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2)
2023(9346)
2022(7643)
2021(7097)
2020(5651)
2019(12898)
2018(13131)
2017(24246)
2016(13938)
2015(16082)
2014(16240)
2013(15809)
2012(15400)
2011(14266)
2010(14876)
2009(13651)
2008(13365)
2007(12456)
2006(11608)
2005(10956)
作者
(40048)
(33241)
(32793)
(31385)
(21001)
(15649)
(15096)
(12800)
(12719)
(12129)
(11231)
(10910)
(10690)
(10689)
(10393)
(10275)
(9886)
(9746)
(9659)
(9565)
(8812)
(8303)
(8098)
(7726)
(7559)
(7477)
(7434)
(7403)
(6690)
(6660)
学科
(60641)
经济(60589)
(35156)
管理(33478)
中国(27654)
(23854)
企业(23854)
方法(19974)
教育(19833)
(19708)
数学(17729)
地方(17705)
数学方法(17598)
技术(16102)
农业(13687)
业经(13254)
(12540)
(12061)
银行(12039)
(11819)
(11757)
(11750)
贸易(11744)
(11389)
(11361)
(11233)
金融(11233)
(10927)
理论(10425)
地方经济(10234)
机构
大学(203509)
学院(202090)
(83739)
经济(81808)
研究(76761)
管理(68269)
理学(56608)
理学院(55870)
管理学(54969)
中国(54749)
管理学院(54561)
(46377)
科学(43477)
(39421)
(39360)
(36674)
师范(36432)
研究所(35102)
(33293)
中心(33146)
教育(32711)
北京(31346)
(30487)
财经(30121)
师范大学(29568)
(27201)
(27040)
(26821)
经济学(26119)
技术(25589)
基金
项目(117887)
研究(96560)
科学(93235)
基金(79687)
(67445)
国家(66683)
社会(59268)
社会科(56070)
社会科学(56062)
科学基金(55427)
教育(50469)
(48341)
编号(42448)
(41729)
基金项目(40795)
成果(37692)
课题(33001)
资助(32738)
(32503)
自然(30855)
自然科(30061)
自然科学(30055)
自然科学基金(29466)
重点(27854)
(27733)
(27384)
发展(27006)
(26516)
规划(25286)
(25254)
期刊
(102477)
经济(102477)
研究(76840)
中国(55409)
教育(53800)
(29410)
管理(27095)
(26913)
学报(25440)
科学(24973)
技术(23583)
(22578)
金融(22578)
大学(20766)
农业(20672)
学学(17852)
业经(17828)
经济研究(16624)
财经(15182)
问题(13876)
职业(13819)
(13203)
(11999)
论坛(11999)
(11484)
技术经济(11353)
(10465)
(10430)
国际(10141)
图书(10050)
共检索到338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问题,开始加强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中心的宣传教育活动。1953年至1957年,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与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地位得以确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劳动技术教育明显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978年后,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的指引下,劳动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学科和课程地位再一次得以确定。1993年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对劳动技术教育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新课程把劳动技术教育变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客观上削弱了它的课程地位。劳动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要素,应还原它的学科地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劳动技术教育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它包括建设先进文化的内涵 ,它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劳动技术教育观 ,要充分肯定劳动技术教育的学科地位 ,要加强劳动技术教育的科学研究 ,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劳动技术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艳霞  夏建国  
随着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轨迹为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通过对世界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和特征的梳理和分析,对于我国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傅小芳  周俪  
德国的技术教育在全世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其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也颇具特色。本文根据作者在德国所进行的为期一年的学习和专题研究,从发展历史、各联邦州的教育现状、教学特色等方面对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劳动技术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反思,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黎明  顾春华  马前锋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分析"70年劳动教育研究"学术成果,存在劳动教育概念理解偏颇、劳动教育文献研究不深的问题。基于重要教育文献,结合教育改革历史事件,回顾70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探索学习、兴盛发展、调整偏离、恢复重建和深化创新五个阶段的时空转向,总结劳动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劳动教育研究的未来展望,即劳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现实之需,应始终坚持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之需,应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实践平台;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的时代之需,应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延园  
一、劳动争议现状分析和考察 1.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的数量及成功处理争议数量逐年减少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先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经调解不成,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选择直接向仲裁委员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韦进  王杏云  陈建平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特殊性,通过深入企业调查、整体抽样,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所获得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若专业对口,高职毕业生将比普通高校毕业生有较高的工作满意程度和工作努力程度,并有较好的工作绩效;在合作气氛较好的工作组织内,个人教育背景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个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将会小于合作气氛较差的工作组织内的同类差异;无论高职还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劳动者特征诸因素与工作特征诸因素结合匹配的差别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应付技术更新和职业变换时,将更能适应一个动态环境的工作要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燕飞  
本文关注了中国产业发展的技术选择对劳动就业,尤其是城乡就业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产业技术选择过高的资本深化倾向不利于城镇就业,产业发展要在城乡就业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需进一步提高技术选择的自主性和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推动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进程。此外,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城镇就业,但作用仍需加强;城镇就业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变动关系;农村投入未对城镇就业表现出推动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诺敏  赵芳  
近十多年来,我国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与其他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之间的差距绝对额在不断拉大,因此,劳动力市场上由教育水平差距产生的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会产生显著的劳动收入差异。源于教育水平差异的工资收入差距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教育水平和生产率的关联性。在劳动力市场上,较高的教育投资回报率会引导个体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高的教育水平与较高的生产率水平相联系。我国当前应采取相关政策投资教育、促进教育发展、增加劳动市场上高学历劳动者的数量、降低高学历劳动者的供求均衡价格,这样才会不断缩小来源于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时代新实践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新要求,加强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伟  诺敏  赵芳  
近十多年来,我国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与其他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之间的差距绝对额在不断拉大,因此,劳动力市场上由教育水平差距产生的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否拥有大学学历会产生显著的劳动收入差异。源于教育水平差异的工资收入差距问题的复杂性在于教育水平和生产率的关联性。在劳动力市场上,较高的教育投资回报率会引导个体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高的教育水平与较高的生产率水平相联系。我国当前应采取相关政策投资教育、促进教育发展、增加劳动市场上高学历劳动者的数量、降低高学历劳动者的供求均衡价格,这样才会不断缩小来源于教育水平差异的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