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6)
- 2023(8411)
- 2022(7394)
- 2021(6917)
- 2020(5964)
- 2019(13740)
- 2018(13737)
- 2017(27437)
- 2016(15347)
- 2015(17307)
- 2014(17461)
- 2013(17296)
- 2012(16454)
- 2011(15030)
- 2010(15484)
- 2009(14681)
- 2008(14616)
- 2007(13365)
- 2006(12224)
- 2005(11117)
- 学科
- 济(61135)
- 经济(61070)
- 管理(42200)
- 业(41875)
- 企(31781)
- 企业(31781)
- 方法(28645)
- 数学(25754)
- 数学方法(25408)
- 农(19999)
- 中国(19254)
- 财(15715)
- 制(13512)
- 贸(13259)
- 贸易(13253)
- 农业(13035)
- 易(12949)
- 业经(12584)
- 学(12217)
- 银(11474)
- 银行(11441)
- 策(11428)
- 行(11051)
- 地方(10495)
- 融(9777)
- 金融(9775)
- 环境(9402)
- 和(9016)
- 理论(8924)
- 务(8805)
- 机构
- 大学(229240)
- 学院(228265)
- 济(94847)
- 经济(92757)
- 管理(86785)
- 研究(79909)
- 理学(74207)
- 理学院(73348)
- 管理学(72030)
- 管理学院(71611)
- 中国(61093)
- 京(48936)
- 科学(48807)
- 财(46205)
- 所(41993)
- 农(41129)
- 研究所(38058)
- 财经(36082)
- 中心(35773)
- 江(35275)
- 业大(34158)
- 经(32657)
- 农业(32572)
- 北京(31289)
- 范(31129)
- 师范(30830)
- 经济学(28513)
- 院(28314)
- 州(27624)
- 财经大学(26612)
- 基金
- 项目(144735)
- 科学(113565)
- 研究(105887)
- 基金(104039)
- 家(90715)
- 国家(89930)
- 科学基金(75659)
- 社会(66109)
- 社会科(62678)
- 社会科学(62656)
- 省(56764)
- 基金项目(54117)
- 教育(49774)
- 自然(48816)
- 划(48697)
- 自然科(47669)
- 自然科学(47651)
- 自然科学基金(46785)
- 资助(44437)
- 编号(43406)
- 成果(37097)
- 部(33158)
- 重点(32698)
- 发(31256)
- 课题(31069)
- 创(28999)
- 教育部(27945)
- 科研(27479)
- 创新(27191)
- 人文(26877)
- 期刊
- 济(106896)
- 经济(106896)
- 研究(69816)
- 中国(45480)
- 农(36768)
- 学报(35509)
- 科学(32886)
- 财(32859)
- 管理(31224)
- 大学(26538)
- 教育(25989)
- 农业(25237)
- 学学(24876)
- 融(24516)
- 金融(24516)
- 技术(18870)
- 业经(17749)
- 财经(17679)
- 经济研究(17278)
- 经(15208)
- 问题(14381)
- 业(12917)
- 贸(12568)
- 统计(12216)
- 技术经济(11575)
- 理论(11303)
- 国际(11008)
- 商业(10869)
- 策(10793)
- 图书(10624)
共检索到346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华 许晶
本文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应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角度,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劳动者素质指标体系,并通过计算得到劳动者素质分数,利用1985—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一个比较客观描述我国劳动者素质状况发展趋势的指数和劳动者素质增长率。最后,对高素质人才如何发挥创新作用,减少高素质人才的流失,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
劳动者素质 评价指标体系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萍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劳动者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以逐步提升劳动者素质为目标,职业教育的对策应包括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劳动者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进行创新意识和能力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套餐和宣传科学发展观来逐步提升劳动者素质。
关键词:
劳动者素质 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
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需要,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就显得犹为重要和突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雁 胡昆 熊平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县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一、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劳动者的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燕琼
本文通过劳动者素质内容的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劳动者素质低主要是由于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引起的。并通过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系的分析,指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加速经济发展,重点是提高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为此,我国必须实施人才工程战略,加强三个体系建设,提高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庞耀辉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闲暇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产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参见《剩余价值理论》第3分册,第281—282页)从马克思的观点中,不难发现,在闲暇时间中,劳动者要用一部分来消费生存资料,使其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和补偿。这个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童天 莫荣 张玉杰
我国人社部门的就业工作将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其中最为突出的挑战就是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合理调整,其实质是劳动力就业素质的提升。本研究以就业素质(这里特指劳动者应具备的与就业相关的,除学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外显素质特征之外的潜在素质)为研究对象,以企业职工为研究样本开展调查,研究得到劳动者实现就业所必备的核心素质模型。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谈以及对1356名被试者的测试分析,构建了含六项基准就业素质和六项核心就业素质指标的劳动者就业素质模型以及相应的权重体系。本研究成果可为职业培训、人才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劳动者 就业 素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永刚
一、劳动力低素质的刚性分析 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愈来愈紧迫地将另一个资源“瓶颈”约束推到了人们面前,这就是人力资源的短缺。我国人力资源的短缺不是指劳动者数量的缺乏,而是指劳动力质量低下,合格管理人才、企业家极为匮乏,难以满足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很明显,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的是劳动者素质而非其数量。人口素质或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大小,是生产力发展、变革的主导因素。二战后,日本、西德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徽省财政厅社保处课题组 钱伟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带动就业,也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活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对安徽省创业人员在创业过程中创业政策享受、对创业政策的满意度、创业需求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创业 现状 分析 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文志
加入WTO我国农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 ,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事关我国农业发展成败。文中分析WTO对劳动者整体素质的要求 ,进而提出提高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WTO 农业劳动者 素质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连华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自身规律与基本特征。本文从"默会知识"理论阐释了高职教育走"工学结合"道路的必然性,论述了"工学结合"是中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经验和必由之路,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上最完善的"工学结合"模式——"双元制"所存在的差距,最终提出了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默会知识“ 双元制”“ 工学结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元庆
怎样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大事。搞活企业虽然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首先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就我省劳动者素质而言,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生产第一线工人,都亟待提高。据全省250多个大中型企业统计,共有领导干部(党委书记、厂长、“三总师”)2009名,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为11%,高中7%,中专18%,大专以上64%。近几年来,经过机构改革和几次领导班子调整,大多数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以技术人员为主体的领导班子结构,这些领导干部思想活跃,具有政策,创新精神,但他们中的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楠
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李楠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因素。因此,有必要探讨提高劳动者素质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一、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力华 刘后根 林斌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巨大,农村存在大量劳动力剩余;农民文化、科技素质较低,与城市居民及发达国家比较在存在较大差距。无论从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还是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培养,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多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造就新型农民,都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素质 人力资源 转移培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慧娟
"工匠精神"是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品质的重要体现,也代表着劳动工作者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在中国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时期,"工匠精神"对于各个行业的产业建设优化而言都十分重要,是推动我国制造产业发展、使我国进一步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关键因素。基于"工匠精神"理念来组织、建设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符合目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也是优秀劳动者提高职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的重要环节;并且只有根据职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劳动者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体系建设,才更有利于职业素质培训工作的优化与完善,进而有利于培育出具有优秀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者。笔者将结合《劳动教育与素质养成》一书,深入分析"工匠精神"视域下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的相关问题,并为劳动者职业素质培训体系建设提供部分参考性建议,以助力我国劳动者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推动国家产业经济实现全面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