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62)
2023(8216)
2022(7416)
2021(6886)
2020(6254)
2019(14514)
2018(14618)
2017(29631)
2016(16509)
2015(18942)
2014(19277)
2013(19497)
2012(18555)
2011(16814)
2010(17365)
2009(16595)
2008(16831)
2007(15604)
2006(13898)
2005(12939)
作者
(50369)
(42170)
(41680)
(40282)
(26468)
(20018)
(19396)
(16396)
(15526)
(15140)
(14219)
(14053)
(13250)
(13149)
(13134)
(13070)
(13036)
(12418)
(12218)
(12162)
(10636)
(10556)
(10391)
(9551)
(9445)
(9417)
(9373)
(9348)
(8592)
(8423)
学科
(71534)
经济(71460)
管理(44664)
(44525)
方法(34760)
(33229)
企业(33229)
数学(31250)
数学方法(30895)
(22181)
中国(21298)
(18874)
(15693)
(15401)
贸易(15396)
(14998)
农业(14379)
(14146)
业经(13774)
(12984)
银行(12943)
地方(12455)
(12351)
(11310)
金融(11308)
(10999)
财务(10970)
财务管理(10933)
企业财务(10201)
(10194)
机构
大学(251941)
学院(249657)
(105637)
经济(103341)
管理(92408)
研究(84503)
理学(78292)
理学院(77350)
管理学(76010)
管理学院(75529)
中国(66272)
(53660)
(51535)
科学(51389)
(44932)
(44882)
财经(40505)
研究所(40086)
中心(39135)
(38799)
业大(37416)
(36397)
农业(35548)
北京(34462)
经济学(33188)
(32966)
师范(32658)
(30782)
经济学院(30182)
财经大学(29740)
基金
项目(152617)
科学(118290)
研究(111316)
基金(109598)
(94958)
国家(94157)
科学基金(78874)
社会(69596)
社会科(65915)
社会科学(65890)
(59374)
基金项目(57971)
教育(52082)
(50382)
自然(50175)
自然科(48957)
自然科学(48940)
自然科学基金(48058)
编号(46489)
资助(46196)
成果(39711)
(34879)
重点(34397)
(32681)
课题(31882)
(30646)
教育部(29665)
科研(29481)
创新(28761)
人文(28718)
期刊
(119247)
经济(119247)
研究(76759)
中国(47826)
(40875)
(39810)
学报(39589)
科学(34942)
管理(31881)
大学(29460)
学学(27560)
农业(27039)
(25997)
金融(25997)
教育(25257)
财经(20722)
技术(20548)
业经(19646)
经济研究(18902)
(17799)
问题(17502)
(14838)
(13643)
理论(13620)
统计(13126)
技术经济(13089)
图书(12543)
国际(12319)
商业(12234)
实践(12187)
共检索到380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芳  
我国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经历30年,劳动合同制从最初在个别重点城市的试点企业试验到在全国范围铺开,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制度,30年中,劳动合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合约的形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契约关系越来越复杂,本文概括了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契约演变的特点,并从市场化、产权变迁、法治化及国际化多角度分析我国劳动契约演变的原因与动力,以及我国《劳动合同法》出台的必然性及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彭移风  宋学锋  
劳动合同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心理契约则是双方精神上的依恋与融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永建  范从来  陈冬华  刘俊  
《劳动合同法》是否提高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以2001—2013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劳动力成本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研究了《劳动合同法》对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企业劳动力成本已经处于快速上涨期,本文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表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了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总量的上涨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五险一金比例的增加对劳动力成本总量上升具有增量影响,但这可能并不是《劳动合同法》造成的,而更可能是由《社会保险法》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所致,《劳动合同法》强化的是对上述两项法规的执行。但是,由《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职工维权环境的改善以及地方政府对企业执行《劳动合同法》不同程度的干预,导致企业五险一金比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分样本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总量和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正处于争议中的《劳动合同法》是否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以"三去一降一补"为基本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实证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永建  范从来  陈冬华  刘俊  
《劳动合同法》是否提高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以2001—2013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劳动力成本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研究了《劳动合同法》对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企业劳动力成本已经处于快速上涨期,本文没有发现足够的证据表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改变了微观企业劳动力成本总量的上涨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五险一金比例的增加对劳动力成本总量上升具有增量影响,但这可能并不是《劳动合同法》造成的,而更可能是由《社会保险法》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所致,《劳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高松茂  
文章通过静态模型、比较静态和动态模型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合同法》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维护市场公平交易,而且并不必然会导致失业率升高;它更加有利于遵纪守法的经营者、有利于促进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工短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起到了鞭策落后、鼓励先进的作用,最终维护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郑英隆  武志伟  田莎莎  
目前,我国农民工劳动并未得到劳动合同法的有效保护,劳动不签约和违约现象普遍存在。基于广东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劳动合约与人力资本专用性、流动性、工会组织、合约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给合约双方足够的合约激励与约束是有效推进农民工签订劳动合约的重要条件。最后基于劳动合同法,从提高农民工劳动合约制度的激励作用和增加违约成本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杭宇  
《劳动合同法》一方面规范了企业用工,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和用工的法律风险。本文通过调查来评价《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及就业市场的影响,并从政策层面对如何扩大企业用工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世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本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近三年的情况作了回顾总结,认为拥护者和反对者当初的预期均未得以实现,《劳动合同法》面临与《劳动法》一样被虚化的风险。而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合同法》某些规定与现实脱节,更在于《劳动合同法》权利调整所受到的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只有从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公民权利均等化,才有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与体制基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云  金祥荣  
近年来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呈现差距日益加大的"马太效应"。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研发、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累积循环的影响作用,这一累积循环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轨道",从而导致创新的区域差异日益明显。实证研究还证实了研发两面性的存在,并首次证实技术机会对于技术创新的显著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爽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实施。新法出台前后一直伴随着激烈的争论,也引发了一些"震荡"。全面、客观地判断和分析有关现象和问题,及时、准确地把握相关动态,对当前积极推进新法实施、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基于就业与加班时间之间可能的替代关系,利用《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微观调查数据,考察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雇佣的影响。基于各地历史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分组进行的双差分分析表明,《劳动合同法》具有正向加班时间效应和负向就业效应,这一结论在根据结案率及劳动合同签订率变化情况对分组进行调整的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劳动合同法》的就业效应之所以相对较弱,可能是因为我国的企业未像发达国家的企业那样采取了资本深化、提高生产率的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继彤  
很多企业家担心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不少企业赶在该法实施之前采取规避措施。本文通过广泛企业调查,对劳动合同法的成本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带来的成本增幅存在较大差异。从规模角度看,对小规模企业影响较大;从不同所有制形式看,对私营企业影响较大;从行业看,对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影响较大。文章建议从三方面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