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7)
- 2023(12142)
- 2022(10348)
- 2021(9822)
- 2020(8361)
- 2019(19041)
- 2018(18968)
- 2017(38438)
- 2016(20328)
- 2015(22735)
- 2014(22500)
- 2013(22068)
- 2012(20376)
- 2011(18062)
- 2010(18224)
- 2009(16668)
- 2008(16022)
- 2007(14181)
- 2006(12642)
- 2005(11153)
- 学科
- 济(87153)
- 经济(87071)
- 业(63984)
- 管理(62804)
- 企(50700)
- 企业(50700)
- 方法(41977)
- 数学(38068)
- 数学方法(37653)
- 农(25504)
- 中国(24962)
- 财(23318)
- 技术(17854)
- 业经(17540)
- 贸(17433)
- 贸易(17423)
- 农业(17362)
- 易(17083)
- 制(16598)
- 地方(16285)
- 策(14389)
- 银(14261)
- 银行(14240)
- 务(13868)
- 财务(13817)
- 财务管理(13787)
- 行(13620)
- 企业财务(13059)
- 学(12649)
- 融(12543)
- 机构
- 学院(286305)
- 大学(284150)
- 济(129184)
- 经济(126843)
- 管理(117338)
- 理学(101475)
- 理学院(100561)
- 管理学(99149)
- 管理学院(98580)
- 研究(90924)
- 中国(70514)
- 财(60421)
- 京(57755)
- 科学(50095)
- 财经(48283)
- 经(43990)
- 所(43035)
- 中心(42856)
- 江(41766)
- 经济学(40381)
- 农(39485)
- 研究所(38663)
- 业大(37707)
- 经济学院(36763)
- 财经大学(35943)
- 北京(35897)
- 范(34860)
- 师范(34564)
- 院(33223)
- 州(32603)
- 基金
- 项目(189048)
- 科学(151601)
- 研究(142264)
- 基金(140039)
- 家(119662)
- 国家(118717)
- 科学基金(103915)
- 社会(93278)
- 社会科(88808)
- 社会科学(88788)
- 基金项目(73520)
- 省(72489)
- 教育(66293)
- 自然(65267)
- 自然科(63800)
- 自然科学(63787)
- 自然科学基金(62672)
- 划(60713)
- 资助(57941)
- 编号(57639)
- 成果(45996)
- 部(43993)
- 重点(41963)
- 发(41294)
- 创(40166)
- 国家社会(39203)
- 课题(38938)
- 教育部(38770)
- 人文(38017)
- 创新(37618)
- 期刊
- 济(135996)
- 经济(135996)
- 研究(85269)
- 中国(51056)
- 财(45528)
- 管理(44730)
- 科学(36129)
- 农(34749)
- 学报(34682)
- 技术(28727)
- 融(28530)
- 金融(28530)
- 大学(28291)
- 教育(26903)
- 学学(26820)
- 农业(23976)
- 财经(23741)
- 经济研究(22845)
- 业经(22376)
- 经(20434)
- 问题(18572)
- 技术经济(16480)
- 贸(15921)
- 统计(14657)
- 理论(14488)
- 国际(13525)
- 商业(13447)
- 策(13445)
- 现代(13278)
- 实践(12926)
共检索到419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曾国华 吴雯雯
本文在阐述我国城镇单位劳动者报酬增长趋势的基础上,基于SDA结构分解方法将劳动报酬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就业结构效应以及行业内报酬增长效应,利用2003-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劳动报酬费用增长动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增长主要来自于行业内生产效率的提高,就业结构效应的贡献率不显著,而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实行差异化的行业劳动报酬提升策略是实现我国劳动报酬进一步增长的关键。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就业结构 SDA 省级面板数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晖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产业层面和部门层面对中国行业间劳动报酬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中国分行业劳动报酬进行组间与组内差距测算,以此来分析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三次产业内部行业劳动报酬的变动特征。其次,将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相结合,对2002-2007年与2007-2012年两个阶段中国各行业劳动报酬增长进行因素分解分析,探求影响中国各行业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行业平均劳动报酬差距在合理范围内,近几年有缩小趋势。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各类最终需求总量的增长是拉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各部门收入增长对国内消费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最终需求部门结构的变动对各行业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通过调整部门结构拉动收入增长存在潜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
关键词:
就业增长 投资 初次分配 劳动报酬占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贵荣 汪晓政 胡军 杨传江
本文结合新疆劳动报酬演变现状及问题,对新疆资本、工资、劳动力产出对劳动报酬及劳动报酬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新疆劳动报酬变动的主要因素,对未来几年新疆劳动报酬增长速度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促进新疆劳动报酬合理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报酬 增长 新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翠珍 吴雯雯
新农合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江西省87个县2008—2010年数据,基于SDA结构分解方法将新农合费用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流动效应以及费用膨胀效应,对新农合医疗费用增长的动因及其一般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9年江西省新农合费用增长主要是因为新增住院次数的增加,反映出医疗需求的释放;2010年住院费用大幅上涨则更多体现在流动效应和费用膨胀效应的增加,反映出参合农民医疗需求层次的提高;收入水平、次均住院费用大小及其偏离度是影响新农合费用增长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现阶段新农合医疗费用控制制度应体现差异化,县级医疗重在费用控制,乡级医疗重在提升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登辉 林康 王旭
