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29)
2023(13128)
2022(10917)
2021(10280)
2020(8216)
2019(19037)
2018(18739)
2017(35990)
2016(19080)
2015(21472)
2014(21367)
2013(21048)
2012(19816)
2011(18091)
2010(18788)
2009(17522)
2008(17053)
2007(15619)
2006(14376)
2005(13306)
作者
(54771)
(45251)
(45110)
(42886)
(28814)
(21409)
(20440)
(17476)
(17241)
(16313)
(15422)
(15177)
(14497)
(14461)
(13919)
(13777)
(13392)
(13038)
(12953)
(12947)
(11443)
(11140)
(11125)
(10419)
(10288)
(10197)
(10106)
(10035)
(9007)
(8813)
学科
(85289)
经济(85209)
(58493)
管理(57123)
(44991)
企业(44991)
方法(32759)
中国(30822)
数学(28845)
数学方法(28296)
(27011)
地方(22057)
业经(20499)
技术(20255)
农业(18776)
(17615)
(17443)
(16576)
银行(16565)
(16122)
(15438)
贸易(15415)
(15172)
金融(15171)
(14945)
技术管理(13538)
理论(13470)
(13307)
(13232)
环境(12096)
机构
学院(276564)
大学(272815)
(116956)
经济(114403)
管理(107079)
研究(92754)
理学(90643)
理学院(89665)
管理学(88025)
管理学院(87505)
中国(73766)
(58557)
(55567)
科学(53471)
(45918)
(43723)
中心(42768)
财经(42682)
研究所(40820)
(39736)
(38528)
北京(38163)
(37785)
师范(37447)
(35799)
业大(35713)
经济学(35293)
(33638)
经济学院(31626)
财经大学(31362)
基金
项目(172910)
科学(137501)
研究(133634)
基金(122370)
(104436)
国家(103445)
科学基金(89525)
社会(85016)
社会科(80653)
社会科学(80641)
(70461)
基金项目(63627)
教育(62922)
(58101)
编号(55526)
自然(54241)
自然科(53030)
自然科学(53022)
自然科学基金(52077)
资助(50043)
成果(46074)
(42421)
(40917)
课题(40319)
重点(38918)
(37955)
创新(37332)
发展(34767)
国家社会(34382)
(34189)
期刊
(139325)
经济(139325)
研究(88772)
中国(66046)
管理(44735)
(39891)
教育(39631)
(38505)
科学(35388)
学报(34341)
(31256)
金融(31256)
技术(28900)
大学(27826)
农业(26089)
学学(25538)
业经(25114)
经济研究(22386)
财经(20934)
问题(18186)
(18123)
技术经济(15643)
统计(14921)
(14627)
科技(14572)
(14395)
商业(14235)
图书(14110)
(13550)
(13549)
共检索到440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超超  
一直以来,劳模工作都是各级工会组织的主要工作,如何将劳模工作的效能发挥到最大,是当前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注重创新和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作为工会组织一种全新的工作形式,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组建不仅可以通过良性可持续的"传帮带",进一步放大劳模品牌效应,打造出一支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队伍,而且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服务上的创新,使其成为提高企业乃至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促进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创新平台。本文以江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发展情况为例,梳理我国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盼盼  
我国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陷入困境,表现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较低、工业企业大量闲置环保设备和项目、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不高等方面。这主要是由工业部门发展循环经济可能面临较大的行业损失与失业成本、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环境友好型产品消费市场规模、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实力与循环经济发展不相匹配、政府政策制度的激励不当与激励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工业部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选择合理的实现模式,并需要政府为其提供相应的制度支撑。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晓林  
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面临着传媒产业管理制度困境凸显、传媒资源配置分散、传媒产业人才缺口较大等现实问题。为了实现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应从适度调整传媒规制、重构传媒产业有效竞争市场结构、实施传媒人才多元开发战略三个层面入手,助推传媒产业又好又快转型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许兰菊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现实困境:资源价格及国家财政支持体系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不足,国家技术支撑体系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不力,利益补偿机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推动不够等。为此,应建立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推动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拓展农业循环经济功能等,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田英伟  
近年来,随着中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渐入佳境,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却步履蹒跚,厘清其概念,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其发展新路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祝超超  张继河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高校教育转型发展的有力推手,是拓宽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2016年各高校相继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将其引入课堂对学生进行培养,但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尚未形成卓有成效的借鉴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诸多困境不容忽视,要正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正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选择适合发展的路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金龙  孔祥鹏  
成立以职工姓名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工会组织引导职工、服务职工、成就职工的新举措和新平台。安徽华电芜湖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实现了创新工作室的"模式再造"。华电芜湖公司"高保华创新工作室"具有起步早、起点高、成果多等特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工作室在发挥示范、孵化、带动员工创新方面功能逐步逐弱化。在这种情况下,芜湖公司工会通过多次调研分析,对创新工作室展开了一系列颇有突破意义的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羽菲  祁占勇  
