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8)
2023(7241)
2022(6222)
2021(5834)
2020(4943)
2019(11133)
2018(11557)
2017(22653)
2016(12709)
2015(14434)
2014(14922)
2013(14669)
2012(13756)
2011(12441)
2010(12874)
2009(12351)
2008(12411)
2007(11553)
2006(10535)
2005(10009)
作者
(35732)
(29598)
(29203)
(28336)
(18619)
(13938)
(13525)
(11232)
(11097)
(11000)
(9998)
(9779)
(9624)
(9457)
(9177)
(9102)
(8744)
(8742)
(8636)
(8499)
(7713)
(7166)
(7079)
(6845)
(6738)
(6726)
(6649)
(6638)
(5886)
(5709)
学科
(47668)
经济(47576)
管理(41874)
(37591)
(29997)
企业(29997)
方法(19161)
(17464)
中国(17428)
(17157)
数学(16535)
数学方法(16389)
(15381)
(11457)
银行(11440)
业经(11404)
(11127)
(10937)
(10370)
贸易(10363)
(10189)
(9951)
财务(9923)
财务管理(9882)
(9683)
金融(9680)
农业(9599)
体制(9378)
企业财务(9274)
(8451)
机构
学院(185867)
大学(185046)
(78368)
经济(76558)
管理(67051)
研究(58826)
理学(55768)
理学院(55216)
管理学(54406)
管理学院(54064)
中国(48746)
(43965)
(39135)
财经(33359)
科学(31610)
(30185)
(29919)
(29530)
中心(27136)
北京(25441)
研究所(25361)
经济学(25293)
财经大学(24495)
(24388)
(24008)
(23276)
师范(23073)
经济学院(22806)
业大(21990)
(21131)
基金
项目(106129)
研究(84065)
科学(82773)
基金(75399)
(63215)
国家(62631)
科学基金(53286)
社会(53139)
社会科(50227)
社会科学(50217)
(41122)
教育(39948)
基金项目(39014)
编号(36363)
(34023)
成果(32061)
资助(31489)
自然(31088)
自然科(30274)
自然科学(30268)
自然科学基金(29722)
(26250)
课题(25669)
(24811)
重点(23706)
(23207)
项目编号(22230)
(22229)
教育部(21910)
(21866)
期刊
(95849)
经济(95849)
研究(62669)
中国(42344)
(35842)
管理(27587)
教育(24104)
(23412)
学报(23348)
(22579)
金融(22579)
科学(21707)
大学(18934)
财经(17483)
学学(17446)
技术(16609)
业经(16001)
经济研究(15054)
(15000)
农业(14959)
问题(13171)
(11414)
理论(10523)
国际(9555)
实践(9414)
(9414)
商业(9162)
图书(9030)
现代(8988)
财会(8798)
共检索到299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与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应,劳务派遣立法规制经历了弱法律规制、中法律规制和强法律规制三个阶段,体现了从弱到强的规制强度、从地方到国家的规制趋势等特征。现行法律规制存在立法和实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推进劳务派遣法治化治理,需要按照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由表及里的思路,坚持"严格规制"与"改善环境"并重,"管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行,"专门立法"与"加强执法"协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文华  江峰  
与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应,劳务派遣立法规制经历了弱法律规制、中法律规制和强法律规制三个阶段,体现了从弱到强的规制强度、从地方到国家的规制趋势等特征。现行法律规制存在立法和实施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推进劳务派遣法治化治理,需要按照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由表及里的思路,坚持"严格规制"与"改善环境"并重,"管控数量"与"提高质量"并行,"专门立法"与"加强执法"协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任家桔  
从目前实践来看,《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并未真正解决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界定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借鉴域外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可以通过转变法律规制重心,改变界定适用范围方式,明确不符合规定的派遣员工的相关出路和完善配套制度等,完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倪雄飞  
劳动法律中有关劳务派遣的条文没能有效规制劳务派遣的发展,劳务派遣规模不但越来越大,而且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也遭受巨大损害。要控制派遣规模的扩张,使劳务派遣重新成为正规雇佣制度的一种补充用工形式,必须严格规制劳务派遣期限,这是有效控制派遣规模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学华  薛孝东  
在我国,劳动力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形式获得了较大发展,少数地方通过地方立法加强了对劳动力派遣的规制。与蓬勃发展的劳动力派遣相比,劳动力派遣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明显存在滞后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派遣中的一些问题,并参考国外劳动力派遣立法的实践和经验,对劳动力派遣的概念、理论基础、劳动力派遣三方的法律关系、实践中的问题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劳动力派遣提供立法上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德淳  
