可操作性的量化定义指标,梳理出了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最终确定计量模型。最后设计了三种方案对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煜华  荣爽  胡兴宾  
本文在分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对影响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要素的投入,尤其是增加企业家因素、产学研合作强度及外商投资力度对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企业R&D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能给新产品销量带来显著影响;政府的支持有时会增加企业的创新成本。研究结果可为汽车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竹清  
本文基于SFA模型和TOBIT回归方法,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劳动力投入边际效率要高于资金投入边际效率,而且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要明显高于信息技术行业。此外,还发现公司规模、公司股权结构、资本密集度和治理水平等因素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且其效率存在地区效应和行业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敏  
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诱导因素的分析必须在具体的经济、制度环境下进行。以市场集中度、产业内企业规模、产权制度基础、产业开放程度为影响因子,对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集中度、产权制度变化与产业创新能力的相关性不强,出口与创新负相关,增加产业内大企业的比重、适度增加进口对创新有促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秀江  胡冬生  何新闻  王宣喻  
运用SVAR技术建立SVAR⑶模型,探讨我国技术创新、R&D、科研人员和"市场换技术"制度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研究发现:除了R&D、科研人员之外,"FDI制度"是影响我国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资源。短期内"FDI制度"通过市场替代机制改变了R&D、科研人员投入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内资企业偏好引进技术的短期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但长期内"FDI制度"带来的外资竞争和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R&D两者互为因果、自我加强,科研成果对科研人员的反向激励和拉动作用不明显,"FDI制度"促进了R&D投入;技术创新的规模报酬递减,R&D是技术创新持续增长的主要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