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9)
2023(9458)
2022(7903)
2021(7539)
2020(6174)
2019(13977)
2018(14260)
2017(27578)
2016(15195)
2015(17330)
2014(17247)
2013(16966)
2012(16065)
2011(14490)
2010(14496)
2009(13667)
2008(13323)
2007(12183)
2006(11052)
2005(9949)
作者
(45362)
(37399)
(37377)
(35617)
(23603)
(17807)
(17156)
(14606)
(14444)
(13476)
(12656)
(12570)
(12084)
(11957)
(11694)
(11619)
(11109)
(11102)
(11026)
(10977)
(9497)
(9413)
(9343)
(8688)
(8657)
(8495)
(8409)
(8173)
(7584)
(7556)
学科
(56178)
经济(56106)
管理(38550)
(36036)
(25545)
企业(25545)
方法(21822)
(20810)
中国(20200)
数学(19196)
数学方法(18981)
(14995)
(14333)
农业(13839)
(12754)
业经(12338)
地方(12213)
(11484)
银行(11446)
(11194)
贸易(11185)
(11023)
(10892)
(10820)
(10162)
金融(10154)
理论(9357)
教育(8410)
(8357)
环境(8298)
机构
学院(215666)
大学(215124)
(84299)
经济(82233)
研究(77599)
管理(74908)
理学(63086)
理学院(62290)
管理学(61122)
管理学院(60732)
中国(60162)
科学(48252)
(47749)
(42957)
(40717)
(40507)
研究所(36457)
中心(35072)
(34309)
业大(33298)
财经(33050)
农业(32396)
北京(30534)
(29774)
(29758)
师范(29364)
(28646)
(27243)
经济学(25882)
技术(25025)
基金
项目(137463)
科学(105645)
研究(102101)
基金(95720)
(84606)
国家(83834)
科学基金(69026)
社会(61687)
社会科(58103)
社会科学(58086)
(54777)
基金项目(50104)
教育(47598)
(47017)
自然(43968)
编号(43485)
自然科(42811)
自然科学(42794)
自然科学基金(41980)
资助(39812)
成果(37086)
课题(31643)
重点(31468)
(30645)
(30331)
(27969)
创新(26182)
(26155)
科研(26053)
项目编号(25813)
期刊
(99257)
经济(99257)
研究(67200)
中国(47937)
(38066)
学报(36958)
科学(32525)
(32306)
教育(28423)
管理(27840)
大学(27645)
学学(25911)
农业(25583)
(22378)
金融(22378)
技术(18372)
业经(17504)
财经(16210)
经济研究(15986)
问题(14281)
(14045)
(12403)
(11531)
(10980)
图书(10888)
理论(10483)
国际(9936)
现代(9689)
业大(9515)
实践(9380)
共检索到33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金祥  高建东  
我国目前的劳动基准立法体例不同于一般的综合立法体例或分散立法体例,有其独有的特点,存在劳动基准母法缺失、形式杂乱松散且尚未进行体系化立法、立法位阶总体较低且政策性较强等问题。本文认为,劳动基准分散式立法体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选择,在分散立法体例下,需要对工资、工时和休息休假、特殊群体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劳动基准的主要立法事项进行立法规划,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劳动基准主要事项的立法次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闫冬  
英国的劳动基准法律已相对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底线性权利"体系,涉及劳动合同、信息保护制度、工资制度、工时制度、解雇保护制度、反就业歧视制度等方面。这不仅体现了政府主动参与社会与经济管理的治国理念,而且体现了权利至上的社会法原则。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文珍  黄昆  
劳动基准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尤其是在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中的我国现阶段,由于劳资双方经济实力不对等、实际地位不均衡,集体谈判和个人协商还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体现国家强制力的劳动基准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劳动基准基本上呈现为分散规定的模式。法律文件多头,法律位阶较低,出台时间久远,劳动基准规定的缺失和不明确、劳动基准的地区差异、劳动基准间的相互冲突现象时有可见。2011年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完成了《劳动基准立法面临的任务和对策》项目。课题研究报告通过对劳动基准的理论分析和中外比较研究,对我国劳动基准立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欢  
能否被认定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受到劳动基准保护,对于普通公民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其判断标准一直与劳动关系的判断标准相捆绑。一方面,现行法律面临大量劳动者被排除在劳动关系之外却又需给予劳动基准保护的两难境地;另一方面,网络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准从属性"劳动者应否纳入劳动基准保护也成为热门话题。对劳动者的判断,应回归到"从属性"标准,并扩大非典型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认定范围;将"主体"标准作为劳动合同订立、解除的合法性判断条件,而非劳动关系的判断依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曹可安  李坤刚  
案情简介王某于2014年8月7日向某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称其2008年4月进入某公司工作,先后签订有两份劳动合同,约定按公司制定的工资体系及其他相关规定支付工资,每月公司向其固定支付基本工资、特殊职务津贴等;另约定,根据公司规定、经营效益和劳动者个人表现和业绩发放月度、季度、年度奖金。但公司仅以王某基本工资的70%作为加班工资计算基数。故要求公司向其支付加班工资差额。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许建宇  
