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7)
2023(5760)
2022(5014)
2021(4748)
2020(4025)
2019(9296)
2018(9426)
2017(19767)
2016(10800)
2015(12386)
2014(12347)
2013(12367)
2012(11928)
2011(10914)
2010(11411)
2009(10929)
2008(10860)
2007(10236)
2006(9531)
2005(8940)
作者
(30527)
(25161)
(24807)
(24054)
(16121)
(11686)
(11516)
(9595)
(9428)
(9326)
(8405)
(8264)
(8041)
(7987)
(7913)
(7770)
(7433)
(7369)
(7299)
(7288)
(6390)
(6140)
(6093)
(5819)
(5753)
(5628)
(5576)
(5549)
(4949)
(4935)
学科
(45536)
经济(45488)
(33405)
管理(31003)
(24951)
企业(24951)
中国(18338)
方法(18245)
数学(16111)
(16041)
数学方法(15949)
(12122)
(11789)
(11363)
(11305)
贸易(11298)
(11098)
农业(10407)
(10073)
银行(10064)
(9752)
业经(9547)
地方(8444)
(8210)
金融(8210)
(7493)
及其(7434)
税收(7202)
(7153)
政策(6857)
机构
学院(160325)
大学(158658)
(74994)
经济(73451)
管理(62030)
研究(55964)
理学(51989)
理学院(51474)
管理学(50908)
管理学院(50554)
中国(45448)
(37847)
(33909)
财经(28927)
科学(28604)
(28066)
(26078)
(25108)
中心(25054)
研究所(24618)
经济学(23018)
北京(22427)
财经大学(21156)
(21092)
经济学院(20766)
(20420)
师范(20317)
(19902)
(19883)
业大(17852)
基金
项目(90468)
研究(72269)
科学(71691)
基金(65238)
(54241)
国家(53748)
社会(45981)
科学基金(45881)
社会科(43633)
社会科学(43626)
(33854)
教育(33544)
基金项目(33071)
编号(31032)
(28743)
资助(28416)
成果(27552)
自然(26844)
自然科(26174)
自然科学(26168)
自然科学基金(25717)
课题(21783)
(21615)
(20345)
重点(19907)
(19749)
教育部(19030)
项目编号(18756)
人文(18614)
国家社会(18391)
期刊
(89030)
经济(89030)
研究(55812)
中国(33662)
(26513)
管理(25321)
(22084)
金融(22084)
(19950)
教育(18616)
科学(17834)
学报(16216)
经济研究(14975)
业经(14893)
财经(14623)
技术(13624)
大学(13460)
农业(13367)
(12642)
学学(12381)
问题(12318)
(11913)
国际(11012)
理论(9326)
商业(8469)
现代(8458)
技术经济(8403)
实践(8269)
(8269)
世界(8162)
共检索到260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全明  刘建花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进程中,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就业结构矛盾交织,劳动力流动频率加快,劳资矛盾和纠纷攀升,失业呈现群体特征等等。现行劳动就业体制缺陷犹存,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实施新的就业战略,以发挥政府在就业机制中的促进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彦  
“八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劳动就业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综合性产业城市,其劳动就业有许多特点。如何正确判断北京的就业形势,采取相应的政策,是关系到北京各项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大问题。一、“七五”北京市劳动就业状况“七五”期间,北京市劳动就业工作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其基本特点是: 1.劳动力供给继续增加,增幅下降“七五”期间,北京劳动力资源总量继续增加,但增幅下降,使城市劳动就业压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静轩,马力,张伟  
This paper discusses China's employment issues fro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gle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points out their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The whole thinking on solving these issues,as well as a series of specific measures,is presented.Some viewpoints in this paper haven't been put forwarded publicly before.The research can offer references to deepen employment system reformation and solve the deep contravention existing in China's employment mechanism.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池振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珠  黄桦  
在对山西与全国及部分地区的劳动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山西劳动就业存在劳动力总体素质低、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有偏差等问题。在新时期,山西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从单一产业就业向三产并举就业转变,努力扩大就业容量;积极创优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就业促进工作的五个转变,推动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华  
一、入世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机遇 1.入世后经济的增长会带动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的份额,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合作,可以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效益收获,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据国际失业与就业委员会与中国国际人才发展交流协会合作的一项调查测算:入世后,中国GDP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辰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口与劳动就业问题始终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口目前已超过10亿,社会劳动者已近5亿。将人口与劳动就业联系起来研究,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对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实现2000年的宏伟战略目标,都是很有意义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芹  
1996──2010年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展望范芹一、就业形势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劳动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力扶植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个体经济改革统包统配的就业政策,实行了“三结合”就业方针,基本形成多元化就业格局...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丘舜平,张炳申  
由于新技术革命引起的各种社会经济变化,都将波及劳动就业,所以劳动就业领域急需研究对策。本文拟通过分析新技术革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探讨广东劳动就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对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业宏  肖蓓  
劳动就业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而我们因思想上不够重视招商引资中的就业权保护,加上《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及外资并购的法规对目标企业职工劳动就业权的保护存有瑕疵,使外资在并购中肆意侵害职工劳动就业权。应制定统一的《并购法》,修改上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目标企业被外资并购后职工劳动就业权不被侵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1995年,我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人口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流动的人口达8000万之众,汹涌澎湃的“民工潮”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劳动失业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总计达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正在以无序的形态流入城市,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小蒂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失业(这里指非自愿)意味着资源利用不足、生产要素闲置和国民经济的重大损失。因此,当今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还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各国都把提高劳动就业率、降低失业率作为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随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启东  周韩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多、品位贫多富少总量大,而物质资源和资金却相对紧缺。就劳动力供求而言,存在着总量与结构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的问题,存在着分层与合成供求错位的问题,供求交叉缺口既多又大。仅就总量而言,一方面城镇劳动力数量颇大,近10年年平均供给量达760万人;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数量有增无减,不仅原始种养业终年余富上亿人,而且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也增长较快,多年保持着1500万的年均量。城乡劳动力资源总量大大超过了运行中的现实经济容量。在宏观管理上,那些不适应当今经济发展和就业趋势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