《劳动合同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肯定了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合法性,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是劳动关系,要求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签订劳动合同。针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特殊性,《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做出了有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特别立法规制。本文认为,《劳动合同法》在调整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方面,在有关劳动合同试用期的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惩罚性民事责任主体的范围、被派遣劳动者单方面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应当进行补充立法完善,以更好地规制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问清泓  宋晓波  
逆向劳务派遣是一种逃避法律责任的假派遣,它极大的损害了派遣员工的合法劳动权益。笔者通过分析逆向劳务派遣法律性质,判定逆向派遣的违法性,从限制劳务派遣行业范围、提高劳务派遣机构资质、保障劳务派遣员工平等权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规制逆向派遣行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帆  
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符合了当今社会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另一方面也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以及对劳动力市场上的正规雇用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现行的"单一雇主"规制模式的漏洞以及在许多情况下的不合理性非常明显,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并不相符。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模式的选择,应当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劳务派遣政府规制立法的经验教训,确定公权力在劳务派遣中应该涉及的领域,通过"共同雇主"模式对劳务派遣进行有限的政府干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凌林  林卉  
本文以侵权法中的"共同雇主责任"理论为视角,通过考察德、美、日等国家对劳务派遣关系中"共同雇主责任"的法律规制模式和途径,审视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关系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雇主责任"分担规制,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长征  
目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与国外相比已经处于超常发展的状态,这也说明,现行立法存在着"规制失灵"问题。为确保劳务派遣行业健康发展,应认真落实劳务派遣的"三性"原则、同工同酬原则和连带责任制度。同时制定限制和禁止使用劳务派遣的行业目录,建立派遣用工转正制度,加强工会的作用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常凯  李坤刚  
在目前的劳动合同立法中,如何规制劳务派遣引起了诸多争议。就立法态度而言,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法律性质而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应如何界定三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雇主责任又应如何分配?就具体运作而言,面对劳务派遣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对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行业、职业及时间期限等应如何界定?对派遣机构的从业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又该作出何种规定?就这些问题本期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我国劳务派遣立法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昆  
在目前的劳动合同立法中,如何规制劳务派遣引起了诸多争议。就立法态度而言,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立法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就法律性质而言,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劳动法律关系,应如何界定三方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雇主责任又应如何分配?就具体运作而言,面对劳务派遣业迅速发展的现状,对其适用的范围,包括行业、职业及时间期限等应如何界定?对派遣机构的从业资格和市场准入条件等又该作出何种规定?就这些问题本期进行了讨论。希望对我国劳务派遣立法有所借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侯玲玲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实践中,已出现这样一种新现象:某派遣机构受某企业委托招聘员工,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将员工派遣到企业工作,其劳动过程由企业管理,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费等项待遇由企业提供给派遣机构,再由派遣机构支付给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佳  
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是我国完善多层次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举措,自劳务派遣制进入《劳动合同法》并予以实施后,劳务派遣在短期内出现了非理性繁荣的现象,迫切需要从劳动法理论建设和法律规制的角度进行规范和完善。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劳务派遣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劳务派遣非理性繁荣的原因,重点对《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适用范围的规定进行评析,并提出了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的建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