该文运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通过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同步性和匹配性,分析各行业的收入增长空间,提出各部门收入增加的分类途径和政府配套政策,以更好地推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兰
近年来,人口的低生育和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越来越棘手,劳动力资源不断稀缺;教育普及程度和科技发展也推动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使得劳动价值在不断增加。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劳动报酬不断上涨,此种情况下探讨出口会受到何种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借助引力模型,使用WIOD数据库,基于新兴经济体样本,实证研究增加值出口和劳动报酬的关系。研究表明,基于新兴经济体样本劳动报酬增加会显著提高增加值贸易,主要是通过生产率和促进产业升级两个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周亮
在我国,户籍歧视是形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它不但通过阻碍劳动力流动造成城乡收入差异,也会促成农民工和城镇工人之间劳动报酬的差异。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多年的数据,对我国户籍歧视影响劳动报酬差异的程度进行计算和分析。结论表明,近几年户籍歧视现象并没有明显改观,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仍需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户籍歧视 劳动力市场分割 劳动报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丁梓楠
第二产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劳动报酬水平是初次分配福利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选取平均劳动报酬和劳动报酬比重作为研究的两个维度,通过动态和静态比较,对第二产业内部各门类、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劳动报酬及其差异进行全面衡量,总结出第二产业劳动报酬及其差异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第二产业内部产业层次越高的行业,初次分配状况越好。文章还就第二产业初次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进行了有效评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诚 马宁
在回顾1995-2012年我国制造业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的基础上,对制造业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横截面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我国制造业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劳动报酬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阳
Solow(1958)提出了将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两部分的双因素模型。本文基于产业分工的视角扩展了其中的产业结构因素,把投入产出理论中产业结构决定于水平分工的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纵向分工的最终产品价值链结构这一关系纳入到双因素模型之中,得到了最终需求结构效应、价值链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的三因素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内部效应对我国1997—2007年间的总体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做出了70.2%的总体贡献,是主要因素,价值链结构效应做出了23.2%的总体贡献,最终需求结构效应的总体贡献最低,为6.6%。
关键词:
劳动报酬份额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建文
文章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基础上,对各行业人均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性和潜力进行分析,还利用1979年以来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晶
文章从技术进步与投入要素所得或回报关系的角度,通过构建劳动报酬份额、资本收益率、人均劳动报酬、技术水平之间一阶差分变量的实证模型,利用中国1993~2007年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和验证实证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探求中国省际地区劳动报酬份额演变的动因。研究结果表明,资本收益率和人均劳动报酬的变动是影响劳动报酬份额演变的重要因素,同时技术进步又是资本收益率变动和人均劳动报酬变动的直接动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小勇
实践中,用人单位或与劳动者约定,或通过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的某些劳动报酬设定一定支付条件的情形较为常见。如用人单位规定员工年终考核合格后才可享受绩效奖,年终奖对次年仍在职的员工发放,销售提成奖按销售款回款的比例或待销售款全额到账后支付,等等。有些用人单位规定将劳动者每月工资的一部分作为"业绩提成"暂不发放,到年底考核时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业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慧 费利群
文章利用我国1993~2009年间29个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政府对我国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发现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总体为负。进一步以东、中、西部分别建立面板模型,发现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为正,中部为负;政府对劳动报酬比例的影响,总体上来说会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对东中部的影响会逐步降低,对西部地区会逐渐增加。因此,应改革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机制、政府支出机制、政府收入机制等,对不同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劳动报酬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