本刊今年第1期"以案论法"栏目曾对规章制度、集体合同与劳动基准的关系问题进行过讨论。本文拟就该文讨论案例(具体案情不再赘述)及相关问题再谈一些笔者的看法。本案涉及多个较为复杂的劳动法问题,而要厘清这些问题,必须从理论、实然、应然三个层面加以分析,然而,我们通过对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目前来看又是相互抵牾的,这是此案让人颇感纠结之处。从理论层面来梳理一下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规章制度、劳动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文杰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立法工作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为基本养老保险专门立法提供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逐渐定型的基础性条件。在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基本养老保险立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基本国情,我国应选择分别立法体例,即就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分别进行立法规制;就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分别进行立法规制,具体应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我国不需要单独制定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例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例,也不需要专门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或公务员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思洋  
世界范围内关于环境犯罪立法体例建置,包括刑法典建置模式、特别刑法建置模式及附属刑法建置模式三类。我国采取的是刑法典专节建置模式。该立法体例建置模式在当时产生了诸多积极意义,但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其不足之处尤为明显。因此,建议采取小章立法体例建置模式,在第六章之外设立小章,即第六章之一"环境犯罪"。规定体现预防主义的原则性条款,进而统领、指导环境犯罪的实际操作;以小节的形式设立不同类别的环境犯罪;确立针对环境犯罪的特别刑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峰  刘文华  
劳动基准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而制定的、关于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劳动基准是劳动法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经历了行政公法化到社会法的发展阶段,尚存在基准体系混乱、差异化实施和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研究劳动基准法律规制,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符合我国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实际需求的规制理念、模式和路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峰  刘文华  
劳动基准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而制定的、关于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劳动基准是劳动法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劳动关系调整体系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环节。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经历了行政公法化到社会法的发展阶段,尚存在基准体系混乱、差异化实施和保障机制不足等问题。研究劳动基准法律规制,要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符合我国劳动关系法治化治理实际需求的规制理念、模式和路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焱白  
劳动基准具有公私法交融的社会法品格,其义务主体为用人单位,其权利主体则有国家和劳动者。当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基准义务,不仅应承担对国家的公法中的责任,还应承担对劳动者的私法中的责任。为追求实质公平、建立正确的利益导向机制以及构建与劳动基准法相匹配的责任制度,有必要在劳动基准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钧雅  
近年来我国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蓬勃发展,并在发展中凸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本文以对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立法体例的决定因素———旅游产业基本关系和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考察为基础,比较分析了现有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之立法体例,得出若干基本结论,以资为我国旅游基本法的制定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聪聪  
研究目的:探寻《国土空间规划法》的立法体例,揭示其作为限制土地财产权利行使的实体法所应当涵括的制度要义。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法》和《国土空间规划法》分别立法,且前者采用框架法模式下,《国土空间规划法》应当包括国土空间规划制定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实体性内容。研究结论:因应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迫切需求,《国土空间规划法》应从科学性、民主性和正当性等方面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质合法性,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审批程序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实体规范给予更明确的立法指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祥健  
在我国《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学术界对担保物权立法体例问题存在着较大争议。笔者认为,在立法体例问题上,应采民商合一制来规定担保物权制度,即应将普通担保物权整合规定于《民法典》中,而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的和特殊的担保形式,以民事特别法的方式作出规定。这既符合当代民商法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又符合我国的立法传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永福  杨舸  沈星  
目前,日趋频繁、尖锐的集体劳资纠纷充分暴露出我国倾斜性劳动立法的弊端。劳工权益无法真正得到保护的根源在于以"劳善、资恶"为理论基础的倾斜性劳动立法过分强调国家干预的重要性,严重忽略了"权利"的存在,重新陷入了"身份-契约-身份"的陷阱,导致劳资矛盾进一步激化。劳工权益保障的理想出路是转变倾斜性的保护思路,实行平等的法律保护机制,构建"个人契约-团体契约"并行的劳动关系理论,将劳资争议纳入到平等协商的轨道中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