当今世界已步入新兴技术革命时代,职业教育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难以阻挡。历年的《地平线报告》通过始终重视个性化发展、大力聚通整合教育资源、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持续关注创新力量等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应然路向。《2018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展望:地平线项目报告》(以下简称《2018地平线报告》)是首次关注职业教育的地平线研究项目成果,探索了职业教育领域中新兴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针对当前新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固守"学科本位"、教学资源匮乏、囿于传统教学、学术研究亟待突破等现实困境,笔者建议,可以根据《地平线报告》,从积极推进三维一体的融合发展、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数字信息素养、激发创新活力、调整技术化取向等方面推动职业教育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防   程秀娟   熊肖雷  
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不仅能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产业兴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还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本文在介绍农业龙头企业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区域分布、更加重视产品质量与品牌、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总结出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的路径,进而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激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活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运胜  杜晓晴  
集成电路作为汽车、通信、多媒体、计算机等行业的技术核心,也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引领行业,但面临关键零部件长期被发达国家垄断的“断芯之痛”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严重影响产能的双重冲击。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整合多方力量,进行优势互补,提高创新效率与能力。但是,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当前困境又进一步影响了集成电路行业发展,亟需创新产学研模式早日突破芯片技术“卡脖子”的窘境。本文结合当前的特殊背景,系统剖析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产学研传统模式的缺陷,充分借鉴发达国家集成电路行业产学研合作经验,对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静  
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释放强劲活力与发展潜力,成为促动国内国外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引擎。文章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缘起与内涵特征,梳理数字经济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作用机理。继而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与数字技术应用的赋能现状,指出我国数字经济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偏低、数字消费环境有待优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亟须完善等一系列现实困境。最后从全面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数字消费环境、加紧稳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与有序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方面提出创新路径,助推数字经济对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君  
数字创新以其特有的收敛性、自生长性、开放性等特征正在重塑新的发展格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剖析数字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在微观层面,以企业为抓手,以数字技术创新为基础,赋能过程、产品、服务、组织形式与商业模式创新,增强企业竞争活力;在中观层面,以产业为抓手,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在宏观层面,改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基础设施硬环境与资源软环境,完善数字治理、消弭数字鸿沟,推动经济增长稳定性、发展均衡性、环境可持续性与社会公平性。从质量、效率、动力、结构四个维度考察数字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即技术增值链不畅通、数据共享运用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产业供需结构失衡。最后,针对性地从这四个维度提出释放技术价值、推进数据机制、强化人才支撑、筑牢数字基础等破解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玲  张祝平  
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发展积淀,辽宁虽已基本具备了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优势,然而,仍旧存在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尚需多元、创新成果整体质量有待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仍需提高、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度有待加强的现实困境。对此,本文提出了逐步构建农业科技多元创新主体、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层级、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等突破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迪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基础设施与旅游环境困境、中介机构与品牌效应困境、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困境、发展推力与动力不足困境。导致这些困境长期存在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规划支持力度小、经营发展融资难度大、生态资源开发困难多、旅游专业人才数量少等。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政府制定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规划,企业升级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理念,社会参与乡村生态旅游链条形成,人才加入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经营中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扬   陈露竹   刘园   王雁  
学前教育是儿童接受规范化、系统化教育的起点,特殊教育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本文在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聚焦学前残疾儿童这一群体,梳理我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的相关规定,分析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以期为促进我国学前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